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户的情感需求

 豆芽悟 2022-03-19


最近我同时在看《启示录》这本书,这也是一本被奉为产品经理必读的书。已经快看完了,每章内容都不多,主要是作者在做产品时,总结了一些道这一层面的东西。
这类书也常沦为也一些初、中阶人口中说的:纯理论、没啥实操性的书。
但就像我们常听到的那句话:看山有三重境界,最终看山还是山。真正的大道,都是至简。

最近我又操起旧业,在设计一个网上商城。刚好看到书中的一句话:产品经理大多只知道谈论产品功能和技术,忽略了用户的情感需求。而消费者使用产品大多源于自己的情感需求。
我们就再来聊聊何为有价值的产品?

近来在做两个新开发的项目,发现自己比之前更容易站在用户视角:我是用户,我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开会过程中,我们常听到有人提出应该增加某个需求,添加某个功能,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这往往可以把大家拉回到更正确的方向上。

下面我举个关于网购运费计算的例子。电商从03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已过去了17年。我们身边大多数人网购时,是否已习惯了包邮?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想请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回复下:
1.你是不是习惯了包邮?
2.如果需要加收快递费时,多增加一个选项:满99元免邮。你感觉怎么样?

关于一个主要是做自营+部分一件代发的商城,第一眼看到把其他电商平台的运费模板截图作为需求时,内心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我特意去查了关于运费计算的规则,当按商品计算运费时,一个订单如有多个商品时,其运费计算有多重判断:
比如以哪个商品的首重费用为主?续重部分怎么算?等一堆问题。
这时回到我们上面说的商城的业务模式,我们真的这么复杂的运费计算规则吗?我们的用户会喜欢这种运费计算方式吗?

通过反复沟通,我们达成共识,目前所有商家主要就两种运费模板:
1.自营:福建区域,满399元且5kg内包邮,超出重量,加收续重费
2.其他商家:指定区域内,一件包邮。

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商家为维度来计算订单的运费。这种从传统的以商品计算运费改为以商家计算运费,就把订单的运费计算的复杂度降了一个数量级:只要是同一商家的商品都按一种运费计算规则。

紧接着,我们就要想:如何在简化运费计算规则的同时,不影响商家的利益?
我们可以引导商家通过提高客单价,变相免邮。比如上面说的满399元包邮,下单时提示用户还差多少钱包邮。这样让用户多了一个包邮的选择。
其实这种满XX元包邮的方式,我们早在京东、当当这类以自营为主的电商平台就看到了。而它们也已经帮我们培养了用户的购物习惯了。
为什么当当图书满49元包邮?这一定是已经经过了精心计算,只要满足这个客单价,当当包邮还是有盈利空间。

这个例子我们就讲到这,让我们再回到书中的那句话:产品经理常常忽略了用户的情感需求,而消费者使用产品大多源于自己的情感需求。

我们再提个问题,,一个80后以前的人打开淘宝、京东这类电商平台时,会不会有种信息过载的恐惧?
如果有信息过载的恐惧,这就是用户的情感需求,那么我们就有机会为这类用户提供一个满足他们网购的产品。

今天关于产品的所思所想就到这,后续产品上线一段时间后,我们还会再来聊聊当初的思考、设计是不是正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