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词仍需修改,毛泽东却罕见地“不要改了”。这是为何?

 lixj1028 2022-03-19

前言

如今现存的毛泽东诗词手稿,与吴旭君针对毛泽东诗词手稿的抄稿,两者经过对比后,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有一首毛泽东的得意之作——《贺新郎·读史》,竟然留存有两处差异。

这些差异,明面上体现着毛泽东这位伟大诗人修改诗词的弹精竭虑,背后却有着英雄暮年、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力感。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背后是有着什么故事?

为什么吴旭君会有毛泽东诗词手抄稿,她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毛泽东还跟她说过“我死的时候你不要在我跟前”

为什么会出现两处差异,而慧眼如炬的毛泽东竟未发现?

文章图片1

1970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

一篇读罢头飞雪

1963年,新中国已基本上克服了经济上连续三年的困难,国家建设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看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战胜暂时的困难后,显现出来勃勃生机,作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舵手,诗人毛泽东有感而发,于1964年春写成《贺新郎·读史》一词。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文章图片2

毛主席批阅文件

这首词,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人类告别了类人猿的漫长时代,进化成为原始人。然后,学会了制作使用工具,进入到人类社会的孩童时期——石器时代。而后人类又从石器时代进化到青铜、铁时代,这样的冶炼技术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掌握的呢?这只不过是几千年的事情。纵观人类历史,它也如人的一生多半忧愁少开怀,到处是征战杀伐弓箭疆场。这大好河山每一寸都有战争发生过,热血浇洒过。

通读完了二十四史,我已满头青丝变白发,我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暮年。回顾历史,不过是那些同样的事情一再发生,什么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有多少人为其执迷一生。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难道是真风流吗?我看不尽然。盗跖、庄蹻、陈胜、吴广这些敢于揭竿而起、反抗剥削阶级权威的人,那才是真豪杰啊。此时我还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意犹未竟,东方却已经黎明破晓了。

文章图片3

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

整首词寥寥115个字,但其历史跨度,却纵贯古今,囊括了以中国历史为中心的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毛泽东在词中,对历史发展进程予以概括描绘并深刻评弹,语言高度精炼,气象博大恢弘,诙谐谈笑间道尽古今多少事。其间也不时透露出了他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刹那青春即逝,转眼就是暮年。

我要给你一个完美的印象

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和完成后,毛泽东总是会秉承着他一贯提倡的“鲁迅先生说的,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的严谨审慎、一丝不苟的精神,对诗词精雕细琢,做大量的修改工作,甚至在正式发表和出版多年之后,还会不断地进行校正和润色

据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吴旭君回忆,从1963年3月以后,直到1973年冬,毛泽东对他的全部诗稿重新看过数次,对有些诗词作过多次修改。

《贺新郎·读史》这首词,现在仅据毛泽东手书此词的墨迹,就能看出有五个字作了修改,有的字改动了两次。此间不知费了诗人多少心血,我们才能看到这115个字的最终敲定。

文章图片4

毛主席《贺新郎·读史》手稿

然而,在此期间,吴旭君遵照毛泽东吩咐,抄写他的诗词以供在上边做修改,并最终形成的抄稿最终件中,《贺新郎·读史》有两处地方与毛泽东手稿不一致。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吴旭君。

吴旭君,福建德化人,出生于1932年。早年曾在医护专业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护士。1953年,21岁的吴旭君机缘巧合,得以前往毛泽东身边工作,并在此后长达21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毛泽东的保健护士长,负责毛泽东的保健工作。

在这21年里,吴旭君跟毛泽东相处融洽,两人之间没有上下级的拘束。吴旭君认真负责,但没有医护人员的刻板。在相处时,两人还会互开玩笑,充满欢乐。这足见毛泽东是把吴旭君当成亲人一样看待,爱护和信任的。

文章图片5

毛主席和吴旭君(右二)

有一次,在每天的例行测量血压时,毛泽东跟吴旭君聊起了薪酬的话题,他问吴旭君:“旭君同志,你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少?”吴旭君说:“是90元。”主席又问其爱人,当得知是120元时。毛泽东道:“加一同是210元,不少嘛,你的薪酬不低,给你减薪酬好不好。”吴旭君知道主席在跟自己开玩笑,便理直气壮地说到:“比我工资多的多得去了,要减一起减。”

毛泽东听后,知道吴旭君这是在说自己的工资,当时他的工资是480元。他开怀大笑说:“好厉害,将军将到我头上来了,好,一块减。”

看得出来,毛泽东欣赏吴旭君直言不讳、坦率真诚的性格,而吴旭君也喜欢跟毛泽东这样毫无距离感的相处。但是护士的首要职责是护理好自己的病人,她是毛主席的保健护士长,遇到毛泽东不遵守医嘱的情况,她还是会忠于职守,提出批评

文章图片6

毛主席和吴旭君(右一)

例如在抽烟的问题上,吴旭君是真正敢“管”毛泽东抽烟的人。众所周知,毛泽东烟瘾极大,甚至到了烟不离手的地步,而抽烟对身体健康损害又极大。毛泽东身体的健康就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毛主席的保健医生,都极力主张他要戒烟。

吴旭君身为医务工作者,她到毛主席身边的主要任务也是保证毛主席的身体健康,纠正对身体健康不利的生活习惯。因此她也极力劝说毛泽东戒掉香烟。但毛泽东习惯夜间工作,并在夜间抽烟提神,所以一直没有成功戒烟。

后来,吴旭君没有办法,她想出了一个妥协的方案,建议毛泽东每天只能抽一支香烟,慢慢减小香烟尼古丁的摄入量,最终达到戒烟的目的。

毛泽东欣然采纳了她的这个建议,每天只抽一支香烟。但有时候毛泽东还是会避开吴旭君,再抽一支香烟,不过纵然如此,吴旭君的监督工作还是做得很好了。

文章图片7

毛主席和苏联代表团商谈,席间烟不离手

随着岁月的流逝,毛泽东年纪越来越大,病痛也多了起来,到了1974年,毛主席病重,已在毛泽东身边工作21年之久的吴旭君,此时却提前离开了,一直到毛泽东逝世,期间她都不曾作为护士长在主席身边照顾。发生如此不合常理的事是为何呢?

据吴旭君后来回忆:原来当时毛主席病倒时告诉吴旭君,希望她能离开自己身边,吴旭君刚听到这句话时以为毛主席在开玩笑,她回答:“那是不可能的,我不会离开的”。不过,毛主席却坚持让吴旭君离开,并告诉了吴旭君缘由。

原来,毛主席想起自己的母亲病逝,自己未陪着母亲经历最后的时刻,记忆始终停留在与母亲相处的美好时光,所以希望吴旭君也能记住自己工作的这段时间,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

此时吴旭君才想起,早在1963年,在罗荣桓元帅逝世后,当时的毛泽东从罗荣桓元帅遗体告别仪式上回来以后,他一直很少说话,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他将积聚在心的深切感触泻于笔端,写出一首 《吊罗荣桓同志》的七律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文章图片8

1955年,毛主席给罗荣桓元帅授勋

来没过多久的一天,毛泽东睡不着觉,便同她聊起天来,谈起了生死观。在那次谈话中,毛泽东回忆起了自己的母亲,期间冷不丁对吴旭君说道“我死的时候你不要在我跟前。”

吴旭君大吃一惊,随后笑着说”您别开玩笑了,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我怎么会不在您身边呢?”

但毛泽东坚定地说,“不,我死的时候一定不要你在我跟前。我母亲死前我对她说,我不忍心看她痛苦的样子,我想让她给我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我要离开一下。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同意了。所以直到现在,我脑子里的母亲形象都是健康、美好的,像她活着时一样。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不让你在我跟前了吧。我要给你一个完美的印象,不让你看见我的痛苦。”

文章图片9

1919年,毛泽东(右一)毛泽民(左二)毛泽覃(左一)与母亲文七妹(右二)合影,不久,文七妹因病在家去世

所以,到了1974年,真到了这么一天的时候,毛泽东再次同吴旭君提出这个观点时,吴旭君同意了,并卸任了毛主席的保健护士长。

不要改了,随它去

时间回到1971年,此时的毛泽东年届78岁高龄,已是头发花白。他明显地衰老了。从这年春天起,身体健康状况明显不行了。但直到1971年冬,毛泽东还是在护士长吴旭君的帮助下修改、整理着自己的全部诗稿。

但是从这以后每到开春和入冬,毛泽东总是生病,而且都是些比较严重的老年性疾病。1972年1月,由于工作过度劳累,毛泽东再次患病,竟至突然休克,经紧急抢救才醒过来。

也许是因为1971年发生的事件和严重老年性疾病的接连打击,毛泽东的英雄暮年也出现了悲凉的心态。到1973年冬,毛泽东连始终十分珍视的诗稿都不愿再亲自动笔修改了。

文章图片10

有一天,毛泽东叫吴旭君把由她保管的卷宗里的全部诗词用毛笔抄写一遍。抄完第一遍,毛泽东核对,对其中有的诗词又再作修改。

核对到《贺新郎·读史》一词时,其中一句他的手稿是“为问何时猜得?”“为”字本来写得清楚,但吴旭君特意问:是“为”还是“如”?

毛泽东却说:是“如”不是“为”。也许,毛泽东想来用“如”更妥。

吴旭君请毛泽东在手稿上改一改,毛泽东却又说:“不要改了,随它去。”

词的下阕有一句“盗跖庄屩流誉后”。毛泽东叫吴旭君在盗字上加引号,即“盗”(跖被古代统治阶级污蔑为“盗”,所以毛泽东觉得“盗”字加引号更好)。吴旭君又请毛泽东在手稿上也改一下,毛泽东又说:“不要麻烦了,就这样。”

吴旭君抄完第二遍(将第一遍抄稿烧毁了),再与毛泽东核对,特意又问:是“如问何时猜得”?毛泽东点点头。

毛泽东将他的全部诗词推敲了10年,亲笔在手稿上改了又改,修了又修,从不肯“随它去”,不厌其烦。现在却接连说“随它去”、“不要麻烦了”!

文章图片11

晚年的毛主席

也许,此时此刻,躯体的衰老,疾病的折磨,人事上的烦心,国事上的操劳等诸多困扰已使他太过疲倦,力不从心了。所以,想再改诗,又懒得动笔了。

因此,现存的毛泽东诗词手稿,与吴旭君的抄稿中,《贺新郎·读史》这首词,就留下了两处差异了。

后话

吴旭君后来回忆说:“他(毛泽东)曾经说过,他不要我看见他死时的痛苦样子。1976年他逝世时,我已经离开他身边一年多了,虽然在他逝世前一年我还常去看他,并跟他共同度过了他最后一个春节,但他的确没让我看见他与世辞别的样子。正像他所说的,他要留给我一个完美的印象。的确,毛主席在我心中永远是一位杰出的伟人、慈祥的老人,让人敬爱的师长、父辈。他超人的智慧、忘我的工作热情、幽默的话语、和蔼可亲的待人、美好善良的形象永远留在我心中。”

毛主席与叶剑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