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互换性及其标准化
2022-03-19 | 阅:  转:  |  分享 
  
互换性及标准化的基本含义课题内容基本要求:了解互换性的意义、标准化的概念、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及要求
。重点内容:掌握互换性和标准化的概念,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及要求。难点内容: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方法。互换性的概念
概念: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任取其一,不经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的特性叫做互换性。举例:机器上的
螺钉、灯泡,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上的零部件。机械制造业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力学性能的互换性的互换,本课程仅讨论几何参数的
互换性。互换性的分类分类:互换性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定义:完全互换—装配时不需挑选和修配。不完全互换—装配
时允许挑选、调整和修配。应用:零部件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部件或构件在同一厂制造和装配时,可采用不完全互换。互换性的意义
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并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
化。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有利于计算机辅助制造,及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化、自
动化。使用维修方面:减少了机器的使用和维修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机器的使用价值。标准和标准化的引入要使具有互换性的产品几何参数
完全一致,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在此情况下,要使同种产品具有互换性,只能使其几何参数、功能参数充分近似。其近似程度可按产品质量要
求的不同而不同。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公差。现代化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规模大、分工细和协作多。为使社会生产有序地进行,必须通
过标准化使产品规格品种简化,使分散的、局部的生产环节相互协调和统一。标准的概念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
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的范
围极广,种类繁多,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课程研究的公差标准、检测器具和方法标准,大多属于国家基础标准。标准的分类标
准按不同的级别颁发。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代号
为GB,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行业标准,如机械标准(JB)等;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
又需要在某个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它们的代号分别用DB、QB表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国际上
,为了促进世界各国在技术上的统一,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由这两个组织负责制定和颁发国际
标准。我国于1978年恢复参加ISO组织后。陆续修订了自己的标准。修订的原则是,在立足我国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向ISO靠拢,以利于加强
我国在国际上的技术交流和产品互换。标准化定义:标准化是指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程,包括从调查标准化对象开始
,经试验、分析和综合归纳,进而制订和贯彻标准,以后还要修订标准等等。标准化是以标准的形式体现的,也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
意义: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前提,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起着巨
大的推动作用。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引入在机械设计中,常常需要确定很多参数,而这些参数往往不是孤立的,一旦选定,这个数值就会按照
一定规律,向一切有关的参数传播。例如,螺栓的尺寸一旦确定,将会影响螺母的尺寸、丝锥板牙的尺寸、螺栓孔的尺寸以及加工螺栓孔的钻头的尺
寸等。由于数值如此不断关联、不断传播,所以,机械产品中的各种技术参数不能随意确定。为使产品的参数选择能遵守统一的规律,使参数选择
一开始就纳入标准化轨道,必须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作出统一规定。《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国家标准(GB321—80)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标准,要求工业产品技术参数尽可能采用它。优先数和优先数系GB321—80中规定以十进制等比数列为优先数系,并规定了五个系列,
它们分别用系列符号R5、R10、R20、R40和R80表示,其中前四个系列作为基本系列,R80为补充系列,仅用于分级很细的
特殊场合。各系列的公比为;R5的公比:q5≈1.60;R10的公比:q10≈1.25
;R20的分比:q20≈1.12;R40的公比:q40≈1.06;R8
0的公比:q80≈1.0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特点优先数系的五个系列中任一个项值均为优先数。按公比计算得到的优先数的理论值
,除10的整数幂外,都是无理数,工程技术上不能直接应用。实际应用的都是经过圆整后的近似值。根据圆整的精确程度,可分为:(
1)计算值:取五位有效数字,供精确计算用。(2)常用值:即经常使用的通常所称的优先数,取三位有效数字。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
数系分档合理,疏密均匀,有广泛的适用性,简单易记,便于使用。常见的量值,如长度、直径、转速及功率等分级,基本上都是按一定的优先数系
进行的。本课程所涉及的有关标准里,诸如尺寸分段、公差分级及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系列等,基本上采用优先数系。(见书中P4表1-1)几
何量的检测完工后的零件是否满足公差要求,要通过检测加以判断。检测包含检验与测量。检验是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
,并作出合格性判断,而不必得出被测量的具体数值;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意
义:检测不仅用来评定产品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检测是机械制造的“眼睛”。
产品质量的提高,除设计和加工精度的提高外,往往更有赖于检测精度的提高。所以,合理地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
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机械精度设计概述一般来说,在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分析计算:(1)运动
分析与计算。根据机器或机构应实现的运动,由运动学原理,确定机器或机构的合理的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机构或元件,以保证实现预定的动作,
满足机器或机构的运动方面的要求。(2)强度的分析与计算。根据强度、刚度等方面的要求,决定各个零件的合理的基本尺寸,进行合理的结构
设计,使其在工作时能承受规定的负荷,达到强度和刚度方面的要求。(3)几何精度的分析与计算。零件基本尺寸确定后,还需要进行精度计算
,以决定产品各个部件的装配精度以及零件的几何参数和公差。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几何精度的分析与计算。精度设计原则互换性原则:
机械零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是指同种零件在几何参数方面能够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经济性原则:工艺性、合理的精度要求、合理选材、合理
的调整环节、提高寿命。匹配性原则:根据机器或位置中各部分各环节对机械精度影响程度的不同,对各部分各环节提出不同的精度要求和恰当
的精度分配,做到恰到好处,这就是精度匹配原则。最优化原则:探求并确定各组成零、部件精度处于最佳协调时的集合体。例如探求并确定先
进工艺,优质材料等。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从“精度”和“误差”两方面去分
析研究机械零件及机构的几何参数,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掌握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本课程所介绍的各个公差标准和基本内容,掌握其特点和应用原则;学会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选用合适的公差与配合,即进行精度设计,并能正确地标注到图样上;掌握一般几何参数测量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种典型零件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常用的计量器具。
献花(0)
+1
(本文系小怪是小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