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最早的公司

 笑说故事 2022-03-20

17世纪被认为是阿姆斯特丹的黄金年代,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开往波罗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今天的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和巴西,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

1602年319日,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成为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立正式条约,可以对占领区域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的公司。

尽管1600年底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为期15年的公司特许状正式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前期执行按次清算的管理方式,不是常期存续的状态,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则是通过每年给予股东的高分红换取公司的存续,因此,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公司最早的起源。

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的同年, 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结合的制度使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世界上的金融业中心,这种制度安排是技术创新放大器,能够使技术创新转变成真正的财富

就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同一年,由于财政拮据,爱钱如命的万历皇帝打起小算盘,听信菲律宾华人张嶷的说辞,以为吕宋岛上有巨型的金银矿,于是派官员前往马尼拉,建议与西班牙帝国联合开矿,扩大白银产能。但当时正是西班牙无敌舰队战败,与英荷联盟战争正酣的关键时候,西班牙人对此极为敏感,怀疑菲律宾华人与明朝政府里应外合,谋取菲律宾群岛,因此,西班牙对万历的提议予以拒绝,并开始在当地煽动反华情绪。

一年后,被压迫的没有生存空间的华人爆发起义但由于行事匆忙,再加上缺少必要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经验,仅仅坚持了41天,起义就演变成一场大屠杀本来就嫉妒华人财富的土著和日侨充当起西班牙人的刽子手,一时间2.5万华侨惨死在异国他乡,史称“第一次菲律宾屠华事件”。

此次事件后,菲律宾与明朝中国的贸易几乎停滞,陷入经济危机,无力抵抗英荷联盟的入驻。在排华事件中活下来的菲律宾商人及海盗李旦带部下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成为荷兰人的带路党,协助其占领台湾东南部区域,为以后郑成功收复台湾埋下伏笔

160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支远洋舰队在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建立根据地,而在第一次律宾屠华事件中活命下来的菲律宾华商兼海盗领袖李旦带部下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协助荷兰人占领台湾西南部,但随着殖民贸易活动的开展,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往东方的雇员不再以荷兰人为主,只能从中欧和北欧雇人,因此军队素质参差不齐,军纪涣散,缺乏配合意识,所以会在后来与敌交战中失败。

随着清军入关与南明溃败,郑成功集团在大陆生存空间受压缩,所以1662年将荷兰东印度公司赶出台湾后作为最后的据点,但由于清朝政府实行海禁、荷兰人占据马六甲海海峡,他们与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也是敌对关系,所以只能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展贸易,但终因无力发展而将权力交给英国人,其中有些荷兰人不愿投降搬到巴达维亚附近的爪哇岛。

随着爪哇岛居住的华人越来越多,当1737年新上任的荷兰总督看到当地的华人是荷兰人的10倍人数时,命令将因蔗糖价格暴跌而失业的华人运送到其他殖民地去工作,但大多数华人因担心死于海上而拒绝登船,结果引发暴动,荷兰总督下令处死所有华人囚犯,并对派兵镇压,结果共有1.3万华人丧生,其中1万华人是未参加暴动而遇害的无辜者,史称“红溪大屠杀”。

消息传至国内,当时广东民众群情激愤,甚至有人组织武装袭击荷兰人,自此,中荷贸易中断,缺少华人的参与合作,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贸易也极受影响,1730-1740年,公司派往巴达维亚231艘船只,1740-1750年下降到140艘船只,而且此后依然在不断下降。

从1755年起,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逐渐放弃亚洲的殖民地,到1800年,资不抵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破产倒闭,“海上马车夫”的帝国梦想就此结束。

PS:台湾南边(下方)最近的岛屿即为吕宋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