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省行政区划演变(1949-2021)

 平凡乐今生 2022-03-21

皖北行署区沿革说明

1949年4月15日设皖北行署区,驻合肥市。

1952年8月7日撤皖北行署区,并入安徽省。

1949年:1.设地级淮南特区,同年先改设淮南矿区,后改设淮南矿区办事处;2.撤宿东、宿西、宿城3县合设宿县;县级六安市和六安县合设六安县;3.撤县级安庆市;4.撤湖西县。

1950年:1.设宿西县,后更名濉溪县;2.撤阜城、亳城、三河3县级市;3.设县级宿城市;4.撤阜南办事处,设半南县;5.皖北行署区直辖的肥西县划归巢湖专区。

1951年:1.撤淮南矿区办事处改设地级淮南市;2.复设县级安庆市,又升格为地级市;3.桐庐县更名湖东县;4.设合肥市城郊、车站、东市和西市4区;5.设蚌埠市东市、西市、中市和小蚌埠4区;6.设安庆市中心、集贤、大观和枞阳4区。

皖南行署区沿革说明:

1949年5月13日设皖南行署区,驻屯溪市,同年8月迁至芜湖市。

1952年8月7日撤皖南行署区,并入安徽省。

1950年:1.撤芜当专区,当涂、南陵2县划归宣城专区,繁昌县划归池州专区,芜湖县由皖南行署区直辖;2.撤当涂、大通、宣城3县级市。

1951年:1.设芜湖市第一、二、三、四区和郊区;2.芜湖县划归池州专区;3.皖南行署区驻地由芜湖市迁至合肥市,与皖北行署区合署办公。

1952~1954年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52年8月7日,皖南、皖北2行署区合设安徽省,驻合肥市。

1952年:1.撤池州专区,铜陵、贵池、青阳、至德、东流 5县划归安庆专区,太平、石埭2县划归徽州专区,繁昌、芜湖2县划归芜湖专区;2.巢湖、宣城2专区合设芜湖专区,肥东、肥西2县分别划归滁县专区和六安专区;3.撤安庆市中心区;4.撤合肥市城郊区,设东郊区和西郊区;5.宣城专区的宁国县划归徽州专区;6.安庆市集贤区、大观区和枞阳区分别更名城中区、城西区和城东区;7.芜湖市第一、二、三、四区分别更名环城区、长街区、新芜区和河南区。

1953年:1.设淮南市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和八公山4区;2.界首撤市设县,由阜阳专区管辖;3.撤宿城市;4.徽州专区的屯溪市划归省直辖。

1954年合肥市东、西2郊区合设郊区。

其中1952年安徽省霍邱县孙戚乡划归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和桂庙乡划归河南省淮滨县,河南省固始县新街、花园2个乡划归安徽省霍邱县。

1952年安徽省宿县专区永城县及砀山县的雨亭、新兴2区划归河南省;安徽省濉溪县张井、周圩2乡的11个村划归河南省。

1952年安徽省萧县、砀山2县划归江苏。

1952年安徽省江浦县划归江苏省。

1955~1976年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55年:1.淮南市九龙岗区改设郊区;安庆市城中区改设郊区;撤芜湖市河南区;2.省直辖的屯溪市划归徽州专区;3.湖东县更名枞阳县;安庆市城东、城西2区分别更名东市区和西市区。

1956年:1.撤徽州专区,辖县划归芜湖专区;2.宿县和滁县2专区合设蚌埠专区;3.撤安庆市郊区;4.设铜官山、马鞍山2地级市;5.徽州专区的屯溪市改由省直辖;6.地级安庆市降格,划归安庆专区;7.蚌埠市小蚌埠区更名郊区。

1958年:1.撤铜陵县;2.蚌埠专区的肥东县、芜湖专区的巢县和六安专区的肥西县划归合肥市;3.芜湖专区的庐江县划 归六安专区;4.铜官山市更名铜陵市;5.省直辖的铜陵市划归安庆专区。

1959年:1.撤淮南市郊区;2.撤芜湖等20县,设萧砀、滁全、和含、郎广、怀望、首太、东至、安丰8县;3.设地级濉溪市;4.县级安庆市升格,由安庆专区代管;5.炳辉县更名天长县;6.合肥市车站区更名南市区。

1960年:1.复设铜陵县,由安庆专区管辖;设铜陵市铜官山区;2.合肥市郊区更名蜀山区;安庆市东、西2市区分别更名迎江区、大观区。

1961年:1.芜湖市设马塘、四褐山和裕溪口3区,环城、长街2区合设镜湖区;2.撤蚌埠专区,复设滁县专区和宿县专区;复设徽州专区,辖芜湖专区的歙县等6县;淮南市设谢家集区;3.撤萧砀等7县,复设砀山等17县;4.合肥市的肥东、肥西、巢县3县分别划归滁县专区、六安专区和芜湖专区;5.安庆专区铜陵市改由省直辖。

1962年徽州专区屯溪市划归省直辖。

1963年:1.撤铜陵市铜官山区、合肥市蜀山区、芜湖市四褐山区和郊区、蚌埠市郊区;2.撤屯溪市;3.设安庆市郊区和 马鞍山市郊区;4.合肥市南市区更名中市区。

1964年:1.铜陵市改设地级铜陵特区;2.设利辛、固镇、长丰3县,分别由阜阳、宿县专区和合肥市管辖;3.复设合肥市郊区。

1965年:1.复设巢湖专区,辖芜湖专区的巢县等4县和滁县专区的肥东县及六安专区的庐江县;2.复设池州专区,辖安庆专区的贵池等4县;3.设石台县,由池州专区管辖;4.省直辖的芜湖市划归芜湖专区;5.省直辖的安庆市划归安庆专区。

1968年:1.复设芜湖市郊区;2.淮南市田家庵、大通、八公山、谢家集4区分别更名向阳、东风、红旗、红卫区。

1969年马鞍山市设马鞍山区,濉溪市设相山区和郊区,铜陵特区设向阳区和红星区。

1971年:1.铜陵特区设铜山区和郊区,芜湖市复设四褐山区,2.铜陵特区改设地级铜陵市;3.濉溪市更名淮北市。

1972年淮南市设古沟区,向阳、东风、红旗、红卫4区分别更名田家庵、大通、八公山、谢家集区。

1973年芜湖地区的芜湖市划归省直辖。

1974年徽州地区太平县划归池州地区;池州地区铜陵县划归铜陵市。

1975年:1.马鞍山市撤马鞍山区,设四新、花山、雨山、向山4区;2.复设县级屯溪市,设县级阜阳市。

1977~1999年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77年:1.阜阳地区凤台县划归淮南市;2.宿县地区濉溪县划归淮北市。

1978年设县级六安市。

1979年:1.设县级宿州市;2.撤马鞍山市郊区;3.安庆地区安庆市改为省直辖;4.马鞍山市四新区更名金家庄区。

1980年:1.撤池州地区,辖县分别划归安庆、宣城、徽州3 地区;2.淮北市设杜集区和烈山区,蚌埠市设郊区;3.徽州 地区宁国县划归宣城地区,芜湖地区芜湖县划归芜湖市;4.芜湖地区更名宣城地区;铜陵市向阳、红星2区分别更名铜官山区和狮子山区;淮南市古沟区更名潘集区;5.芜湖地区迁驻宣城县。

1982年:1.滁县撤县设县级滁州市;2.设县级巢湖市。

1983年:1.复设马鞍山市郊区;2.撤巢县;3.太平撤县,设县级黄山市,由省直辖;4.六安地区肥西县和巢湖地区肥东县划归合肥市;5.宣城地区繁昌、青阳、南陵3县划归芜湖市;6.宿县地区的怀远、固镇、五河3县划归蚌埠市;7.宣城地区的当涂县划归马鞍山市。

1986年:1.亳县撤县设县级亳州市;2.撤淮北市郊区和马鞍山市郊区。

1987年:1.宣城撤县设县级宣州市;2.撤铜陵市铜官山区;3.设地级黄山市和徽州区,驻原屯溪市,县级屯溪、黄山2 市改设屯溪区、黄山区;4.撤徽州地区,歙县等4县划归黄山市,石台县划归安庆地区,旌德、绩溪2县划归宣城地区。

1988年:1.撤安庆地区,桐城、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8县划归安庆市;2.贵池撤县设县级市;3.设池州地区,驻贵池市,辖贵池市和原安庆地区的东至、石台2县及原芜湖市的青阳县。

1989年界首撤县设县级市。

1990年撤芜湖市裕溪口、四褐山、郊区3区,设鸠江区。

1992年:1.撤滁县地区和县级滁州市,设地级滁州市和琅琊区、南谯区;2.撤宿县、六安、阜阳3县,分别并入宿州、六安、阜阳3市。

1993年天长撤县设县级市。

1994年嘉山撤县设县级明光市。

1996年:1.桐城撤县设县级市;2.撤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地级阜阳市和颍州、颍东、颍泉3区。

1997年宁国撤县设县级市。

1998年撤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地级宿州市和埇桥区。

1999年:1.撤巢湖地区和县级巢湖市,设地级巢湖市和居巢区;2.撤六安地区和县级六安市,设地级六安市和金安、裕安2区。

2000~2021年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2000年:1.撤销县级亳州市,设立地级亳州市,将阜阳市管辖的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划归亳州,亳州市设立谯城区;2.撤销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池州市设立贵池区;3.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宣城市设立宣州区,原宣城地区的县级宁国市由省直辖,宣城市代管。

至2000年底,安徽所有地区全部撤销,安徽省辖17地级市,5县级市、56县、45市辖区。

2011年撤销地级巢湖市,原居巢区改设县级巢湖市,与庐江县一同划归合肥市,原和县(除沈巷镇)、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原无为县与和县沈巷镇划归芜湖市。

2015年:1.六安市的寿县划归淮南;2.安庆的枞阳划归铜陵,同时铜陵市撤销铜陵县,设立为铜陵市义安区。3.析霍邱县叶集镇、三元镇、孙岗乡设立六安市叶集区。

2016年8月霍邱县姚李镇、洪集镇划归六安市叶集区。

2018年撤潜山县设潜山市。

2019年撤无为县设无为市。

2020年繁昌县和芜湖县分别撤销,改设繁昌区、湾沚区,同时弋江区、三山区合并,设立新的弋江区。至此安徽全省县级行政单位变为59个(50个县和9个县级市)。

文章图片1

1952年8月7日,撤销皖南、皖北两个省级行署区,合并为安徽省。1952-1954年全省设置7个专区、5个省辖市。

文章图片2

1955-1976年间最明显的就是安徽、江苏进行大面积土地置换。当时全省设置9个专区和8个省辖市。

文章图片3

1977-1999年频繁调整后,安徽全省行政区划基本定型。全省各地区先后改为地级市,全省共设置16个地级市。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