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元和300万元的决策都是“小人物”做出的

 场景学社 2022-03-21

发表时间:2005/9/29 21:01:00

早上和朋友一起吃早点,我们之前都吃了一些,我就点了一碗面条,拿来一只空碗,等面条来的时候分着吃。在等的间隙,聊起了他们正在做的一个生意,那是一笔300多万的合约,正在执行中,其中涉及大环节比较多,有进出口、有银行、有保险、有物流等等业务,涉及到公司里面大概10多个岗位的20多个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他要经常检查有关环节的情况,同事们都说,这个事情没有问题,以前做过多次这样的业务了,事实上,许多岗位的人是新人,受的培训不是很多,就是“老手”对这些新业务的条款也是研究不深,结果经常要对一些细节进行提醒,有点干预“内政”的嫌疑。作为第一笔经手的大额生意,他也不能不重视,确实在他的公司里面先前出过一些事情,许多在“细小”条款上的马虎,或者操作人员按照一般经验来判断而造成损失。

正在说话间,面条端上来了,是两碗!原来新来的服务员在我们“下单”后,去更正了一下,她认为两个人坐在那里,就是要两碗嘛,掌勺的旋即对需求进行了更正,这个过程确实是比较典型的过程,小饭馆里面没有多少书面的单据在走,只能按照“惯例”来操作。许多新职工不能在很短的时间了解“潜规则”,对情况进行精确判断,即使是老板娘这样级别的人也会判断失误。这点有时候也实在是在所难免的!

在道理上说,300万元生意和3元生意是一样的。我们共同认识到了这一点,事实上,企业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中发展,实际的决策权是在逐步下放的!看上去决策是从上到下的传达过程,本质上许多“攸关”的环节是授权到基层处理的,尤其是那些“前道工序”,比如许多企业都有订单处理的部门,由于订单量大,内外部沟通的细节比较多,非常容易出错,有时候即使是有复核程序,问题还是存在,这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有很严重的放大效应。这个道理是很明了的。再深一层来考虑,我们发现在许多时候,人们都把基层工作看着是简单的工作,尤其是处理这些底层数据的,并不特别注意对他们工作环境的改善,以及上下游的关系协同,也不愿意为操作与稽核提供一种机制,认为一般沟通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了。

基层操作错误引起重大损失的例子太多了,这里不再列举。由于在企业的生产、工艺、物流等环节对上道提供的信息与半成品有一定的检查职能,一些前道的错误在后道能被发现一些,但是同样比例的却是流向客户,让人家来检查我们的错误。有家企业在2005年上半年所收到的600多宗客户投诉中,居然有400多宗和订单信息不准确有关系。上面提到这些底层工作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不是因为你有了信息系统就能彻底解决的,有时候甚至是相反,由于稽核工作的欠缺,差错经常是非常显眼的隐藏着,让人心疼。

对基层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持续培训是万万不能轻视的!在信息化领域,我们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圾”。其实出来不仅有垃圾还有病毒。为什么进去的会是垃圾?原因就是上面分析的----在信息化情况下,我们实际上是把公司权力下放到了基层(这本来恰恰是信息化的最大贡献),但是配套的机制没有跟上,以为只要“复制”以前的工作方式就能解决问题了,那实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从这个角度说,基层人员的输入错误、判断错误,输入系统的也不仅是垃圾,更是病毒!

300万元的交易可能形成的利益或损失与3元的交易可能形成的利益或损失的道理是一样的!拜信息化所赐,“小人物”在企业经营中越来越做主了。

权力下放的同时既是责任的下放,也是利益的下放,传统的产业工人、服务人员正在演化为知识工人、信息工人,所有的“金领”、“白领”、“蓝领”都将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灰领”,一切决策与操作将融在一起,企业的扁平化和水平化迫使我们从新的视觉去考虑经营管理问题。--这是我们以后要讨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