配色: 字号:
初中道法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1)
2022-03-19 | 阅:  转:  |  分享 
  
初中道法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1)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简答题(共9题)

1、?(走进校园,丰富精神家园)苏州高新区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化局联合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一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普及演出”活动开展一年多来,让学生与传统高雅艺术零距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家园,深受喜爱。

(1)有同学认为,只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请运用《守护精神家园》的知识加以评析。

(2)同住地球村,我们有机会和途径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请运用九年级下册《同住地球村》的知识回答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对待文化多样性?

2、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某校开展了“云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分组设计主题海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海报一) (海报二) (海报三) 茶让生活更美好

无论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还是“柴米油盐酱酷茶”,茶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客来时,敬杯茶,能增进情谊;口干时,饮杯茶,能润喉生津;疲劳时,喝杯茶,能舒筋解乏;空暇时,品杯茶,能修身养性。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汉唐以来,有一条著名的“茶马古道”。它从中国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的最原始运载方式,翻山越岭,从亚洲通向欧洲、非洲。中国的茶文化不断向外传播,并影响整个世界。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国茶文化的“和”精神,主要表现在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上。通过饮茶、敬茶,以茶联谊,以茶传情,以茶表德。人们借品茶体验和领悟清和、俭约、自尊、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境界。

(1)分别给海报二和海报三拟个恰当的名称。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此次“云观展”活动的意义。

3、绿色之路。

材料一S省计划在未来五年中,全面绿色转型树立新样板,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美好家园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1)根据材料一,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

材料二2019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开展绿色出行的决策,进一步提高绿色出行水平。

2)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今后开展绿色出行的具体做法。

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民大桥人民建,人人为桥作贡献。泸州长江大桥,从1977年开工到1982年竣工,面对当时技术落后、经验欠缺、设备简陋、物资缺乏等状况,全体建桥职工和泸州儿女一道,发扬大无畏精神,以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和冲天的干劲,克服种种无法想象的国难,历经五年,终于在长江上建起了一座深水高墩、主桥长1252.5米的公路大桥。这是我省交通部门在长江上直接施工的第一座公路大桥,也是当时全国在长江上修建的最长的公路大桥。

彩虹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泸州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行,不但民生受益,也助力泸州腾飞。随着泸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长江大桥日车流量已接近10万辆,远远超过原设计日通行8000辆左右的通行能力,大桥存在较大结构性安全风险,必须整治,刻不容缓。市委市政府决定,自2020年7月2日起,泸州长江大桥实行为期3个月的全桥全封闭断道维修。封桥后,加大了泸州国窖大桥的通行压力。为此,泸州各部门通力合作,采取对国窖大桥主桥、忠山隧道全路段及匝道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开设6条免费渡江公交专线、新增公交专用道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1)材料中,泸州长江大桥的建成过程让我们体会到了泸州儿女的什么美好情感?

(2)为了缓解国窖大桥的通行压力,减轻对市民出行的影响,请为市民提出合理的建议。

(3)作为新时代泸州青年,我们应该如何谱写泸州腾飞的新篇章?

5、“90后”一代张杨个性和自我价值,曾被质疑缺乏社会责任感。疫情发生后,这个年轻群体彰显家国情怀和公共意识,向世人展现出勇敢、坚强、担当的青春形象。有人选择“逆行”,火速奔赴抗疫一线;有人尽其所能,扬其所长,自发为国难者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有人借助网络平台组织高效援助活动……处处都能见到青年的身影,看到青春的担当,他们共同汇聚成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青春洪流。

在疫情阻击战中,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守好这道防线?

6、

漫画一



漫画二

(1)请你根据漫画完成本题两小问。

A.漫画一中霸座人未履行的基本义务是:

B.漫画二中让座行为彰显的传统美德是:

(2)请你谈谈实现由“霸座”到“让座”的转变,会产生怎样的社会价值?

7、材料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汉字的无穷组合,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239个西文字母词语。

相关链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1)材料中如何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运用文化自信有关知识,分析相关链接和材料对发展中华文化的启示。

?

8、材料在我国,“家国天下”的情怀已然跃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不少春联也承载着这种情怀。小林家2019年春节贴有如下春联:

① 唯诚唯信行世事克俭克勤践家风 ② 天地万情和至贵古今百善孝为先 (1)这两幅春联承载了哪些中华传统家风?

(2)这些传统家风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帮助?

9、材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所有地区起始年级投入使用。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大幅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新编教材大幅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必要性。

(2)传承中华文化,阅读中华经典。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认为“守护精神家园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正确的,因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但认为“只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片面的。还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型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践行传统美德;弘扬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包容。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详解】

(1)本题要求对题中观点加以评析,属于辨析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认为“守护精神家园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正确的,可以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说明理由。认为“只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片面的,可以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践行传统美德;弘扬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说明理由。(2)本题考查如何理解和对待文化多样性,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等方面来回答。

【点睛】

辨析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判断题中的说法或做法是否正确;然后联系教材知识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阐明正确的观点或做法。

2、(1)茶文化走向世界;茶叶弘扬美德;(2)有利于了解中华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详解】

(1)本题考查给海报拟定标题的能力。提炼海报二主旨“中国的茶文化不断向外传播”,所以设计的标题是茶文化走向世界;提炼海报三主旨“茶文化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所以设计的标题是茶叶弘扬美德,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活动意义,围绕此次活动对于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锻炼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阐述。

3、1)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2)①改善出行方式,如尽量乘坐公交、骑乘共享单车等等。②在出行过程中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如节电、节水、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等等。

【详解】

(1)本题考查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据此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了自己今后开展绿色出行的做法。符合题意即可,如改善出行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等,据此解答即可。

4、(1)团结一致,不畏艰险,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错峰出行,绿色出行,乘坐公交车,遵守交通规定,机动车单双号限行。(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5、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自觉将个人命运和前途与祖国命运和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②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必须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抗击新冠疫情。

③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④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响应国家号召,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6、(1)A.遵守宪法和法律;或遵守公共秩序等。B.与人为善;或尊重他人等。

(2)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稳定等。

7、(1)汉字六千年左右的历史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坚定文化自信对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

?

8、(1)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和为贵、孝亲敬长等。

(2)这些家风对我们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学习、传承民族美德、家庭美德,提高道德修养。

9、(1)①这是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②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需要;③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

(2)示例:推荐书:《论语》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儒家伦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读者可透过经典,穿越时空向古圣先贤请益道德。(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推荐的书的内容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推荐理由应着重强调该书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