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湖,宁波人心中堪比西湖的一汪清水

 寻梦游仙 2022-03-21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宁波市,古称明州,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自古以来人们称其为“三江交汇处,一湖居中央”。这里说的“一湖”指的就是宁波城中的月湖,月湖虽比不上杭州的西湖,但在宁波人的心目中,月湖就是宁波的西湖。

月湖位于宁波市老城区西南,也曾称为西湖,由于湖面呈月牙型,故称为月湖。据史记载,月湖开凿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宁波县令带领当地民众兴修水利,“导他山之水,作堰江溪”,并引流入城,为日、月两湖。

到了宋代,宁波成为繁华的都市和商业重镇,城中水利相继修浚。南宋绍兴年间,官府在湖畔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十洲胜景。这十分别是:竹屿、花屿、烟屿、雪汀、月岛、竹洲、柳汀、菊花洲、芳草洲、芙蓉洲。

此外,湖中还有三堤七桥交相辉映,形成了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如诗如画般的月湖风光。月湖周边四季花卉常开不断,洲上亭台楼阁错落于竹影树阴之间,掩映成趣。许多文人雅士于此临湖凭波,吟风诵月,怎一个惬意舒适。

现代作家“巴蜀鬼才”魏明伦先生在《宁波月湖铭》中对月湖有这样的描述:“喧喧闹市之间,叠叠高楼之下。芳草留翠,保留静静一湖,曲径通幽,形若弯弯半月。何处无湖?何夜无月?湖有特色,月亦多姿。

宋元以来,月湖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也是浙东学术中心,素有“浙东邹鲁”之美誉。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史学家万斯同,他们在此或隐居,或讲学,或著书,这里留下了他们珍贵的遗存。

如今的月湖是宁波最重要的绿肺,也是宁波城区一个公益性的开放公园。月湖作为宁波城区市民休闲的场所,湖边的老屋、园林、小桥,背后的现代高层建筑,构成一幅远古和现代相结合的秀美画卷,身临其中,如在画中游。

走在月湖畔,微风徐来,岸边的垂柳婆娑飘飘,给美丽的月湖增添了几分灵动。凭栏望湖,水波逸韵,时有清凉之感。月湖湖水清澈透明,湖边垂柳随风飘逸,沿湖一带绿树成荫,月湖周围风光旖旎,绚丽秀美。

沿湖周围古建筑错落有致,遥相呼应,形成一道独特秀丽的风景。环湖的垂柳直抵湖面,柔柔地扫过湖水,水中倒映着远处的楼宇,在阵阵微波下轻轻的荡漾,整个月湖犹如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但是比山水画多了几分生机。

月湖畔的老房子,古风古味,颇有风格。叠石理水都有着传统造园的手法,水系、水景和地形富于变化,杨青柳绿随意点缀,在春意浓郁的绿翠中,幽静雅致。整个月湖既有传统园林文化艺术气息,又具清新开朗、生态自然的时代风韵。

月园是一座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园中园。进入园内,映入眼帘的是粉墙黛瓦,圆形月门,镂空牖窗,花卉绿篱,拼花卵石地面的优雅别致院落。沿湖四周布设亭台楼阁、水榭连廊、花木假山,园内环境优雅,尽显江南园林特色。

杨宅是民国时期宁波教育家杨菊庭的私宅,杨菊庭是著名文学家巴人、书法家沙孟海的老师,曾任宁波市教育局局长、鄞县县立女中校长。整座宅院坐南朝北,青砖黛瓦,古朴典雅。如今,杨宅已为宁波海曙月湖美术馆。

花屿上的袁宅建于清道光年间,宅院的主人为袁仰周,袁氏是宋代“明州淳熙四先生”之一袁燮的后裔。在清代,诗人姚燮曾长期寓居于此,他将居所取名为“枕湖草堂”,常与宁波文士在此结社吟诗,建立久负盛名的“枕湖诗社”。

位于袁宅东侧并与杨宅隔水相望的河岸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翘角欲飞的清代古戏台。这座戏台装饰富丽堂皇,极其奢华,精致精美。在江南,这样的戏台有很多,大都建于水岸边,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戏台。

柳汀是月湖中的一个小岛,岛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岛上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让人耳目一新。北宋天禧年间,僧人蕴臻在柳汀东西两侧建桥,将柳汀与月湖两岸连接起来。后来郡守钱公辅浚水道、筑湖堤、植花木、建凉亭,形成了月湖最早的景观。

在柳汀上,有三座古建筑一字排列,互为毗邻。关帝庙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殿内供奉关羽神像。民国时期,人们将关羽与岳飞合祀,改名为“关岳庙”。关帝庙大门为牌楼式,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如今,关帝庙归属于佛教居士林。

关帝庙西侧是佛教居士林,居士林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几经沧桑,香火中断。1989年,宁波市府将原属于居士林殿宇房舍收回并修复,作为佛教居士们学习教理、净化身心的场所。每天来此礼佛的民众络绎不绝,特别是每逢节日,常人满为患。

瀛洲接武坊位于关帝庙对面,是一座石质结构、瓦檐形制、三门四柱的牌坊。明代万历年间,有17位宁波籍学子同时考中举人,巡抚为预祝这17人能像唐代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学士”那样受到朝廷重用,专门为他们建造了这座牌坊。

居士林西侧的贺秘监祠,也称湖亭庙,是为纪念唐代诗人贺知章而建造的。宋代绍兴年间,明州郡守莫将在贺知章读书故地建造“逸老堂”,以祀贺知章和李白。元代至元年间,逸老堂成为驿站,以后屡经兴废、更添,至明代洪武年间迁祠于此地。

银台第是清代通政司副使童槐的私宅,是宁波城区内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童槐曾任按察使和通政司副使,按察使别称臬台,通政司别称银台,因此有“臬台第”、“银台第”之称。童槐之子童华曾为光绪皇帝的老师,童宅又被视为“帝师故居”。

宁波二中的老校区位于月湖最南端的松岛上,是浙江省一座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学校。学校四面环水,水光潋滟,古朴婆娑,银杏累累,环境幽静,风景秀丽。松岛也就是月湖十洲中的竹洲,因此宁波二中又名“湖西竹洲”

超然阁是甬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原位于月湖柳汀,现迁建到月湖西岸的马衙街与偃月街交汇处。超然阁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它原为柳汀义学内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登阁可眺望月湖全景。

宝奎巷位于菊花洲。南宋绍兴五年,明州官府在这里设郡酒务,官营酿酒、卖酒并征收酒税。明清时期,官宦和富商在此建造宅第,其宅舍规格端正、布局合理、用材讲究,是宁波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的明清建筑群。

南宋淳熙年间,丞相史浩致仕归里,在菊花洲建造府邸名为“寿乐府”,并建楼阁收藏皇帝所赐御书。古代皇帝的御书的称呼离不开一个“奎”字,如:“奎文”、“奎章”、“奎墨”、“奎藻”,这座楼阁就取名“宝奎阁”,此地也就被称为“宝奎里”。

后来,史浩的后人在宝奎阁里面供奉文昌君,宝奎阁被蒙上了宗教的色彩,人们称宝奎阁为“宝奎精舍”。到了元代,宝奎阁因藏有前朝御书,成为一个敏感的地方,使得人们逐渐遗忘了宝奎的本意,只记得供奉文昌君的精舍之名,宝奎阁慢慢变得像一处寺院。

到了明代,宝奎精舍早已不复存在,人们在宝奎精舍的遗址上建造了一座土地庙,并将这座庙称为宝奎庙。原本收藏皇帝御书的宝奎阁,从楼阁更名为精舍起,又改为庙,虽小有变动,但“宝奎”二字却一直沿用并保留了下来。

如今月湖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就在宝奎巷一带。在月湖东北角的水中有一座小亭子,亭内有一块“水则碑”,上面刻有一个“平”字。“水则碑”属于宋代遗物,“水则”的意思是“水位的准则”,这块碑是用于测量宁波城内水利设施水位的。

碑是由南宋丞相吴潜在宁波任职时所建,是浙江省最早的水文观测站。利用平水的原理,用刻在碑上的“平”字,观察水位淹在“平”字的部位测量水位。如果涨水淹没了平,就要开启泄水闸放水,以免农田受灾。

不远处是宁波著名的高丽使馆遗址,高丽使馆是昔日中国与高丽往来的历史见证。北宋政和年间,明州太守奉宋徽宗旨意,在明州设置“高丽司”,管理与高丽国往来政务,并在月湖东岸的菊花洲上,创建了国家级迎宾馆“高丽使行馆”。

蒋宅位于月湖东岸,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封闭式三合院落,建筑外墙为一斗一和清水山墙,大门为西式砖质挂面,上有玫瑰山花,卷涡状砖质短柱,梅雨石门框。据查证,该宅曾为蒋介石之兄蒋介卿的宅院,如今蒋宅为宁波印社所在地。

漫步于月湖,柔柔的清风,亲吻着面颊,心中顿时暖意融融。恬静的清晨,月湖宛如美女晨妆开启的明净的镜面,被拥簇在醉意缠绵的晨曦里,如温润娇柔的江南女子,撑着油伞静静地等你。

凝视湖中荡漾的轻舟,那渐渐远去的轻舟,载着时光深处的记忆,载着厚重的历史,将我的思绪融入湖中,在水面上划开了一道又一道粼粼的波光。湖中银波层层叠叠,仿佛能看到朝霞为其染红妆,夕阳为其撒碎金,月亮为其织银装的壮丽美景。

湖岸亭榭间游人或坐或行,恋人在促膝低语,孩子们的则在水边嬉戏,也许是这里厚重人文早已浸入了骨子,当地居民都自带着一种气质,脸上很容易就写上了一份自豪,月湖是他们生活的休闲场所,月湖散步与历史对话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绿色是江南的主旋律,也是月湖的主色调。凝视岸边一棵棵垂着纤丝的柳树,脑海中不禁跳出贺知章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也许当年诗人就是在这里望着轻柔的柳条,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句。

月湖静默于宁波闹市的中心,数千年的岁月,淡去了数辈人的更替,然而,她像一位超凡脱俗的女子,不施粉黛,周身却透出欲抑还扬的韵味。那坐落于湖边的老宅,犹如年迈却堪称健硕的男子,年数一年永不疲倦地守着月湖,守着这片清澈的水域。

行走于岸边,眺望涟漪的水波,忽然想起了《牡丹灯记》。故事中一位丧偶的鳏夫,他在聊无百赖间游荡于月湖。一天晚上,他遇到了一位挑着灯笼,容如皎月的女子,两人一见钟情,演绎了一段人鬼相恋的情史。故事虽然荒诞,却成为月湖美丽的传说。

月湖,一如她的名字,散发着灵空、别致、秀气、古朴的气息。从古至今江南的美景,月湖的雅致,给了无数文人墨客拓展想象的空间,抒发情感的怀想。沿湖而行,湖面清波荡漾,绿树小草如点缀在银河的星辰,散发着迷人的风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