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 现 | 宋元小品的妙趣——台北故宫「纨扇集锦」合册

 zpin 2022-03-20

【中华珍宝馆】

文章图片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

宋人小品中,凡圆形成为“团扇”者,大多是古时用作纨扇面子的饰图,最初是古人手执的雅物。后人因见其笔精墨妙,便从纨扇上将之拆下,汇集、装池,成为合册。

这种将扇页合装成册的习惯始于徽宗赵佶,在明代最为流行,本期「发现」呈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纨扇集锦」,很可能便是明清时期装成的合册,其中共汇集扇页二十帧,内容涵盖山水、人物、花鸟、楼阁、故实等多个画科,犹如一扇扇圆形的窗口,引今日的我们探望那个诗意风雅、词章纵横的时代。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纨扇集锦》

这些纨扇画页的尺幅不超过三十公分,但内容却非常精彩,在极小的画面中,画家依旧倾注了很大的心力,于方寸中创造出全境,毫不掣肘于尺幅,正如元人谓之:“佳画小而大,俗画大而小”。

例如「秋江渔艇」一帧,画面展现秋江两岸,渔人放舟、文士待渡的场景,近岸松石矗立,远山隐现云间,其间野桥流泉、高士童仆无比备至,正可谓“咫尺间见千里之遥”;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秋江渔艇》

又例如「荷亭听雨」一帧,画中描绘庭院一角,用笔繁密、刻画细致,主人身后的屏风、树梢累累的果实都证明其笔意之入微;而宿鸟惊飞、仆从举袖遮雨的动作,亦点明“听雨”的主题,令人感到妙不可言。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荷亭听雨》

「绿茸牧羝」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典范,画中地面浓密的春草、游弋其间的群羊、以及茂盛的垂柳,处处都体现出作者用笔的细腻精致,而色彩与构图的巧妙搭配,又将画面笼罩在同一基调之中,浑然为一个整体。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绿茸牧羝》

另一些不着力于全景,而是聚焦于某物的小品同样精彩,例如「月明金粟」一帧,画中一轮圆月,几抹游云,桂枝纤细而有力,桂花点缀其间,似乎能使人嗅见清香;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月明金粟》

「莲塘睡凫」描绘三只乳鸭,一只兀自回首,两只偎依嬉戏,画家不仅展现出雏鸭灵巧可爱的神态,亦将毛绒绒的质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莲塘睡凫》

集锦还有一些作品以典故为主题,绘制同样精妙。「萧史乘鸾」取自秦穆公之女弄玉的传说,据说其极擅吹笙,能模仿凤鸣,引来鸾凤。画中作者巧妙运用纨扇的圆形画幅,使人物、楼台、鸾凤、形成回环,中央留下空白,延伸出不尽的画意。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萧史乘鸾》

「仙侣采药」同样是古画常见的题材,集锦中的这一件,石法稍显薄弱,但设色浓丽、气息古雅,人物刻画入微,构景同样出色,尤其是其中的那株古松,如虬龙般盘桓扭转,令人称奇。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仙侣采药》

「纨扇集锦」中的二十帧纨扇虽无画家的落款,但其中数帧颇有大家风范,比如「清溪晚渡」足具南宋夏圭的气息,即便不是夏圭亲笔,也堪称其传派的佳作;又比如「棕荫习静」一帧,显然取自梁楷的风格,以简练的用笔画出一位憨态可掬的高士——他显然正被左侧的蜂虫扰怒。

文章图片25

《清溪晚渡》

文章图片26

《棕荫习静》

「纨扇集锦」作为清内府收藏,留下乾隆的诸多印记。除此之外,其中数帧还曾经石锐、项元汴、虚谷等人递藏,如今收入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套曝光较少、画意却颇佳的集册,或可供诸君一赏。

更多「纨扇集锦」册页

文章图片27

《夕阳归犊》

文章图片28

《松荫访道》

文章图片29

《松溪游骑》

文章图片30

《水榭观潮》

文章图片31

《疏林曳杖》

文章图片32

《深树茆堂》

文章图片33

《秋山古渡》

文章图片34

《空山观瀑》

文章图片35

《荷塘浴鹭》

文章图片36

《寒山牧羝》

文章图片37

《蝶粉花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