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雨绸缪,先苦后甜”:临近退休,逼自己走这几条路,越来越顺

 舒山有鹿 2022-03-19

01

明朝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在没有下雨之前修葺好房子,在夜还未来到之前,给自己留一盏灯。不要等没水喝了,我们才去挖井寻求水源。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就是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当中,最后落得不幸的下场。

提前对未来做好准备,或许会让人感觉到痛苦。但是,这一切的痛苦都是值得的。所谓“先苦后甜”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要有未雨绸缪的准备,那我们会少走弯路。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走错了任意一步,没有给自己留活路,晚年绝对不会安好。

《了凡四训》有言:“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别认为福气是天降的。命运将由我们自己来创造,福气将由我们自己来把握。一切,都不过是“事在人为”罢了。

要想晚年活得安稳,我们不妨在退休前,逼自己走这几条路,那才是一种远见。

02

第一条路:与孩子保持一碗鸡汤的距离。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能靠得太近,同时也不能离得太远。对此,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保持“一碗鸡汤”的距离就好。

什么是“一碗鸡汤”的距离呢?

简而言之,父母把鸡汤煲好,然后送到孩子的手上,可鸡汤依旧保持温暖的路程距离,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而是“刚刚好”。

人与人相处,就是要把握“刚刚好”这个度。

很多时候,儿女之所以厌恶父母,关键就在于“刺猬效应”影响到了人们的情绪,让人一叶障目,完全身处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处境当中。

而且,多数的老年人,完全缺乏了“尊重”儿女的观念,不懂得站在儿女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终究会让我们自己吃亏。

保持刚刚好的距离,方能维系充满矛盾的亲缘关系。

03

第二条路:不要提前分家产。

临近退休,每个老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只要给儿女分了家产,儿女才会对父母好。

像这种“分家产”的想法,看似符合“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的道理。可实际上,一切都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还未分家产之前,我们尚有转弯的余地。无论孩子怎么对待我们,我们都能做到镇定自若,不会因为孩子而委屈了自己。

反之,一旦我们分了家产,手中没有太多的钱财,相信我们的晚年,绝对会迎来“腥风血雨”。

可以说,钱财,就像是一把雨伞,进,能够帮我们遮挡风雨,退,能够帮我们遮挡太阳,比任何人都要可靠。

说得难听点,儿女有背叛父母的可能,而钱财在我们的手中,将成为庇佑我们一生的守护神,震慑一切心怀不轨的人。

这也就应了一句话,有钱春风得意,没钱众叛亲离。

04

第三条路:做好人生的“断舍离”。

50岁之前的人生,就是“加法”的人生。而50岁以后的人生,就是“减法”的人生。舍弃谁,放弃谁,对谁有意,对谁无情,都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比如说,你身边充斥着毫无意义的陌生人,围绕着毫无意义的过客,那你该如何应对呢?

一句话就能概括——当断则断,不受其乱。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对于过客,我们还是狠心点比较好。你对我没感情,那我也就只能远离你了。这断舍离,便是还我一个自由,也还你一个自由,双方各自精彩。

哪怕对于亲戚,我们也要有断舍离的智慧。

面对内心希望我们过得好的亲戚,我们需要充满感情之情。你敬我三分,我敬回你七分,不会让你亏损。

反之,面对不希望我们过得好的亲戚,我们就没必要过分念旧了。摆脱心软的束缚,摆脱没必要的深情,狠心点,适当绝情,那才是待人处事的王道。

断舍离的选择,看似在减少身边的闲人琐事,实际上是为我们的后半生扫除阻碍。

05

第四条路:知晓天命,顺其自然。

所谓“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人到五十,就该知道自己的天命了。人到六十,就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了。50岁到60岁这十年,恰恰是看透人生的十年。

年轻人看不透自己的命运,就在于他们没有阅历。而中老年人,如果还看不透自己的命运,那就证明自己的悟性不够了。

什么是普通人后半生的命运呢?我想,只需要做好这两点就可以了。

第一点——安康常乐,平安是福。如果不能大富大贵,那我们不妨追求人生安康。如果做不到此生顺遂,那我们不妨做到平平安安。

第二点——知足常乐。人老了,自然就会明白,接受自己的平凡,活在当下,半精明,半糊涂地活着,那就足够了。

人,明确自己的定位,知晓自己的天命,方能在人生的旅程中可进可退,游刃有余。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