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丨手抄本《板桥杂记》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3-20

编者按

孔网书友晴耕雨读堂(孔网个人主页:晴耕雨读堂的个人主页)曾在大学期间手抄过一本《板桥杂记》,手抄本承载着对校园时光的留恋,对青春遗憾的无奈,它背后的故事或许比它本身更为动人。

Image

点击查看《板桥杂记》

这本手抄本《板桥杂记》里,镶嵌的是我最后的大学时光……

Image


交了最后一稿毕业论文,只等月底的答辩,身心一下子轻松起来,甚至连因为查阅资料、修改论文期间作息不规律、饮食无定数造成的胃炎复发,也缓和了许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真实地意识到:我的大学时光,已经去日无多了——大三以后,母亲有意无意地絮叨着我如果早日工作,便可以帮助家里承担弟弟读大学的费用,最终,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分钟,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外徘徊了半日的我,还是没有迈进那一步。

Image

也就是因为如此,我把本科毕业论文当成了研究生论文来做,系里的要求是不低于5000字,而我的第一稿就达到了27000字,修改完成后有33000多字。而这个课题堪称冷门: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资料检索全靠图书馆里的各类索引,不过我倒没怎么用上这些索引,因为那里就没有一篇关于这位名士的任何文章,所以系里特地给我开了一张可以使用学校图书馆古籍室的阅览证,以便我这个本科生能够和青年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们一样进入学校图书馆古籍室,抱着一卷一卷被虫子蠹烂的古籍抄录资料。我想,这样就算是我对灰飞烟灭的研究生生涯的一种补偿吧……

没有了修改论文的压力,日子变得空空荡荡的,而我依然每天第一个到图书馆阅览室,去读那些自认为将来可能再没机会读到的书籍,试图用阅读填充每一分钟,回避与同学相处的尴尬时间。抄书的想法,便在读书的过程中悄然而生。之所以选择这本《板桥杂记》,一是在写毕业论文过程中读过这本从凄然中记录繁华的小书,喜欢余怀那种细腻的笔触,二是考虑到文字量不大,有可能在论文答辩之前完成。此外,当时的济南是买不到这本书的,所以便想当然地以为回到北京也不会再有机会买到。

Image


抄写从1995年6月4日开始。书是抄录在一个《山东教育报》发给记者的32开墨绿色塑料片采访本(我之前被校报选派,作为《山东教育报》驻母校的记者,所以获发这个采访本)上——当时因为对这本书的字数估算失误,以为文字量足以用完这个笔记本,实际上只用到半本左右。但由于6月18日抄竣,离6月21日开始的答辩不足3天了,再也来不及誊抄另外一本书,而后这么多年繁忙的工作,让抄写另外一本书的计划落空,至今这个笔记本上也就是这本《板桥杂记》而已。

抄书的日子里,每天早上八点半到新校图书馆的开架阅览室,这样才能确保第一个抢到这本书。一直抄到中午十一点十分左右。又在图书馆借阅了一本《板桥杂记》,中午去食堂简单垫一垫,然后直接去公教楼或文史楼找一个无人的教室接着誊抄。下午一点半又抢先进入图书馆的开架阅览室,再找到这本书出来誊抄,直到下午四点半。在就近的食堂随便吃点儿,以便晚上六点半再赶到图书馆的开架阅览室,直到晚上九点。

如是反复,十四天时间,如白驹过隙。按照自己的规划,每抄写一千字左右,会强制自己略作休整,稍微活动一下颈部和手指,避免由于过度誊抄看串行,或者手指酸麻影响抄写。尽管如此,仍有几次错得离谱。

Image


在我抄书的日子里,同学则是非常放松的状态,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去向,或读研,或留校,或就业,又没有正经的课程,所以大多数情况是窝在宿舍里打”钩机“、搓麻将,基本上中午一顿酒俩小时,晚上一顿酒到天明。我因为是过敏体质,不擅长酒场的推杯换盏和推心置腹,更不擅长”钩机“和搓麻,加上四年时间多半把业余时间放到校报编辑和《山东教育报》供稿上,也与同学走得比较远,抄书也让我落得一个清净,独自享受着大学的最后时光。

抄完这本《板桥杂记》之后,便是毕业答辩。毕业论文果然没有入选优秀论文,毕竟优秀论文对于有些人是有特殊用途的,系里早已经知晓我的去向,有没有优秀论文无关紧要,自然不用考虑的,只是带毕业论文的孙老师颇有些忿忿不平。

一位参加答辩工作的教授因为给我们授过课的缘故,颇有些欣赏我的才气,在文史楼外叫住我,说了对我的毕业论文的看法,以及没有入选优秀论文的奇怪,又问我考了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当听说我选择去了某部委机关报工作时,十分惋惜地说:“我知道你(的水平),你不读研,太可惜了,好好考虑考虑,明年过来考我的研究生吧!”我连连点头称是,但心里其实知道,这一生,大概不会有这一天了……

Image


本来打算毕业答辩之后,再抄一本书。可惜的是,很快有人来收走了阅览证和借书卡,我便不能再去图书馆读书了。于是,便与其他同学一样,把四年来用稿费买的七八百本书打包装箱,托朋友回京的货车一箱一箱拉走。书架上第一次空空如也,我知道,我的校园生涯,终于结束了。

过了五十岁,终于脱离了体制的束缚,成为自由人。有一次被人问起考研的价值,突然心底涌出一点酸楚,如果说过去的五十年有没有什么遗憾,无可奈何地放弃考研,应该算是一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