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时代不在乎小人物的生死,小人物却要背负大时代的重担

 新用户7825Vv1y 2022-03-19

这几天,手机里刷屏的不光是洛杉矶无情男的视频,一个妻子刚死,立即网聊了大陆年轻女人赴美结婚,一个月怀孕,立即驱逐来美照顾女儿的前岳父岳母的新闻,还有无数奔赴社区的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尤其是今天下午,有一名因劳累过度而晕倒,从此再也没有醒来的工作人员,不管是视频,还是文章,都让人泪奔。

好在我终于明白自己的身体,只做了一个上午便申请了休息,呆在家里,终于翻起了书。

还是几年前,就听到朋友关注了一个网络上的小说连载,没事就过去翻翻,一边读一边感叹,有时还要流泪。我就笑她,活着已经很不容易,干嘛还要找不自在?我现在喜欢轻松些的文字,不管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但凡苦朋仇深的,我都不想碰。

说完也就把这事给抛在脑后,没想到前几天朋友送我一本书,一翻,正是当初我不肯读的网络文章,2020年终于出版,一出版就卖了上万本,无数专业作家为之感叹,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名没受过什么教育,退休在家帮助女儿带孩子,照顾生病丈夫的湖南60岁阿姨。说到这,朋友你肯定知道是谁,是的,杨本芬,我本芬芳,耐何蹉跎。

如今81岁的杨本芬从60岁开始写作,源于母亲去世,她突然发现,母亲在这人世间经历过的苦乐悲喜,随着人去了,仿佛就不曾存在一般,如何让她的经历,她的人生,她的悲喜让后人知道,或者说让更多的人知道,无数的女性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她拿起了笔,在不到四平方的小厨房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闲暇时光写作,等到写完《秋园》,稿子重达16斤。

    

这在其他作家,随时口述或者电脑打字的作家听了,只会汗颜,亦会心惊。如此的勤奋,如此的专注,只因为她从小求学不易。

12岁才插班入读小学四年级,但凡历尽艰辛方能拥有的,都会特别珍惜。偏偏生活的苦似泉水不绝,为了生活,为了弟弟们,她草草地报考了一个中专学校,又为了吃饱饭,养育孩子,她专门去上夜班,只因为多了四毛钱的夜班补贴。生活的艰难,是当下人无法体会的。可杨本芬并没有浸染到世俗生活里,她不打麻将,不八卦,有空就读书,所有读过的书,成了她血液中的一部分。

当她终于有了空闲,一落笔,那些文字就像喷泉般涌了出来。《秋园》并不像专业作家的出口,讲究各种深度广度,她就是把她的生活,妈妈讲述的历史,淡淡地写了出来,偏偏最让人落泪的,就是那些平淡无波的苦痛灾难。

想起余华的《活着》,但比余华里的福贵不同,福贵是个游荡子,游戏人间半生,等到想好好生活,家人先后没了命。就像人生必得平衡一般,前半生苦,那后半后,怎么也得有点欢喜;而前半生太享乐、太纵欲,那后半生多半会蹉跎坎坷。

《秋园》里的每个人,都在为活着打拼,都想让自己过好,家人过好。每天睁开眼睛,就是怎么活下去,身边的亲人逝去了,也没什么好追究去报复的,除了落泪,依旧是努力活下去。

作者自叙时,这样写道:

我一生都渴望读书学习,这个心愿始终没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生我都在为生存挣扎、奋斗,做过许多活计:种田、切草药、当工人、做汽车零配件生意……从未与文学有过交集。迄今我也并未摆脱生活的重负:老伴年事已高,有糖尿病和轻微的老年失忆症状,我必须像个护士一样伺候他。

然而,自从写作的念头浮现,就再也没法按压下去。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在等汤滚沸的间隙,在抽油烟机的轰鸣声中,我随时坐下来,让手中的笔在稿纸上快速移动。在写完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有件事没完成,再不做怕是来不及了。

    

很久不曾读这般苦痛的岁月,89岁的母亲去世时,在她的衣袋里发现了一张字条,短短几行字,就是她的一生。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突然想起我的奶奶,她离开人世前,也总会叹息,“日子越过越好,可我老了,活不下去了。”

奶奶一生好强,爱美,虽然她长得实在是普通,但这可遮不住她那颗爱美的心,冬天发芽的萝卜、春天刚开的杜鹃,还有夏日里的庭院,秋天里挂满晒架的果蔬,我的奶奶,她吃尽了生活的苦,却总是在苦难中钻出颗小苗,颤微微地开出朵花来。

放下书,对着窗外似有似无的落日,缓缓擦干眼里的泪水。

是的,我们要努力活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