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突围过河,团长怀孕妻子被洪水卷走,悲痛敬礼:我会来看你

 兵说 2022-03-19

作者:SOUL迪尔

1946年7月21日,由中原军区首长亲自指挥的中原突围部队一部,在突破了蒋军第1师胡宗南部的阻击后,终于进入鄂豫陕三省交界的秦岭地区。虽然已经摆脱敌人,但部队又遇上了缺衣少粮的新问题,部队首长在发给延安的电报中称:“进入鄂豫陕山地后,主客观各种情况即进入严重阶段,部队困苦之况,绝不亚于红军长征后一阶段……”

首先秦岭地区的道路条件非常差,这里的道路都是随着山势蜿蜒而成的小路,所谓两山夹一沟,沟河相连,路沿沟走,沟路难辨。部队没日没夜地奔波在这羊肠小道上,一会儿走沟沿干路,一会儿下沟底河水,一两天功夫就可以把一双草鞋走烂,之后的日子只能赤脚行走。很多指战员的脚跟都被乌黑的沟水泡得感染肿胀起来,走起来苦不堪言。

更为糟糕的是,陕南地区原本地广人稀,加上之前我军359旅与追击他们的蒋军都已经走过一遍,沿途绝大部分粮食和牲畜都已经被前面走过的部队给全吃光了。由于找不到吃的,中原军区首长只能下令把部队所有的马匹都杀了供指战员们充饥,马吃完后只能挖野生的南瓜、玉米穗、玉米秆吃,连这些都吃完后,就只能用清水煮南瓜叶、豆叶和老帮子勉强下肚。

由于长时间吃不到食盐,再加上豆叶、生南瓜等杂物吃多了,自进入陕南山区一周以后,指战员们普遍泻肚子、拉清水,个个干瘦得不成人样,走路也东倒西歪毫无力气。再加上当地气候无常,一会下雨一会出太阳,指战员们身上一会湿一会干,时冷时热,不少体质较差的指战员受不了这样的折磨,走着走着就嘴冒白沫倒在路上,不幸牺牲了。

【1946年9月鄂豫陕军区司令员文建武(右一)】

经过10天左右的艰苦行军,7月底部队终于抵达龙山水草坪一带,这里活动有陕南游击队谭道鹏部,是有群众基础的游击根据地。在当地干部支持下,突围部队可以在这里买到一些食物,可以供指战员们每天吃一两顿玉米面、燕麦面、土豆糊汤或猪肉煮土豆,虽不能完全填饱肚子,但比起之前吃的生南瓜、清水煮豆叶还是好多了。

此时上级也发来指示,称:“胡宗南部有强兵节节堵截,北上陕北很难通过……牵制大批敌人,在敌后创立根据地,是你们的光荣任务……”中原军区首长接到指示后,立即召开动员会议,对部队下属的13旅、15旅45团的各团以上干部讲道:“这里在十年前是红74师的根据地,红军前辈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在这里站稳脚跟,我相信我们也一定可以……”

按照首长部署,第13旅副政委萧元礼(1955年少将)和13旅38团团长曾广泰(1955年上校)奉命率第38团和旅直属队到漫川关、勋西以西,安康、镇东以东,汉水以北的地区以营为单位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部队出发后,沿着鹘岭南麓向西前行,一路上要翻越直插入云霄的大小天竺山,这里山势陡峭、峰岭突兀,连天上的云朵,都只缠在半山腰。

【13旅副旅长萧元礼少将(左)】

部队在翻越了海拔1658米的小天竺山山腰后,再穿过一列高低不平、连绵不断的山岭,花费了大半天功夫,终于抵达一条很深的河谷旁。虽说河谷不过十几米宽,但由于这一连几天都阴雨绵绵的缘故,当部队正徒涉穿越河谷时,河谷上游突然山洪暴发,湍急的河水立即汹涌而来,夹杂砂石,卷起半人高的水花,给部队带来很大麻烦。第13旅政治部宣传科长马焰(解放后任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长)也打着寒颤,挣扎着探着脚徒涉过河谷。

正当马焰即将踏上河岸时,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惊呼:“啊,有人被河水卷走了!”马焰回过头一看,只见不远处的浪头里有个人影时隐时现、在不停翻滚起伏,一眨眼的时间,这个人影就被洪水吞没了。后来点名时才知道,这个不幸被洪水卷走的女战士,居然是38团团长曾广泰的爱人杨秀云!

杨秀云是湖北大悟山杨家湾人,新四军五师开辟大悟山根据地时入伍,牺牲时她正怀着身孕,行动有些艰难,所以才体力不支不幸牺牲。得知老红军团长的爱人牺牲,大家都黯然失神,沉默不语。曾团长咬紧牙关,强忍悲痛,下令部队继续前进,并回头冲妻子牺牲的地方敬了一个军礼,喃喃自语道:“秀云,待我们解放全中国后,我还会过来看你的!”

部队随后继续前进,在绕过漫川关后,抵达南宽坪,这里虽然也群山绵亘,但山势却不似之前那么险要了,且这里满山种着玉米、土豆,间或夹杂着一些核桃、柿子树。指战员们在南宽坪补充了不少麦子、小米等干粮,还尝了尝以前闻所未闻的柿子酒、核桃油等稀罕物……在南宽坪的这几天,可谓是指战员们在陕南过得第一个滋润日子。

离开南宽坪,来到勋西的湖坪,这里地势又变得险要起来,山上可种植的土地也少了很多,因此这里的庄稼长势都不太好。受此影响,湖坪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条件也非常差,常年只能以玉米裹土豆的糊汤充饥,很多人家里穷得只剩一条裤子和一条破棉被。指战员们一问才知道,原来湖坪曾是红25军的根据地,红军离开后,蒋军对当地实施了严格残酷的经济制裁。

湖坪人民得知当年的红军又打回了,又惊又喜,不过他们疑虑这次红军能在陕南待多久。所以大部分人仍对我军的行动持观望态度。没办法,看来要在当地打开局面还得依靠自己。萧元礼派出一支部队,向西攻克了勋西、山阳、镇安三县交界的店垭子艾家洞,歼灭了一支地主武装,缴获了不少猪油、腊肉和粮食,让指战员们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中原突围纪念馆】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击,我军打开了几个山洞和寨子,降服了一些两面派保长为我军提供地下掩护,初步打开了局面。38团政治处主任高振华、13旅政治部联络科长韩白起、民运科长张昕(1955年大校)等还率工作队奔赴各地,组织群众和发展地方武装,在之后的根据地反围剿战斗中,高主任和韩科长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8月下旬,待根据地初步形成规模后,军区首长又下令将38团主力调回集中作战,只留下少量部队掩护地方工作。后来军区野战军主力再度转移时,由于没有大部队的支援和掩护,38团创建的这些地方武装和根据地又暂时大部分损失。军区首长多年后在回忆这件事时,眼含热泪感慨道:“那时军情紧急,部队也来不及通知分散打游击的他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