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年枪决汉奸,为何李克农亲赴刑场高呼:枪下留人!所救何人?

 烛下青史 2022-03-20
引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许多的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都是如这句话说的那样。曾经有一位我们的开国将领,亲自去刑场救下了一位“汉奸”。据说这名“汉奸”大有来头,曾为了国家而家庭破裂。这位无名英雄到底是谁呢?



日军找到黄标以利诱

这位无名英雄就是黄标,他从小出身于苦寒家庭,年幼丧父,在母亲的拉扯下好不容易长大的。后来时局恶劣,黄标为了一家人的安全,加入了一个帮派组织学习防身功夫,黄标的母亲把他教育分很好,黄标为人仗义,他结交了不少的朋友,乡里乡亲之间都很喜欢他这个小伙子。



可是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浩浩荡荡而来的日军,为了更好地摸清本地的情况,他们需要一个当地的话事人。于是他们找到了颇有威望的黄标,并以利益诱惑,希望黄标能够成为他们在当地的话事人。黄标是心存民族大义之人,他明白一旦答应了,就是卖国求荣的汉奸,是要被世人唾骂的,他不想连累母亲。所以他拒绝了日方的利诱,日方并没有做出杀人的举动,只是警告了之。

成为卧底刺探情报

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很快日方找到黄标的事情迅速传开。不久一位地下的同志找到了黄标,他深知黄标的为人,所以才冒险来找他。这位同志原来是有事相求,他希望黄标成为我方深入敌军内部的先锋,为我们刺探情报。



成为间谍是风险极大的事情,一旦败露,不仅自己的生命还有家人的性命都会危在旦夕。黄标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考虑,认为这件事有做的价值,他愿意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于是黄标成为了内应。

黄标为了母亲的生命安全,没有把自己做间谍的事情告诉她。她的母亲认为自己的儿子真的在为日本人卖命,黄标承受了多大的委屈呀。他进入日方担当了重要的工作,之后他传递许多有用的情报。黄标是以命为祖国奋斗。



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黄标心里的苦衷,以前那些支持黄标的乡里乡亲都以认识黄标为耻,甚至她的母亲也因为愧疚而自杀了。祸不单行,黄标的妻子在知道婆婆去世的消息以后,他想着平日里乡里乡亲的辱骂指责,深感愧疚和压力,选择了自杀谢罪。

被我军误认为“汉奸”

黄标可以说是家庭破裂了,即便如此黄标还是顶着压力,一直潜藏敌军,为组织不断地传递着情报。他的“间谍”工作直到抗战结束才停止。他终于不是汉奸了,后开黄标参加了解放战争,他因为意外和原来的组织失去联系,没有人为他证明清白,他其实不是汉奸。结果他被我军的战士误以为汉奸被俘虏了。



后来他甚至被押赴刑场,即将执行死刑。但即便如此,黄标还是雄赳赳气昂昂,不承认自己的汉奸身份。黄标本免不了一死,要不是李克农及时赶到,可能黄标已经死了。当时李克农高呼“枪下留人”!法官在看了相关的文件后,释放了黄标。后来黄标的身份终于被大家认清,组织为他做证明。他为我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许多,因此他被授予了功勋奖。他也得以被安葬在烈士陵园。



结语

黄标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为我们的祖国的解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即使是家破人亡,他都义无反顾他本可以选择放弃,但他坚持了下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