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日本的老字号在经历地震后还能存在?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2-03-19

只需花上3800日元,就可以买上一张单程车票,从东京出发,坐三个半小时的快速大巴,告别城市的繁华一路往宁静的小乡村开去,再转一次公交,就可以到达松永窑的厂房,门口的告示牌不大,远道而来自己开车的客人,往往还会抱怨几句,“这地方呀,未免还是太难找了些吧。”

文章图片1

松永窑的第三代传人松永和夫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就在这里等候客人的到访,有时候,儿子还会专程开车,去接那些初来乍到的客人,生怕他们因为不熟悉而走错了方向。

松永窑所在的新白河,距离著名的那须高原只有26公里,在远处那须岳群山环抱之下,窑厂周围都是当地农户的菜园,空气十分清新泠冽。在这里,你似乎就读懂了千年前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隐逸之乐,很适合那些默默专注于手作并穷其一生追求完美的日本职人。

文章图片2

松永窑的厂址本不在这里,11年的那一场大地震对于这家人而言都是难以磨灭的记忆,因为福岛的核辐射,他们不得不离开长期居住的故土,背井离乡,重新寻找他们的栖息之所。一些制作流程中所必须取用的当地釉料再难获得,赖以为生的家族产业变得难以为继。松永和夫夫妻两未尝没有想过像其他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店铺一样,结束家族事业,另谋生路。

灾难发生之后,当地约有十五家从事大堀相马烧制作的公司陆续关停,松永窑很幸运,在很多忠实客户的鼓励下,咬紧牙关延续了下来。“地震之后,政府其实没有给过很多的补偿,我们花了很大的积蓄和代价,搬到了这里,决心重新开始。”

文章图片3

目睹父母事业的曲折,本无意接管家族事业、高中毕业后就离开福岛长居在东京的儿子,态度却发生了悄然的改变,“那时候为了安全,不得不选择离开。很难过,却什么都做不了”,为了不让家族百年的历史中断,他选择返乡,为振兴福岛地区和大堀相马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游子归乡的故事,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世代居住在以大堀相马烧作为重要地区性产业的福岛,对于松永家族而言,事业的开始是对先辈的一种尊敬和追随。当地烧制大堀相马烧的历史,往前追溯,大约已有300多年。特点主要有二,一则是因为釉料中含有铁的成份,烧制出的产品表面分布着不规则的细纹;二则是绘有俊美的跑马图案。

文章图片4

早在17世纪,人们在当地发现了优质的陶泥,大堀相马烧由此兴盛。在这里,人们出行骑马也已有千年的历史,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马一直都是财富和幸运的象征,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堀相马烧最常用的图案,即“御神马”,又名“左马”,在日语里代表无出其右,它吉祥胜利的象征,深受贵族阶级的追捧。

文章图片5

1960年前后,大堀相马烧流传到了美国,二重烧的技术被称为“双杯”,大受欢迎;并在1978年被指定成为“日本国家传统工艺品”,盛名之下,大堀相马烧最为独特的“二重烧”技术,尤其引人注目。这种双层制作技术为大堀相马烧所独有,制作过程复杂,也是它能持续保温并隔热防烫的秘密。

文章图片6

简单来说,陶器的内部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先分别制作,之后合二为一入窑烘烤。首先制作完成形状合宜可以嵌套的内外双层陶坯,经过半干燥处理后,借助名为“kanna”的叶片型工具来刮擦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形状和厚度,以便可以更好将内层放置到外层中去;然后保持底部悬空,把两层的上端边缘密封结合起来。

文章图片7

最后再绘制上代表美好寓意的图案,除了传统的左马,还会有一些含蓄的表达,例如镂空心形,是从代表幸运的小鸟的脚印演化而来,又或者,鲤鱼和海浪的组合,祝福那些面对生活波浪的家庭,都可以平安顺遂地渡过难关。

文章图片8

因为釉料成分的缘故,出窑的成品上会不规则分布裂痕,打开窑门,由于材料和釉料的收缩率不同,冷热收缩形成裂缝时的贯入音清脆动听, 有如河水叮咚地流淌着,温柔地划起一道道波纹,又好似悦耳的风铃声,随着暖风温柔地抚慰你的心灵。当地人管它叫作Kannyu贯入音,亦入选过三十音景,很是别致。

景随境迁,过去作为观赏和使用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大堀相马烧不必为销路担忧,有很多贵族阶级为它的美丽和稀有所吸引,成为了它的忠实拥簇;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卷席下,传统工艺日益受到来自廉价工业品的冲击和挑战,而大堀相马烧匠人的短缺,又为这项工艺的传承蒙上了淡淡的阴影。

松本窑的故事,其实就是整个大时代变迁的缩影,甚至可以和近现代的日本的历史,一一对照。第一代人是生产当地钟爱的日本茶产品和日用餐具,第二代人创造更为适合出口美国的杯具,第三代人和第四代人则通过创新让作品和现代生活理念完美融合。

文章图片9

一脉相承的,是每一代工匠从未变过的初心:尽己所能,用精湛的技艺,将自己的性格和喜好烧制到作品中去。第三代传人松永和夫用他朴素的话语,为百年的家族事业做了注脚,“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从不畏惧变化,不断尝试变革。我们还希望通过大堀相马烧,能让大家更喜欢福岛,这就是我的毕生夙愿。”

他也正是这么去做的,多年来,松本和夫兢兢业业不敢马虎大意,为的是将传统的器皿做得精益求精,不坠祖辈名声,长者们口耳相传的技巧和经验,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文章图片10

在儿子的提议下,松本窑做出了一次颇具意义的尝试, 使用不易变质的雄勝砚石为釉药, 把釉药浇在大堀相马烧的陶泥上,通过仔细的烘烤,就出现闪耀着温润的黑色光芒的“黑照系列”了。

雄胜砚本就是一种特别的原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代的著名领主伊达政宗曾对其赞不绝口。开采雄胜砚的矿山被称为“御留山”,只有得到领主的允许才能采取,为掌权者和贵族专用。不难想象在当时这是一种多么珍稀难得的原料,因其经年不变的强度,往往都被使用在重要建筑的屋顶上,东京站的驿馆屋顶现在还能看到它的踪迹。

文章图片11

雄胜砚迄今为止都是靠原始的人工露天采矿,来之不易,和相马烧手工制陶相结合,更是凝结了匠人的心血。砚石最后成功烧制出沉郁厚重的黑照系列,不但代表了和文化中禅意的美感,其细腻、高贵的色泽和触感也适合各种风格的食物。以最深沉的敬意承载各种食材,让它们在黑色的舞台中绽放色彩,让视觉、味觉、触觉都得到全新的奢华体验。

文章图片12

要制作一件黑照的作品,松永和夫需要事先调好釉料,妻子将作品没入釉料中,手法娴熟,再立刻缓缓提起,让多余釉料得以均匀流下,再摆放在支架上稍微晾干。为了不留下支架三点痕迹,每次她都会习惯性地用手指小心翼翼把表面的小洞补平。这时的釉料还是深灰色的,松永和夫将它放入窑中,在接下来的24小时烧制时间里也要仔细留意温度来烤制和降温,静心等待着开窑那刻才可以揭晓的答案。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在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尤其是儿子的积极奔走,黑照系列最终成功夺下年度Good Design Award,在作品表里,他们如此描述这个系列的设计灵感——“黑照”名字的由来是雄胜砚的“黑色”和“shine”,它表达了闪亮的黑色之美。希望通过这个盘子,可以照亮餐桌上的笑容,也点亮东北的未来;希望通过这个容器,让更多人的可以相遇、相交、相知。

是多么含蓄的美好呀。

闲暇时候,松永家的生活过得很温馨。和夫喜欢在他的小院子里修剪枝丫,妻子则会外出旅游,兜兜转转回来的儿子就喜欢去寻觅些地道的美食,点上一首自己喜欢的歌。

哪怕已经找到了适合用于大堀相马焼的替代原料,也在创新上有了新的建树,被迫离开儿时熟悉的故乡,对松永家族而言,将始终成为遗憾。有些地震前的创作,也就成为了孤品,再难复制。

文章图片15

他们积极地在新厂址上劳作,扎扎实实做手艺,开启实习生计划,让更多在校生可以有机会深入学习手工艺,偶尔松永和夫还会参加一些活动,和大家分享他灾后重建的心情,“希望可以通过这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福岛”这样的想法,恐怕在背井离乡后已经成为了某种深情的执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