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公开课视频第一集
2022-03-19 | 阅:  转:  |  分享 
  
宣宾老师上海公开课视频文字整理

第一集手法部分



压穴技巧

1、怎么按压穴位,非常重要。

第一步,先找到痛点;

第二步,在痛点上按压穴位的时候,要慢慢的加力,随着患者的呼吸同频加力,或者在痛点上左揉100下,右揉100下。

第三步,可以在痛点上用按摩棒或者刮痧板轻刮,沾点油,或者在患处贴麝香壮骨止痛膏。(壮骨首先是补肾,心肾相交就好了。所有的疼痛和肝心有关,壮骨膏是调肾的,肾是肝之母。)



二、穴位:(常规穴位附近找最痛点)

1、尺泽:最常用穴,调理全身毛病,包括全身的疼痛,按后立好50%,经常按压此穴,它也是治疗又是保健要穴。

位置:传统尺泽穴下一拇指



功效:尺泽调的是肺,人身上的毛病都是气病血病,生病了,气血不通,所以压尺泽,气到血到毛病无。

2、腰腿点1:尺泽和腰腿点同时按压,调理全身疼痛。两个穴位同时按压,并活动患处,患处不方便活动的,深呼吸。

位置:第4和第5指缝终点处(周围找最痛点)



功效:调腰腿以下的毛病,整个腹部跟腿部的病归它

例:如果肚子涨,胸口不舒服,或者疼痛,可以让患者深呼吸憋气,憋到不能憋的时候呼气,7-14个呼吸止。

3、腰腿点2:特穴,秒杀的一个穴位。如果按压此穴又酸又涨,此穴位一定有症状,这是一个既诊断又治疗的穴位。

位置:第2-3指缝处



功效:胯骨上沿这一块又酸又涨就压此穴。

4、黄金线:小腿内侧按到不痛了,可以再按大腿内侧,大腿内侧比较痛的有阴包穴和腿中线,重点疏通。

位置:小腿内侧



功效:全身保健要穴,调理肝脾肾,还有阴跷脉,阴跷脉动通的是五脏。冲脉也是从小腿内侧走。冲脉为12经之海。

例:血糖高的,按黄金线,揉屁股,内关穴上面一段,常按,可维持血糖稳定。

5、中指末节横纹:通心、肝,很重要。

位置:在中指第一节指甲下方关节处,可用手抵在桌面搓,巨痛。



功效:1、胃上面有问题

2、治疗膝关节疼痛,上下楼膝关节很疼的

3、呕吐,妊娠反应呕吐的,两三次即可

4、呃逆不止,打嗝

6、大鱼际:特别左手大鱼际很重要,此穴既是诊断又是治疗,压这个穴位可治心脏病,非常重要。

位置:第一掌骨中点,向骨头方向按压,别于传统穴位,用你的手握住患者大手指,用你的大手指往里面挤压。如果心脏有问题的,这个地方会很痛。



功效:心脏的救心丸

7、阴郄,少海,阴陵泉,隐白:这4个穴位可以解决面部的问题,如面部起红疙瘩,肿了,化脓都可用。



阴郄位置:前臂掌侧,当尺侧屈肌健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功能:(心主华面,心主面部的颜色,所以少海与阴郄都会同时用)调理全身水液,面部问题会用到它,包括我们身上的汗比较多,也全用它。心经上四个穴位都很近,在这一块揉一揉,贴张膏药就行了

少海位置:(心主华面,心主面部的颜色,所以少海与阴郄都会同时用,如面部出现问题,过敏,起疹子,用阴郄,少海,阴陵泉,隐白,一两次就好

阴陵泉:属脾经,人身上的湿热紧阴陵泉管,阴陵泉与头面是对应的。

隐白:脾经,最大的功能是把我们身上不好的东西隐下去。隐白在大脚趾头,跟我们头面也是对应的。



例1:面部肌肉僵硬,抽动,五脏辩证,抽动与肝有关,心主华面,与心有关。中医讲,见肝知脾,所以治脾,两天就好

例2:手脚多汗,也是四穴解决问题。

8、曲池下:手大肠经上,大肠与肺相表里

位置:传统曲池下一拇指的地方,手三里上,尺泽穴对面。(贴骨按压非常痛,手三里上一点点,不是手三里穴)



功效:与尺泽功效一样,治肩、腰的毛病,对久治不愈的咳嗽效果特别好。

例:咳嗽用曲池下,解溪,委中和孔最

分析:曲池下:肺经咳嗽了,找阳经曲池下。

委中:肺与膀胱是别通的,膀胱经一般委中处堵得厉害,委中与胸部咽喉对应。

解溪:胃经上的穴位,与肺是土生金的关系,咽喉与脚脖处解溪也是对应关系

孔最穴:身上所有带孔的问题都找它。

9、孔最:只要带孔的出现问题都找它(耳、眼、鼻、肠胃,皮肤)

位置:与传统位置不一样,最好拿个刮痧板在孔最穴上下去刮,一定刮到结节,把结节刮几十下就可以,基本上刮两次就好了。



10、曲泽下:

位置:曲泽下一拇指处,1.5寸左右



功效:对治肩颈痛有特效,两肩一条线过来,和上背部正中呈三角形区域疼痛的,特别是肩膀正中疼痛的,效果立竿见影。

11、耳后高骨大筋:

整个头面的开关,如果捏上去很痛,面部肯定出现供血不足了。



例:高血压,手往下捋,一边早晚各60下,不用吃药。

12、膻中:

位置:前正中线上,两乳连线中点



功效:调全身气机,主要治心脏的问题。

例:天天拍膻中300-500下,拍肘窝300-500下,治心脏病

13、鱼际心:如果按到左手鱼际有痛点的,那要天天拍,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气血都是不足的,心脏的功能就会弱,人的免疫力下降是从心开始的,所以要天天拍

位置:第一掌骨中点,向骨头方向按压

功效:心脏的救心丸

14、日月,期门:(失眠可揉此穴,一巴掌正好拍到两穴,调肝胆时,会用到两穴。每天拍200-300下,可推或者按摩棒缝里推

日月位置:胆经募穴,日月为阴阳



期门位置:肝经募空,男同志大指贴着乳头,他的一掌正好摸到骨缝下边,再往下一根肋骨缝,侧面一点就是日月。

功效:1、肝胆的问题

2、胃的问题

3、乳房疾病的问题和心脏的问题

15、阳陵泉,阴陵泉

阳陵泉:胆治偏头痛,阳陵泉下面有根筋,管偏头痛,调胆时要用它,拨一下,有种麻麻的感觉到脚背,就说明拨对了。



阴陵泉:生殖系统疾病非常重要穴,顺着内侧胫骨往来上推,推不动的地方就是。



功效:用手指往骨头里面挤压,此处痛说明脾湿,另一个是男科或者妇科的毛病

16、悬钟:是髓会,所以它是补肾脏的要穴

位置:少阳胆经,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肝胆有问题此处会很痛,有瘀堵。



例:有时候可能是颈椎上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甲状腺结节都会有问题。

17、丘墟:

位置:胆经原穴,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如果很痛,代表肝胆於堵厉害。



例:调肝胆取穴,阳陵泉,丘墟,悬钟,3个地方疏通开。有些人喜欢敲胆经,然后睡不着,上火了。因为下面没有疏通,先疏通上面,热量上跑没有下去,所以要先调下面。

18、女福穴:

位置:外踝前下方约1寸处,肌肉微凸,找到两骨缝间,痛感敏感处即是。找穴关键,就是不压不痛,一压特痛,就找到了,然后才能做出效果。



例:腰腿点和女福穴坚应的,同时压,效果更厉害,特别是止腹部这一块的疼痛。

19、胸腹:

位置:脚背234趾缝,在脚背的骨缝之间找痛点



功效:管胸腹问题,岔气肜的比较多

20、隐白:

位置:脾经穴,足大趾末节内侧,距大脚指甲解0.1处



功效:身上出现不好的东西找它,特别是头面部,它和我们的头是对应的(十三鬼穴之一,最好自己压,自己的业自己担,脾是土,土生万物,土化万物。

例:月经不调,淋漓不尽者,就艾灸止血,量要够,最少一二去艾条,时间短没有用。

21、特殊点(坐骨神经痛)后背穴

位置:手臂直角抵到肩胛骨的侧面,这根大筋找到了,效果立竿见影,所以要找对。



22、压委中拍至阳:

位置:别于传统位置,委中穴下侧找最痛点。



功效:然后一边压委中,一边空掌拍至阳,至阳穴在肩胛骨正中间,一边拍,一边让患者自己晃动屁股3-5分钟。晃腰治腰,晃颈椎治颈椎,动肩治肩

23、肺(耳穴)



功能:1、咽喉疼痛,鱼刺卡喉,小孩舌头发炎

2、小孩咽炎,可以点肺穴,贴王不留

3、调肺也要用肺穴

10秒见效,配合吞咽动作。耳穴大脏六腑用得多,比如调腰,压耳穴;调颈椎就压颈椎穴,穴不在多

24、上下颌(耳穴)用得多的穴位



功能:对肠道的调节和修复功能特别强大,如慢性肠炎,用上下颌,三阴交,手部胃肠点(胃肠点别于传统穴位,在大鱼际下侧摸下去有个小骨头,如果肠胃有问题,这个点会很痛,一般一星期好。

例:肠道疾病:上下颌,三阴交,手部胃肠点,孔最,足部肠道反射区,上巨墟,下巨墟。

注:所有足跟反射区都由足根向脚趾头方向推,痛处多推几下,20分钟,脚底热,气血过来了

25、X形平衡法: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四边有病中间平,中间有病四边平,前面有病后面平,后面有病前面治。

注:左病右治原则是对立的,比如左手大指找右手大指,但是小的对立也可以,如左手肘肺部位置可对应左手肘心经。局部同手大鱼际对小鱼际也是对应的,局部也可运用,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上病一治,下病上治取穴原则,一取穴方便,二找到最痛点,三用着顺手。如腹股沟对肩

交叉对治,如尾椎对天突,腰对胸

中间有病四边治,痛点四周按压,如膝关节不舒服的,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揉开就好

中间有病四边治(百会,膻中,肚脐,横骨,八疗,涌泉)

百会:治百病,轻揉或灸,升阳快



膻中:治整体,调一身之气



肚脐:常用,按压很好,特别是要中风,气血虚的老年人,灸肚脐及足三里

横骨:又尺骨,灸时用或摸有筋痛的揉开,灸很好,治全身毛病。



八髎:上中下次,交通下一,可以全身毛病,治男女科。



涌泉:调全身



对应平行,如心脏病毒,顺着心与手平行的地方找痛点,腹部平行对应手,同样脚上对应也可找

特殊对应:大指头,大趾头与头对应,头部问题找趾,还有和头对应的脚后眼,百会对肛门,口与肛门对应,痔疮咬嘴唇。尾骨与鼻子交叉对应,少海与尾骨对应。尾骨对大椎,尾骨对天突。

肩膀对四五趾缝,四五趾缝对腹部,拉肚子,跟眼睛对应,耳朵尿道对应,生发之气在少阳。颈椎对脚后根大筋。

千万记住,给别人按压之前要观察。气血虚,心脏不好,先疏通心脏,肘窝至内关,一定要揉开再按其他地方,不然容易晕,如果晕的,先放平,脚下比头高,然后按少府穴,太冲穴。

献花(0)
+1
(本文系妙音禅韵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