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量大福大,宽宏大量,才能容纳百川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2-03-20

今天继续和大家学习《菜根谭》的智慧格言: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什么意思呢?越是那些堆满污秽之物的地方,往往越能滋生很多的生物,而在非常清澈的水塘里面,反而没有鱼儿生长。所以,一个真正有德行有修养的君子,应该心胸宽广,有容纳别人缺点和宽恕别人过失的气度,绝对不能自命清高,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不与别人交往。

《易经》上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什么?道就是自然规律,道就是自然力。这个自然力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阴还有阳,阴阳互补、阴阳调和,总是在阴阳之间不停地转化,直到达成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为止。这是我们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真理,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这个规律。

再简单来说,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有利就有弊,有优点就有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坏到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然后我们再回到上面这句格言上面。

“地之秽者多生物。”在以前的农村,家里往往都养猪,养在哪里呢?养在猪圈里,猪圈往往也是粪坑,人屎、猪屎、垃圾等等都混在一起,真的是污秽不堪。但这个东西对农民却很有用,上到地里,就是一种很好的肥料。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别看这个粪又臭又脏,但却是农作物最好的养料,没有它,农作物就长不好。

“水之清者常无鱼。”现在人都喜欢干净,都讲究卫生,但这未必就是好事,民间俗话讲:“不脏不净,吃了没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观察池塘里的水,越是清澈见底的地方,就越看不到鱼;越是那种浑浊不堪的水里,就越会有鱼生长。为什么呢?因为鱼儿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在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被发现,就会造成生命危险,越是浑浊的水里,反而更利于隐藏。

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当我们观察到以上两种现象后,就应该摸清一些自然规律了。同样,这样的规律也适合我们为人处世,如果我们做人太过精明,太过挑剔,斤斤计较,吹毛求疵,那就不会有朋友了,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别人的帮助与合作,光靠我们自己,还能立足这个社会吗?

所以古人讲“难得糊涂”,做到“认真”很容易,但做到“糊涂”却很难。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之中,不断地拓宽自己的心量,学会容纳别人,接受别人,宽恕别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越来越好,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