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子里越是阴暗的人,这4大特征越明显,务必保持距离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22-03-20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事情都处于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然而,人也并没有绝对好坏的定义。
每个人都有他好的一面,也都有他较为阴暗的一面。只是那些较为阴暗的一面,大多数不为人所知,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还有一些阴暗面甚至连本人都不得所知,是来自个体的潜意识。
因此,做好事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好人,或许他们的骨子里也隐藏着不被外人所知的阴暗面。骨子里越是阴暗的人,这4大特征越明显,越热衷于做这4件事,务必保持距离。
图片
人前好话连篇,人后闲言碎语
大多数我骨子里较为阴暗的人都深谙处世之道。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依旧展现出高强的适应能力,并且他们很会审时度势,会随着大众的步伐,一起进步或是后退。
他们清楚地知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懂得群体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出任何负面性的话语,但是,一旦他们在潜意识中对某个群体,或者某个人形成了固有的看法,便会引起他们内心的失衡。
为了平衡这种认知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他们普遍会选择表面上赞同这件事或这个人,但在背地里一定会用一些负面语言来吐槽。
我们在生活中,通常称这类人为“两面派”或是“笑面虎”,这类人虽然不被大众所接受,但却因为处事过于圆滑,精于算计,与之打起交道来,吃亏的永远都是老实人。
图片
这类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会阿谀奉承。但因为外表上看起来温柔谦逊,所以会给人制造出一种他们很好相处的假象。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之后,才能够看清他们的本质。
不愿意看到身边有比自己优秀的人
这类人看不惯身边所有比自己优秀的人,只允许好运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当身边有人比他表现得更加优秀时,就会激发他们内心强烈的忌妒感。
而这是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承认真地有人比自己能力强,却又无法改变既定现实。因此,他们便会开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合理化。用自己的主观思维将客观事实进行文饰化。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合理化情境就是酸葡萄现象。他们会对于那些自己内心充满羡慕,在现实中又无法得到的东西进行贬低,以此来缓解内心因无法得到此物而产生的落差感。
图片
那些骨子里真正阴暗的人。无法接受身边的任何人超过自己,因此经常会以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内心的平衡。
喜欢控制他人思维的人
这类人通常自我意识特别强烈,希望世界能够围着他们转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能臣服于自己,并拥有强烈的表现欲、控制欲。
在生活中,他们不愿意接纳他人的想法,也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会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是非判断。他们最无法做到和接受的,就是倾听与沟通。
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就是绝对正确的存在。只要不是符合自我意识的事物,就无需浪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讨论。而这类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不符合常理的。
图片
在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控制型父母,他们总会以爱之名来道德绑架孩子,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进行说教,却从来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
究其根本,这类家长只是将自己在过去未能实现的梦想强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罢了,他们享受的是孩子对自己绝对的服从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控制孩子的一切。
当生活中的客观现实与他们的主观意识背道而驰时,就会激发他们心中的愤怒,有些人甚至习惯用暴力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这类人一旦爆发结果将难以控制。
明知事物不可为而为之
那些骨子里十分阴暗的人总是喜欢与世事背道而驰。因为他们有着一颗想要证明自己努力的心。社会道德不允许做的事情,恰巧是他们内心想要尝试的事情。这也是许多变态杀人犯的内心活动。
图片
而这类人大多进行的是无差别攻击,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特定的人群,而是随机将自己的变态行为进行到底。
明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社会道德,甚至是法律制度不能接受的,但是他们扭曲的内心还会将自己做过的恶事当作是英雄主义。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