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发明了1个汉字,被女子先是痛骂后有迷恋,原因为何?

 烛下青史 2022-03-20

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学习中文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很多老外学了好几年中文,开口时却照样一口老外腔。就算好不容易上手了可以正常交流,遇上繁体字时,大部分老外想必都会感谢中国近代那些改革文字的伟大人物们。不过,大家是否了解过,我们今天区分开来的“他”和“她”,同样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改造而来。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所谓的女权,在古代女子看来无疑是惊世骇俗的思想。出嫁前随父,出嫁后随夫,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兴盛了足足几千年。女子地位这般低,所以理所当然的,用来代指旁人的他字,仅存在一个单指男性的他。专门用来指代女子第三人称的他,直到西方的枪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才在新文化运动中和世人见面。

其实,在古代,虽然有“他”这个字指代第三人称,可是人们很少会用到这个字。虽然古代人说话并不像古文里一般文绉绉的。可是古人还是习惯了用彼,之,其之类来代指第三人称。


在晚清末年,坚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皇族最终拉着整个清王朝一起陪葬,西方人的炮火硬生生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也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思想的新风。这场思想界的风暴,带来了文字的改革,也直接导致了他成了通用字,而一个字的诞生则将第三人称称呼的男女区别开来。

有些社会学家是这般定义最完美的封建社会转型:先学思想,再学制度,最后学器物。可是在中国,很可惜的是,却偏偏是倒着来的,不过幸运的是,最后这场思想革命来的还算及时。1912年,民国元年清朝政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915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便如约而至,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输入了新鲜血液。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中,诸多学生和新思想的先行者,成了改革运动的主力军。其中有一位叫刘半农的,便积极参与了这一场新文化运动,并为这场运动添砖加瓦。

刘半农在一番琢磨后,抛出了一条建议,古代的他男女不分,这显然不合适,因而刘半农首创了一个字“她”,指代了女子。为了向世人传播自己的主张,他写了一首名叫《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诗。

诗歌名中,便率先使用了刘半农首创的“她”字。这首诗一经发出,引发了世人的热捧,只不过,人们对于这首诗的态度却也是呈现了两个极端。


大部分新时代的女性看到这首情诗之后,却是开始挑起了刺,在这些女权主义者看来,将男女之间区别对待,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一种歧视吗?所以女子代指“她”字的诞生,反而代表这些男子并没有像他们所承诺的一般,将男女之间平等看待,反而依旧抱着旧时代的愚昧思想,认为女子要低人一等。

不过,还是有不少女子对此持支持态度。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反而是越用越上手,那些最开始挑刺的女权主义者,也是开始认同刘半农的创新行为。甚至当时还闹出了一个笑话,在这首诗火起来后,有位出名的编曲家将其写成了歌,很多女子听着这首歌,竟爱上了那个多才的诗作者。


有些狂热粉丝费尽心思找到了这位他们心目中的多情郎,可是,双方见面之后,却才是梦想破灭的那一刻。不少女粉感慨,果然梦中情人还是不要见面的好。

这不过是玩笑罢了。可是,有趣的灵魂很多时候可以压过美丽的皮囊。直到今天,人们依旧使用着刘半农创造的“她”,而这个字到了现在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