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的人是几点睡觉的?——睡眠日专题

 慢老师 2022-03-19

红楼梦中的人是几点睡觉的?

大观园中的年轻人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都是喜欢晚睡的。比如四十五回,黛玉傍晚时分,因为秋雨而引发愁绪,写了《秋窗风雨夕》,“吟罢搁笔,方要安寝”,宝玉来看黛玉了,聊着聊着,时间就不知不觉很晚了。

黛玉道:“我也好了许多,谢你一天来几次瞧我,下雨还来.这会子夜深了,我也要歇着,你且请回去,明儿再来."宝玉听说,回手向怀中掏出一个核桃大小的一个金表来,瞧了一瞧,那针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间,忙又揣了,说道:“原该歇了,又扰的你劳了半日神。”

戌末亥初”就是现在晚上九点钟左右了。然而,白天发生的事情一直在黛玉脑中回想:

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一时又羡他有母有兄;一回又想宝玉与自己虽素昔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睡了。

四更将阑,大概就是现在凌晨三点不到的时候,可以算是失眠了。

黛玉总是睡得很少,五十二回中:

宝玉一面下了阶矶,低头正欲迈步,复又忙回身问道:“如今的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只嗽了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不能睡了。”

黛玉一点睡到三点,就睡了两个小时,这样的睡眠质量,不要说本来就身子弱的黛玉,常人都难以承受的。

五十七回,紫鹃劝黛玉趁着老太太还在,早点把终身大事定下来,这说中了黛玉的心事,这个晚上:

黛玉听了这话,口内虽如此说,心内未尝不伤感,待他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个盹儿。次日勉强盥漱了,吃了些燕窝粥,便有贾母等亲来看视了……

黛玉双亲亡故,寄人篱下,这本来就能牵动忧思,再加上和宝玉情愫渐生,又患得患失,更添忧愁,再加上自身多病,秋雨缠绵,愁绪就更加难以排解了。因为愁而不能眠,因为不能眠又加重了病情,实在是无法解开的难题。

 

七十六回中,林黛玉和史湘云联句,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句,已为绝唱,不知转出妙玉,“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得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们两个吟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就听住了。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所以我出来止住你们。如今老太太都早已散了,满园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两个的丫头还不知在那里找你们呢,你们也不怕冷了?快同我来,到我那里去吃杯茶,只怕就天亮了。”黛玉、湘云到妙玉处,妙玉在两人的联句后续了三十六韵,黛玉、湘云二人皆赞赏不已,说:“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妙玉笑道:“明日再润色。此时想也快天明了,到底要歇息歇息才是。”

不过,还有一位诗人也是很晚睡觉的,那就是黛玉的学生,香菱。香菱羡慕这一群女孩子会作诗,便一心要学,除了拜黛玉为师,向宝钗请教,自己下足了苦功夫。在四十八回中,香菱的“苦吟”是这样的:

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

五更天,就是现在三点多才睡,香菱学诗是下足了功夫的。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除了林妹妹愁思、呆香菱作诗,还有晚睡的情节,就是大观园里开party,大家劲头十足,几乎闹腾了一宿。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不但宝玉和众丫鬟闹,还将园子里的姑娘们叫来,玩占花名,喝酒取乐。这些花名中,也暗含了这些姑娘们的身世结局。最终袭人等又用大杯斟了几杯,用盘攒了各样果菜与地下老嬷嬷们吃,彼此有了三分酒,便猜拳赢唱小曲儿。那天已四更时分,老嬷嬷们一面明吃,一面暗偷,酒坛已罄。”。

除了年轻人,贾母也有晚睡的时候。五十三、五十四回中,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贾母带着大家吃饭、喝酒、赏灯、听戏、吃元宵、说笑话,最终也是闹到四更天。众人听说,复又笑将起来。凤姐笑道:“外头已经四更,依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到七十五、七十六回中秋夜宴的时候,赏月、喝酒、说笑话,不知不觉也到了四更。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了。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贾母道:“那里就四更了?”王夫人笑道:“实已四更,他们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

不过这次夜宴却隐隐带着凄凉的意味,预示着大厦将倾。

以上《红楼梦》的情节,也是我们现代人晚睡的几大原因:一是情绪波动、情感困扰;二是学业工作压力;三是各种娱乐。但是我们要知道,睡眠是健康的保障,《红楼梦》中的晚睡可不是值得效仿的。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障我们的身体、精神健康。应该像谷爱凌学习,每天睡足十个小时才是正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