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专栏】甘茂华|​你的生命被照亮

 新锐散文 2022-03-20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你的生命被照亮



——读刘路喜油画

刘路喜,上世纪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油画助教班,0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写实油画工作室做高级访问学者。三峡大学副教授,民盟中央美术学院宜昌分院副院长,三峡大学《求索画院》副院长,宜昌三峡画院特聘画家。07年在北京宋庄建立个人工作室,专注从事油画创作。目前生活创作于北京宋庄和湖北宜昌。

《事件》布面油画 100x120cm
他是一位来自三峡的画家,一个激情燃烧的歌者。读他的作品,读得出来年轮的绚烂,读得出来峡江的澎湃,读得出来东坡词的豪放: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我以为刘路喜应该是气势派画家,无论人物,无论风景,呼应着汉唐雄风,吞吐着三峡大气,自有一种磅礴的诗韵。你读他不仅仅是你的情绪被感动,同时你的生命被照亮,你觉得这一瞬间如此辉煌。
刘路喜的笔下拒绝小桥流水,拒绝晓风残月,拒绝琐碎和俗套,哪怕是女人体,也被他画得精实而茁壮。家乡的河流、码头、古镇,都像被砂纸摩擦过,露出原生态的本色。鲜活的油彩在画布上流动,让人对纷至沓来的颜色有一种过了一把瘾的快感。但他最重要的作品还是画人物,画三峡工地上那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年华和心血智慧的普通人物。这是幸运的三峡画家的得天独厚之处,也可能是不幸运的三峡画家的视野被局限、手脚被束缚之处。关键在于画家的思想境界,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井蛙之见是不足取的。

《大三峽》布面油画 240x360cm

刘路喜谙练艺术之道,面对丰厚的三峡资源自有他的取舍和提炼。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大三峡》就是一种选择和开创的成功。你以为大三峡要画壮丽的大坝、沸腾的峡谷、忙碌的人群吗?错了,那不过是惯性思维的常规产物。刘路喜安排的是一组人物,也可以说是一组群雕,还可以说是一部英雄谱。左边三位是工地的指挥、调度和科技人员,或用对讲机与远处联络,或手扶帽檐眺望前方,或挂着口哨握着红绿小旗焦虑地等待着什么。右边四位工人形象更引人注目,或以帽按胸远望,或咬紧嘴唇侧身思索,或手扶锤把想着心事,或敞开衣服露出壮实的胸肌在呼唤什么。他们都在等待、盼望、迎接一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这是大战前夕的状态,是大三峡建设中经常出现却被人忽略的状态。刘路喜发现了,抓住了,表达了,并且画出了因各人的年龄、身份、阅历、性格的不同而表情各异的三峡建设者形象。色彩交错变化,风格粗犷雄健,画面质感强烈,人物性情凸显。画中展示的三峡人对水电建设事业的执著不懈的敬业精神,博大的胸怀,关爱的目光,庄严的喜悦,急迫渴盼中流露出的一丝焦虑,等等,通过人物形象达到了高度浓缩的艺术化,于是大三峡——便从画面中呼之欲出了。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画如其人,是有道理的。刘路喜是个豪爽人,多年来在三峡摸爬滚打,以油画作为全身心投入水电事业的艺术载体,因此他的画充满浪浪峡风、苍苍岩壁、滚滚征尘、烈烈色彩,撩起人驰骋疆场去搏杀一番的兴致。2003年入选湖北省第二届油画展的《三峡·西部之一》用大笔涂抹白色和绿色的冷色调,自然而然唤起人奔赴前线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站在卡车上的青年工人的背影和侧影,那种抱成团的凝聚力和潜伏的战斗力,正在行进的路途上酝酿发酵。你甚至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你能感受到他们颠簸中的艰辛和同车共济的命运。他们拥抱着青春,展现热烈有力的轮廓,飞掣而来的风,在他们工装上闪着剑刃般的锋芒。紧凑的构图和挥洒的光带在这里吹响了一支张扬生命活力的号角,铁骑劲旅正向着三峡挺进。

《无题》布面油画 100x120cm

正像一枚金币有正反两面一样,刘路喜也有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风格。你关注他的《无题》,红黑黄绿的色彩对比多么强烈,画中那个裸男将飞跨暗河,去追赶似狼似狗的东西,一个硕大的惊叹号悬在岩壁,引起你的思考:这无题中潜藏着什么?难道是一种生命的突围?《事件》满幅红色果实般的成熟,中间如一道白色闪电和一个五星破开画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画家企图表达什么?一个暗示吗?再看《解构》,那些红色紫色如鱼似箭,又像画家随意涂抹的某种文化符号,是春江解构了冬水,还是鱼群解构了时光?总之,这类油画具有现代艺术的先锋和前卫的姿态和美学魅力,很像无题诗或无标题音乐,带给人无尽想象的艺术张力和思维空间。刘路喜在这些画作中,融入了他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对传统的解构,对习惯性思维的颠覆,不仅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让人沉思许多形而上的人生哲理命题。比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活着还是死去,被困还是突围,以及爱与被爱、红与黑等等。

《解构》布面油画 140x160cm

在这个春天读刘路喜油画,三峡风正穿过峡谷扑面而来。那么让我们也敞开胸襟让峡风鼓荡吧!我们的生命被照亮了,灿烂了,沐浴着艺术之光,吹拂着时代之风。

作者简介:甘茂华,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知名散文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散文网特邀作家。历任湖北作协理事,湖北流行音乐艺委会理事,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宜昌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已出版小说、散文等各类文学著作16部,获得湖北文学奖、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屈原文艺奖、全国冰心散文奖、文化部群星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有作品收入大学声乐教材和中学语文乡土教材,《三峡文学史》列有专节评介。


新锐

坚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办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视野求广,语言求美。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合作纸媒:西岳评论散文版


作品回顾

【散文家诗歌特辑】甘茂华|为生命而歌(诗歌五首)

【新年特辑】甘茂华|时光如梭,就此别过

2019年新锐散文优秀作者作品回顾|甘茂华

【作家专栏】甘茂华|九佬十八匠

【作家专栏】甘茂华|在 生 碑

【作家专栏】甘茂华|追忆鄢国培

【作家专栏】甘茂华|庚子年正月日记

【作家专栏】甘茂华|独立寒冬的董市水府庙

【作家专栏】甘茂华|读油画家谢伟民肖像画

【作家专栏】甘茂华|与最朴素的春天相遇

【作家专栏】甘茂华|鄂西大山谣

【作家专栏】甘茂华|麦海拾穗小札

【作家专栏】甘茂华|不想白活就读书

【作家专栏】甘茂华|麦海拾穗小札(续篇)

【作家专栏】甘茂华|你要读一读明人小品

顾问组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士敏  王友明  李东辉   蔡汉顺  李锡文 马明高  丁尚明  高丽君  周  海   张道德  

责编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荆淑敏  马明高  吴云峰  李锡文  李佩红  胡安同   蔄红伟  苏小桃   黎  乐   高丽君  赵  阳  袁明秀   邓贵环  周  海    李慧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