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束鹿县老县城新城(一)新城的历史

 燕赵历史研讨会 2022-03-21

河北束鹿县老县城新城(一)新城的历史


许书斋


新城,原名新圈头市,2022年正好是辛集市(原束鹿县)新城建城四百周年。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滹沱河淹没束鹿县县城鹿城,衙署庐舍皆冲坏,县城遂迁新圈头市,因为是新的县城故称为“新城”,旧县城鹿城则称为“旧城”。新城从明朝(1622年)到中华民国(1939年)做为县城长达三百多年,是束鹿县历史上时间较长的老县城之一。

  

一、新城的历史沿革

新圈头市秦朝时属三十六郡之一的巨鹿郡地。

西汉时新圈头市属乐信侯国,侯国都城在今河北省辛集市路过村。西汉神爵三年(前59) 封广川缪王齐七子刘强为乐信侯,传三世。后汉省,属巨鹿郡。

东汉时新圈头市属鄡[qiāo]县,县治在今深州市旧州村。

晋时新圈头市属鄡县,北魏改鄡县为鄥[qiāo]县,县治在今深州市旧州村。

北齐改鄥县为安国县, 新圈头市属安国县,县治在今辛集市安古城。

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安国县为安定县,新圈头市属安定县,县治在鹿城,今辛集市旧城。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定县为鹿城县,新圈头市属鹿城县,县治在鹿城,今辛集市旧城。 

唐至德二年(756年),也就是天宝十五载(756年),改鹿城县为束鹿县,新圈头市属束鹿县,县治在鹿城,今辛集市旧城。胡氏曰:天宝十五载,唐明皇以安禄山叛,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饶阳之鹿城曰束鹿,以压之。是也。

五代、宋、金、元、明时新圈头市属束鹿县。

明天启二年(1622年),滹沱河淹没束鹿县城鹿城,不得已县城需搬迁另建。县城迁立是地方的头等大事,为了慎重起见,束鹿知县王永寿上报北直隶省选新址,直隶抚院(明朝时,各省巡抚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右佥都御史衔,故又称抚院,清沿袭。)棠邑张公凤翔相新圈头市而城之,邑人谓之新城。

附:张凤翔(1577-?),字稚羽,号元蓬,明朝山东省东昌府堂邑县人(今聊城市堂邑镇)。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天启元年(1621),任太常寺少卿。二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地,此后升任左副都御史。五年,任兵部尚书。后改工部尚书。明亡后归顺清朝,顺治八年(1651),升任工部尚书,同年加太子太保。

清代新城是束鹿县城。

中华民国时新城是束鹿县城。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三月(1938年3月),束鹿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政府驻地新城。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日军占领束鹿县城新城。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新城属深束县。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三月(1946年3月),束冀县并入束鹿县,县政府设在新城。同年8月,县政府迁往旧城。新城为束鹿县第一区区公所驻地。

1949年9月,束鹿县政府由旧城迁至辛集,11月成立束鹿县人民政府。

1950年5月26日束鹿县调整为7个区,新城为第六区所在地。

1953年5月,束鹿县342个行政村划为99个乡,新城和旧城为区辖镇,也设乡的建制。

1955年1月束鹿县人民政府改称为束鹿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7月,束鹿县将原来的99个乡并为22个乡(镇),保留辛集镇。新城和旧城保留镇的名义,行使乡的职权。新城为新城乡人民委员会所在地。辖26个村:新城、西关、南关(庄)、顺城关、路过、旧圈头、白龙邱、兴龙庄、大李庄、沈家庄、郝家庄、贾家庄、李家庄、薛庄、前杜科、后杜科、曹园、满家湾、张家村、李家屯、董家屯、常家屯、徐家屯、西石干、中石干、东石干。

  

1958年8月23日,束鹿县成立8个人民大公社,新城为金光公社新城管理区。

1961年5月5日,8个大公社改称为工作委员会,同时全县划分为30个人民公社,新城人民公社辖8个村(大队):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路过、圈头、白龙邱、兴隆庄,公社驻地北街大队。

1962年12月,撤销束鹿县人民委员会派出的8个工作委员会。

1965年3月25日,辛集恢复镇的建制,将辛集人民公社改建为辛集镇人民公社和城关人民公社,至此全县共建立31个人民公社。

1968年1月,束鹿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全县31个公社(镇)均成立革命委员会。

1981年1月,束鹿县革命委员会改为束鹿县人民政府。辛集镇人民公社改为辛集镇人民政府,其它30个公社改为管理委员会。

1984年5月,全县完成乡建制,成立了30个乡人民政府,新城乡人民政府驻地北街村。同年8月,撤乡,置新城镇。

1986年3月5日,束鹿县撤县设立辛集市。

1996年,大李庄乡并入新城镇,新城镇人民政府驻北街村。

新城镇现辖21个行政村: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路过、圈头、白龙邱、兴隆庄、大李庄、沈家庄、贾李庄、前杜科、后杜科、曹家园、满家湾、张家村、李家屯、董家屯、常家屯、徐家屯、郝家庄。

二、新城城里和城外的区划变化

新城原是一个小村,名新圈头市,明天启二年(1622年),直隶抚院棠邑张公凤翔相新圈头市而城之,邑人谓之新城。

明天启四年(1624年)知县张履端将新圈头市(今新城镇北街)、河上集(新城镇东街和南街)和小西天(新城镇西街)围成一城。后经明清历代修缮经营,城池坚厚深广,官署阔大威严,学堂、书院书声琅琅,寺、观、庙宇威严,香火缭绕。更兼城外滹沱滚滚,城内潴水湾湾,巧趣天成,风景宜人,构成了“山、河、泉、城”于一体的自然风貌。“新城八景”和“鹿川十景”中的大部分胜景分布于城里和城外,是当时束鹿县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康熙《束鹿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束鹿县县城新城在行政上称为“在城”,民间俗称“城里”。行政上的在城庄管辖四个村,即:在城(城里)、四关、冯家庄、路过。四关在当时是指县城的东、西、南、北门以外。冯家庄在新城南一里,清乾隆年间改为南庄。路过在新城北五里,是个千年的古村,曾是西汉时乐信侯国都城所在地。

清乾隆《束鹿县志》记载:在城庄管辖还是四个村,即:在城、曹家园、路过、南庄。曹家园距在城一里。南庄就是原来的冯家庄。

清光绪《束鹿乡土志》记载:束邑向分十八疃,连在城庄为十九区,共七十八庄三百一十四村。村统于庄,庄统于疃,诚指臂相使良法也。但疃域大小不一,参差不齐。

在城庄,统路过、南庄、曹园凡三村。东至深州之满家湾界二里,西至石干疃之台家庄界五里,北至豆家庄界六里,南至石干界三里。横十里,纵十二里,庄域作人耳形。地多平坦,五谷外无生产,以附郭故,俗涉于文,习使然也。民国期间曹园改名为顺城庄

民国年间新城城外分布着六个村,分别是路过、北关、西关、南庄、东关、顺城庄(关)。

1956年新城周边还有四个村庄,即:路过、西关、南关(原南庄)、顺城关(庄)。

1958年8月,束鹿县大办人民公社,新城和周边的村庄合并为四个大队,分别是:北街大队、西街大队、南街大队、东街大队。其中西关并入西街大队,南关(庄)并入南街大队,顺城关并入北街大队,路过没有并入。

 1984年至今,新城所辖的四个大队改称为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


参考资料:《束鹿县五志合刊》、《辛集市志》、《辛集市志资料选编》等。


                                       2022年3月于云涛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