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小 说)
作者:甄西同  老张和老李住的房屋紧挨着,两家院子被一段南北两米多高的院墙所隔,如果扒掉墙,那就成了一家。老张和老李一商量,在院墙中间扒开了口,安装上一扇门。两家来往更加频繁。可不知咋的,那扇门突然被老张和老李在各自的一面用铁锁锁死了,且开锁的两把钥匙一个丢在化粪池,一个被抛到九霄云外。原来半年前,老张在外做生意的儿子突然出车祸,不仅耗尽所有积蓄,还拉下一屁股债。一日老张两口去集市买东西,在回家路上,路边有个摆摊算命的瞎子,心思重重的老张来到瞎子面前。只见瞎子眨吧、眨吧那对小眼睛,伸出又枯又瘦青筋暴突,长长的指甲盖藏满污垢的右手掐了掐,对愁眉苦脸的老张说:“最近有破财事发生?”“你和东院本是两家,可你偏偏在两家中间院墙开个门,这叫漏财,你家的财运全部跑到东宅去了。”瞎子慢条斯理的说道。老张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老李家过的比我家好,大儿子做生意风生水起,二儿子今年高考,据说在校学习出类拔萃,是北大、清华的苗子,人财两旺。老张越想越不对劲,自己就这一个儿子,刚刚手里有了些积蓄,偏偏又出这么大的事,还差点把儿子的命给搭上?瞎子挺了挺有些驼背的身子说:“天机不可泄露,再说了需要钱打点、打点。”看到瞎子态度那么坚定,老张咬咬牙:“五百就五百。”老张临走,从瞎子手里接过一个叠的方方正正的信封,并嘱咐老张:“回家晚上再看,天机不可泄露。”天黑后,老张打开那信封,从信封里抽出一个纸条上写着:“将院墙中间那扇门堵死。”老婆制止老张劝道:“反正钱咱也花了,破财免灾,叫咱把门堵死,咱就堵死,又不费事,买把铁锁锁上不就完了,听人劝,吃饱饭。”老李得知老张儿子出事,怕老两口承受不住打击,一天几趟去老张家。突然有一天晚上,老李两口又去老张家串门,那扇门推也推不动,像被焊住似的。老婆劝老李:“也许老张哥和嫂子从儿子出事后,心里头烦,咱就不去打扰了。”有些时候,老张家大门也插的死死,明知道家里有人,再敲门也无济于事。渐渐老李两口往老张家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十天或者半月不曾碰面,即使在路上看见也只是打打招呼。老李有个高考儿子,在学校是出名的尖子生。班主任几次家访对老李说:“你们家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孩子不但为李家增光,还为我们学校甚至全县争光,感谢你这位伟大的父亲。”老师一番话,说的老李两口心花怒放,逢人便说:“儿子是他们的骄傲,如果将来儿子真能考上像老师说的那么好学校,一定要在家中摆上几桌好好庆祝庆祝。”高考结束,儿子并没有考上老师所说的那几所名牌大学,反而连国家的重点学校都没沾上边。一天,半月没走出家门的老李趁着中午人少,来到集市上购买东西,正低头走路,被路边一阵争吵声给拽住。只见几个人围着一个带着墨镜的人,其中一人连拍大腿直嚷嚷:“老先生,你真是神仙,诸葛亮再世,算的真准。”另外一位也高声叫嚷着:“今天我来还愿,是因为孩子高考考得好,全仰仗您老先生给指点的路。”一听“高考”二字,老李的心颤抖一下,慌忙挤进人群。戴着墨镜的那人如法炮制向老李说了一番,又拿出和老张同样的一个叠的四四方方信封交给老李,神秘的对老李如此这般说道:“别看你儿子考的不理想,但将来走向社会找份工作还是比较顺利,而且还得找个待遇高,很体面的工作。”老李好像被人拔开迷雾一般,心中窃喜,掏出二百元交给那墨镜人回到家。晚上老李将此事告诉老婆,并将叠的整整齐齐的信封打开,一张纸条滑落出来,上写着:“将院墙中间那扇门堵死为妙。”老李说道:“堵死,不就是不开吗?这又不费事,买把铁锁,按个门鼻锁上不就完了,再说了是他老张先锁的,能怨谁?”从车上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位穿着制服的民警指着一位长的像猴七一样的人说道:“就是这伙人在咱们镇集市上,各个村里以算命为主骗钱骗物,进行诈骗活动。”“这伙人的手法是以招工为幌子在每个村专门打听谁家摊上事?谁家儿子离婚了?谁家又和邻居吵架了等等,他们把这些信息反馈给这个人,然后再有这人扮演盲人在村里或集市上进行诈骗。”老张和老李一眼就认出那个瘦猴人,心中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被骗,害的我们两家一年多没有往来。老张和老李同时找来大锤、铁钳,把院墙中间的那扇门上的锁砸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