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默默(101):观看冬残奥会有感:点亮人性之光 播种平等之花

 金晓哲 2022-03-21
一周前,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顺利闭幕。虽然运动会已经闭幕,但是它给我留下的感动和触动令我难忘。
冬奥会是举世闻名的冬季体育运动盛会,但是,您真正了解过冬残奥会吗?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了身边人的健全,习惯了对残疾人的漠视,习惯了许许多多……但是,冬残奥会,让我们关注他们,让我们摘下有色眼镜,让我们领略残疾人心中迸发的力量与对我们的震撼。
挫折,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历史上的哪一位伟人没有遇到过挫折?而这些残疾人遇到的挫折可能比凡人遇到的挫折更为严峻。就像下面的这位老将,他不畏挫折,二十年磨一剑,最终取得好成绩。
在这一届冬残奥会中,42岁的加拿大选手布赖恩·麦基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在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自由技术比赛中拿到本届比赛上的第三枚金牌的时候,他已经追平了冬残奥会历史男子第一人、德国高山滑雪选手格尔德·舍恩菲尔德的“16金之最”纪录。
从盐湖城冬残奥会开始,他每次征战冬残奥会都小有所成,不过长期的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已经让伤病在这位老将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2008年,他在训练中肋骨骨折;2009年参加全国锦标赛时发生意外,肱骨骨折;2010赛季,身体上的炎症一直困扰着他;2017年,他的脊椎受伤……
伤病没能摧毁麦基弗的斗志,反而在他的心中种下了拼搏的种子,让他依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强不息、奋勇争先。在今年的冬残奥会上,他没有辜负多年来的付出,追平了世界纪录。这难道不是最可贵的坚持与不畏困难精神吗?
有些残奥项目在凡人——乃至一般的残疾人都看起来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有些运动员却以非凡的勇气与势不可挡的毅力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就像这位运动员,她用自己的毅力、勇气和恒心,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祖国夺得奖牌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中,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球员——于静。虽说残奥冰球可以男女混合组队参赛,但是让一位女性残疾人坐在冰橇上用双臂的力量推动自己还要完成比赛,可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她不但做到了,而且还“高人一等”。她不但在残奥冰球项目中有所建树,也是一位优秀的轮椅篮球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她还是一位“多面手”。财务、咖啡店长、设计行业……无论哪一份工作,她都会做到最好。这难道不是残疾人坚强不屈、化逆境为顺境的生动例子吗?
在冬残奥会上,奥林匹克精神无处不在。开幕式上盲人火炬手点燃火炬时,顽强不屈的奥运精神随着腾起的火苗在场馆中回荡;残奥委会会歌奏响时,化逆境为顺境的精神随着洁白的旗帜在高空中飘扬;中国选手包揽残奥单板滑雪的金银铜牌时,坚毅勇敢、奋勇争先的宝贵品质随着溅起的雪花漫天飞舞……
心存巍峨高山,必能突破极限;胸怀壮丽山河,定会报效祖国。在这些残疾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最为纯洁、最为正直的品质——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春天来了,残奥会便是我心中绽放在双奥之城里最美的花。它像一朵莲花——傲然盛开,美不胜收。 

小作者简介:默默,2008年10月生,初中一年级好问少年。周一专栏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