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2-03-21 | 阅:  转:  |  分享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探究题(共5题)

1、使用显微镜准确地观察细胞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制作临时装片的一些步骤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请根据图回答:



(1)图二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步骤,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2)为了使图三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⑤]________。

(3)植物体能保持挺立、舒展的姿态,不仅与液泡有关,还和细胞的_____(填结构名称)存在有关。

(4)图四是某同学“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的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及观察到的物像,将甲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填“高”或“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物像乙确定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____。

2、



(1)在显微镜对光操作中,转动______,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目镜内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作视野。(填序号,_____填结构名称)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要用碘酒进行染色处理,碘酒处理的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_____。该结构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3)在“探究种子呼吸过程释放热量”实验中,在A、B两个保温瓶中分别放人等量的萌发种子和干种子,插入温度计,倒置,观察它们在相同条件下24小时后的温度变化。写出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________。

3、



(1)小薇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

①小薇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后,转动____2所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呈顺时针流动,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方向流动的。

②图一中的2所示细胞与图二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5对应图二中的________。

(2)小薇培育了蒜黄(叶片中不含叶绿素)和蒜苗,用矿泉水瓶制作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她要证明植物在光下也进行呼吸作用,就选用了甲装置放在光下。1小时后将甲装置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__________。

(3)小薇整理笔记,绘制了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图四)和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示意图(图五)。

①图四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和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分别是曲线上的____g点时图五中箭头___③④时,对应图四中的时间段是____

②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四中的a点会向___

4、图1表示小明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三个步骤;图2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图象;图3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A、B两个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

(2)图2中哪个图像是由于图1中C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_____,要想在该图像表示的视野中只观察到细胞,最快捷的方法是将玻片向_____移动,将气泡移出视野。

(3)由图2中物像d到e,首先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需要依次调节图3中的哪些结构?_____。(填数字)

(4)下表中是3台显微镜不同的镜头组合。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显微镜的序号是_____。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1 5× 40× 2 10× 10× 3 15× 8× 5、实验操作:

(1)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某同学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几个视野,为把B中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该把装片向_____边移动;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_____;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_____(填结构名称);和D相比,C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_____了。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_____;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滴加碘液的作用是_____。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必须保持蚯蚓体表湿润,主要是为了使蚯蚓能够正常_____,从外形上区分蚯蚓前后端的方法是蚯蚓的前端有_____;在观察鸡卵的结构中,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许多_____。



============参考答案============

一、探究题

1、

【分析】

图一可知,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详解】

(1)图二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步骤,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

(2)为了使图三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⑤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

(3)植物体能保持挺立、舒展的姿态,不仅与液泡有关,还和细胞的细胞壁存在有关,因为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4)图四是某同学“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的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及观察到的物像,将甲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视野越亮。血管乙确定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管壁极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极小,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种类及特点。

2、⑤

【分析】

图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

【详解】

(1)显微镜使用对光有三个步骤: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⑤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目镜内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

(2)细胞核里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非常多的蛋白质,碘酒可以将蛋白质染成棕黄色,所以碘酒处理的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3)该实验实验“探究种子呼吸过程释放热量”,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可以得出该实验的假设为:种子呼吸过程释放热量,或种子呼吸过程不释放热量。

【点睛】

解题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

3、8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蒜苗细胞内有叶绿体,会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d、g①②③④0-6时和18-24时

【分析】

图一中,1是上表皮,2是栅栏组织,3是叶脉,4是下表皮,5是气孔;图二中,6是表皮细胞,7是保卫细胞,8是气孔。

【详解】

(1①高倍镜使用: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为止。

由于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是倒像,若图中叶绿体在视野的右侧,那么,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在左侧;而由于细胞质的流动的环流,因此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向相同,若她发现2所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呈顺时针流动,则叶肉细胞中的细胞质也是顺时针方向流动的。

②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并不是所有叶片活细胞都有叶绿体,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就没有;而所有叶片活细胞应该都有线粒体。所以,图一中的26表皮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5对应图二中的8,都是指气孔,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拉动了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2

(3①图四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和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分别是曲线上的d;g;618时时间段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大于释放量,也就是说明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得以积累,而在d点二氧化碳吸收量最大,因此,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从c点有机物开始积累,到g

在g点时图五中箭头①②③④(填数字)表示的过程不出现;当图五只有过程③④时,对应图四中的时间段是061824时(填数字);图中0时~6时ab段、18时~24时hi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高,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如排出二氧化碳的量多,也就是呼吸作用的速率大于光合作用的速率,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减少。

②呼吸作用的强弱主要受温度、氧气的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即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四中的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及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与呼吸作用,并且具一定看图识图能力。

4、生理盐水、碘液???a???右下方???5;3;???2???

【分析】

观图可知:A滴、B染、C盖、1镜筒、2粗准焦螺旋、3细准焦螺旋、4目镜、5转换器、6物镜、7反光镜,解答即可。

【详解】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A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结构。B步骤为染,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碘液(或稀碘液),其目的是为细胞染色。

(2)图2中a出现气泡,可能是图甲中C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显微镜内呈左右上下颠倒的物像,所以要想在该图像表示的视野中只观察到细胞,最快捷的方法是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将气泡移出视野。

(3)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因此,图2中d到e,物像变大,需要5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物像不清晰,应调节3细准焦螺旋等。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由表为3台显微镜不同的镜头组合。可知1号放大倍数为200倍,2号放大倍数为100倍,3号放大倍数为120倍,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细胞数目越少。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细胞数目越多,应选用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2号。

【点睛】

熟练掌握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5、(1).左???(2).BDA???(3).细准焦螺旋???(4).少???(5).毛细血管???(6).动脉???(7).判定淀粉是否被消化???(8).呼吸???(9).环带???(10).气孔

【解析】

(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2)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由主干到分支),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较快;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由分支到主干),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较慢。

(3)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用于判定淀粉是否被消化。

(4)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潮湿的体壁呼吸;依据环带的位置可以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5)鸡卵的结构包括卵壳(有气孔)、卵壳膜、气室、卵白、卵黄、卵黄膜、系带、胚盘。

【详解】(1)在显微镜下首先看到的是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B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即物像D。此时图中细胞结构不清楚,要放大物像,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即出现A所示物像,细胞体积放大了,但是物像模糊,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图C,因此在看到C之前,依次看到的视野是BD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和D相比,C放大了物像,那么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就少了。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血液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该血管此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根据这个特点,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滴加碘液的作用是判定淀粉是否被消化。

(3)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壁,使体壁保持湿润。蚯蚓身体细长,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所以可以用于区分蚯蚓的前后端。在鸡蛋卵壳上面有气孔,可以使气体进出。所以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观察鸡卵的结构过程。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