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岁爆红,41岁患癌去世:她的故事,给所有女人提了个醒……

 张德芬空间 2022-03-19

本期主播丨宁语

2006年,《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决定落发出家。

“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得知消息,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想劝她回到尘世。或许是心意已决,又或许是不想沟通,陈晓旭不接电话。

欧阳奋强只好给她发短信:我支持你的任何决定,但我个人希望你不要这样做。

消息石沉大海,从那之后两人再没见过。

他再次看到陈晓旭,是在几个月后的葬礼上,年仅42岁的陈晓旭因乳腺癌去世。

在那个电脑并不普及的年代,葬礼办得悄无声息。好友“薛宝钗”扮演者张莉,直到葬礼结束后,才偶然得知陈晓旭已经去世。

她当场落泪,悲痛极了。一方面为好友的去世,另一方面也为好友清冷的处世方式。

《红楼梦》中形形色色的女人们,林黛玉身世最坎坷,一身受困于疾病,最终也因为心病去世。

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也是一个“苦命人”。

多年来,她一直活在林黛玉的光环下,一面与书中人物建立深厚的链接,一面拒绝与现实建立链接。

她的女性器官,积压了太多忽视和失联。这些淤积在身体内部的“毒”,最终蚕食了女性的根源——乳房与子宫。

中医说:乳房是花,子宫是根。

所有透支根源、折腾身体换来的成果,最终都会在身体内部亮起红灯。

她是现实版“林黛玉”,

因癌症香消玉损

《红楼梦》导演王扶林,正准备选角,陈晓旭早早就投来了简历,附上她亲笔写下的诗歌《葬花》。

王扶林大吃一惊,将这个积极的姑娘记在心底。正式选角后,贾惜春扮演者胡泽红,也被认为是“林黛玉”的好苗子,但王扶林觉得她太活泼了。

相反,陈晓旭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清冷傲气,像极了林黛玉,最终定她来演。

后来,胡泽红在《鲁豫有约》中聊起这段故事,调侃说“陈晓旭是装的,私底下她很活泼,但她装起来特别像。”

装着装着,她就真成了林黛玉。欧阳奋强调侃林黛玉“矫情”,陈晓旭指着他鼻子骂“你根本就不懂林黛玉”。

《红楼梦》拍摄结束后,演员们有人读大学,有人经商,还有人考入编制。戏终人散,梦醒时分,大家都摘下角色光环,活出现实自我。

唯独陈晓旭,仍是那个“林黛玉”。

她的家人说:她追求极致的浪漫,是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

她追求的浪漫,是书画中的“佳缘”,现实中却被丈夫家暴,在痛苦中结束了第一段婚姻。

幻想和现实的落差太大了,陈晓旭一时无法接受,离婚后彻底变了个人,经商、开公司硬抗一切压力,拒绝亲密关系。

她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做出了反抗,但同时,这份反抗也像重拳,打在身体内部,成为对女性身份的否定。

2006年,陈晓旭被诊断出乳腺癌。淤积的负面感受,“毒”一样蚕食她的身体,疾病,就是蚕食的恶果。

这时,她面对两个选择:

求生,选择化疗;求死,放弃治疗。

顶着所有人的不理解,陈晓旭选择了后者。她告诉父亲:化疗,会伤害我的身体。我宁可健全地去死,也不要残缺地活着。

疾病当前,她不去链接身体内部,反而因为害怕不完美,把身体推开。

第二年,她在白果兴隆寺落发出家。

生命最后的时光里,青灯古刹带给她慰藉,可她的女性器官却日渐衰减,几个月后就因病去世了。

这个一生追求精致完美的女人,至死都没有链接到真实的身体。无论经商,还是出家,从另一个开口寻求力量,却没有正视自己的痛与伤。

子宫,是女性力量的根源;乳房,是女性身份的象征。忽视真实的身体感受,就是丢掉了女性身份本身。

其实,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女性身份,就是在如何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

身而为女,

请向内链接自己

曾听到有人说过:女性的身体是一朵柔嫩的花,子宫就是花蕾。

然而忙碌的社会节奏下,这朵花遭到损耗:熬夜透支、烟酒过度、抑郁焦虑、感情创伤……

忽视了这些损耗,随之而来的伤害,就会堆积在脆弱的子宫里,迟迟得不到消解。

知乎一名网友说:从怀孕开始,悲伤的时候总感觉子宫很疼,生孩子之后就一直这样,后来发现自己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我们日渐与身体失联的时候,怀孕就像一个纽带,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子宫的存在感,有时会猝不及防,不知该如何应对。

悲伤、痛苦、焦虑、不安……这些情绪都会传递到子宫里,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歌坛巨星梅艳芳,是娱乐圈有名的“大姐大”。她仗义热心酷爱助人,唯独疏忽了照顾自己。

挚爱离开、好友离世、家人压迫……女人精力最旺盛的那几年,她堆积了最多的压力,患上抑郁症。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停下来调养身体,大脑和身体兵分两路:一个奋勇直前,一个伤痕累累。

多年的积劳成疾,最终带来了宫颈癌。

人生最后一场演唱会上,她身穿婚纱,挥泪谢幕,像极了花朵绽放时最美的模样。

或许直到这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

我是一个女人,我要拥抱我的女性身份、链接受损的身体器官,我才能以女人的身份健康地活着。

《身体会记得》作者Babette Rothschild说:疗愈心灵创伤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踩刹车”,远离刺激和危险,确保自己处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

“踩刹车”是一种本能。作为女性,当一些危险发生,我们需要直觉性地不去逞强,而是向内链接自己。

用一种身体更感舒适的方式,去面对接下来的一切。

可有的女性,反其道而行之:越危险,越要拼尽全力活成男人,封闭自我拒绝帮助,自怨自艾钻牛角尖……

有时是出于现实所迫,有时是自己主动选择。她们没有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尽管有好处,但并不适合一名“女性”。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雌的”,就像一个贬义词,在男人心里引起不安和敌意,也让一些女人为女性身份感到羞耻自卑。

她们拒绝链接子宫、链接乳房、链接阴道,拒绝承认自己作为女人,会累、会受伤、会痛苦。

其实,“性别”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若你将自己女性的一面保护好,你能从中收获到巨大的成就感、安全感。

因为,你链接着自己的“根”。

链接根源带来的力量,远胜过虚假的幻象。当你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从子宫到乳房,都会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直面真实,

看见内在柔性力量

心理咨询做久了,慢慢洞察到:观察一位女性来访者的心态,多少能看到她作为女性的器官,压抑着怎样的情绪。

愤怒,会积压在子宫里;抑郁,会堆积在乳房里;敌意,会渗透到卵巢里……

我发现:这些受损的器官背后,都藏着一个无力链接“女性”的人。无论外表有多强大,内在都充满不安。

其实,女性真正的完整,不是有多钱、多美丽,而是身心都充满真实的力量。

那么,作为普通女性,如何才能向内链接?

首先,与身体对话。

腾出30分钟时间,做几次深呼吸,随着音乐展开冥想。

想象能量化成水,流经全身;想象它在你的子宫、乳房、卵巢等部位停留,带走淤积的压抑。

与这些部位对话,询问它们“你需要什么”?这些需求一直存在,但你忽视已久,现在,你需要再一次看到它们。

然后,与过去和解。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面对,而是不敢面对。或许,你曾被迫、主动地做过一些有损身体的事,比如:

为生存操劳过度,出卖健康换金钱,发生不洁性关系……这些行为埋下了愤怒、委屈、伤害,但出于各种原因,我们当时没有疗愈它。

现在,负面能量越积越多,如同一座高墙,拦住了我们链接身体的路,甚至使人破罐破摔。

已发生的事情会带来损耗,但也带来了好的收获。不妨面对它们,试着承认这些事已发生,然后用笔和纸,写下它带来的教训与经验。

这会使你发现:那些你认为糟糕透了的事情,不见得尽是坏的;你视若无睹的女性身份,也不见的那么脆弱无力。

过去发生的一切,成就了你此刻的强大。而这份强大,足以使你堂堂正正做一个“女人”。

最后,欣赏身体美。

女性的身体是美的,丰盈、纤细、高挑、娇小……美不尽是一致的,但美有无数个正确答案。

学会欣赏自己的身体,尤其是独属于女性的部位。比如,改变洗澡时擦拭身体部位的顺序,用不同往常的方式清洗她,重新认识她。

我们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她或许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但她有自己的形状,那也是独属于你的形状。

学会欣赏这份独特,将对自己的爱,化为更加具体的赞美。就像《阴道独白》的演讲者说:我的身体是一朵深红色的花,我热爱它。

从脚尖到头发丝,你的身体也在绽放。链接这份绽放,若你能感受它的力量,便能感受“身而为女”真正的骄傲。

策划 | 饿鱼

编辑 | 阿杰

主播 | 宁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