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中眼睛的作用

 skysun000001 2022-03-21
词语的序顺打乱会影响读阅吗?
有人说,不会。
真的吗?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看书时,我们的眼睛是如何运动的?
什么控制我们的眼睛往哪儿看,什么时候看,看多久?

一目十行可能吗?
眼睛扫过页面的过程其实是不连续的?
朗读时,眼睛比声音快两个字?

熟练的读者是如何快速地从页面上的标记中提取含义,孩子们又是如何学会这种读写能力的呢?事实上,阅读中的眼动控制直接由持续的认知过程决定。

今日小编分享一本好书《牛津阅读手册》,这是一本通过科学认知阅读,进而帮助大家理解和提升阅读效率的宝藏书。这本书综合了从视觉科学到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对阅读主题的研究,强调运用认知方法来揭示阅读过程的工作原理。加购开读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我们阅读时,眼睛如何运动?

眼动是阅读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我们阅读时会有这样的印象,即我们的眼睛(和思想)不断地扫过文本,只有遇到困难时,我们才会停下来考虑我们刚刚读到的内容,或者回到以前的材料中去重新阅读,我们甚至会意识到我们眼睛的运动。

这种印象是一种错觉,因为眼睛扫过页面的过程是不连续的。

眼睛相对静止的时间称为注视,通常持续150-500毫秒(平均200-250毫秒)。在注视之间,眼睛快速地移动,称为'扫视',法语单词是'saccades',用英语说就是jumpsaccades 是弹道运动boalistic movements(即一旦开始,就不能改变)。对英语读者来说,眼睛通常向前移动大约79个字母的空格。眼睛前行的持续时间随移动距离的不同而变化,典型的阅读过程中的扫视大约需要2035毫秒。由于在阅读过程中很少从打印页面提取视觉信息,所有有用的视觉信息都会在注视期间进入阅读系统。

因此,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提取模式有点像看幻灯片。

读者看一张幻灯片的时间大约是四分之一秒;接着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然后一张不同视图的新幻灯片会出现大约四分之一秒。这种注视和扫视的模式并不是阅读所独有的。任何静态显示(即图片或场景)的感知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的,尽管注视的模式和时间与阅读注视不同。

第二种主观印象的错觉是认为眼睛不会持续地向前移动通过文本。

虽然大多数扫视确实向前移动(即英语中的左一右移动),但大约10%15%的扫视会向后移动(即从右到左),称为后退式扫视(regressive saccades,简称为退行【regressions】)。因此,由于我们每秒大约进行45次扫视,读者大约每2秒进行一次退行。读者通常对大多数退行是无意识的,除非是某些确实困惑不解的退行,会需要读者在文本中回溯相当远的距离来理顺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然而,大多数退行都很短,只返回几个字符(到前面的一两个字)即可。在这些情况下,退行通常不反映理解困难,而是纠正眼动神经错误(例如,超出预期的扫视目标)。

阅读中的另一种眼动是回扫(retarn sweep),就是眼睛从一行的末尾移动到下一行的开头。

当回扫是从右向左的移动时,它们不算退行,因为它们通过文本的语言进程向前移动。回扫实际上相当复杂,因为它们通常始于行尾57个字母的空格处,到下一行的第三到第七个字母的空格处。回扫通常低于他们的目标,并且在大回程扫视之后通常有一个额外的从右到左的短扫视。然而,最左边的注视有时仍然在该行的第二个单词上。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该行的大约80%处于注视的两端之间。如上所述,回扫后的小退行可能是对眼睛瞄准误差的修正;执行长距离的扫视是难以完美的,眼睛通常无法达到目标位置。

关于阅读时眼动的一般特性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两只眼睛注视一个单词的位置并非完全一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两只眼睛通常落在同一个单词的同一个字母上,或者它们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尽管有50% 以上的注视,两只眼睛在一个单词的同一个字母上,但又常常在不同的字母上,有时两只眼睛甚至交叉(即左眼比右眼注视得更远)。虽然这是一个关于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事实,但也确实,两只眼睛是否在同一个字母上停留及其注视时长不会对阅读有太大的影响。

图片
阅读中,如何控制眼睛看什么,什么时候看?

在阅读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关于眼动控制的问题。

首先,是什么决定了下一步该往哪里看?

第二个问题,也是研究得比较多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什么时候移动眼睛。
 
雷纳和波拉克提供了第一个明确的证据,证明下一个扫视的长度和当前注视的持续时间直接受到正在进行的认知处理的影响。在实验中,他们使用移动视窗模式,正常文本的窗口大小从一个注视到另一个注视随机变化。他们发现下一个扫视的长度根据窗口的大小而变化∶如果窗口小,扫视就短,而如果窗口大,扫视就大得多。这些数据表明,如果读者能够从副凹处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可能不需要直接定位在下一个注视点,这样扫视的距离可以长一些。

在另一个实验中,使用遮蔽罩(从一个注视到下一个注视的时间随机变化)延迟了从视网膜中央凹文本获取信息的开始,注视时间因使用遮蔽罩而有所延长。这些数据表明,注视的目的是为了接触文本。如果此信息被拒绝(例如,由于遮蔽罩的存在),眼睛将在该位置等待,直到有用的信息出现,然后才正常继续。

此外,这些掩蔽操作影响了扫视长度和注视时间;因此,有理由相信在何处移动眼睛以及何时移动眼睛的决定是独立作出的。


图片
读者眼睛的首选观看位置是哪儿?

单词之间的空格提供了关于即将到来的单词长度的信息,可以藉此系统性倾向来推导出眼睛的视觉定位。雷纳证明,读者的眼睛倾向于停留在单词中间和单词开头之间,这是首选的观看位置(preferred viewing location)。

一般认为,读者都以词的中心为目标,但他们的扫视往往不能证实这一点。当读者的眼睛落在一个词的非最佳位置时,他们更可能重新注视这个。使用边界范式为读者提供了副中央凹区即将出现的单词的不正确长度预览,使读者将目光错投至单词的非最佳位置。他们发现,在注视单词时,这种情况会增加阅读时间。一个词的注视位置不仅可以作为该词的登陆点,而且可以作为下一次扫视的启动点。
 

图片
阅读时,什么样的词容易被眼睛跳过?

正如我们以前曾注意过的,有的时候,阅读过程中会跳过单词。

显然,被跳过的单词通常必须在副中央凹的视觉区里处理(因为那个部位的敏锐度受限,刺激降低),这也降低了这些单词的处理速度。如果认为跳过一个单词就意味着不处理这个词,那是错误的。
 
费歇尔和舍比尔斯克通过研究文本段落中读者的眼动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删除了所有这些读者跳过的段落中的单词,并要求第二组读者阅读该段落。第二组发现很难理解课文。因此说明,跳过的单词在跳过之前或之后都会在注视过程中得到处理(尽管有些单词可能会被读者猜测)。因此,与未跳过单词之前的注视相比,跳过之前的注视会膨胀或扩展,跳过之后的注视也是如此。
 
有两个因素对词跳过有很大影响∶

一是单词长度(短单词比长单词更容易被跳过),二是语境约束(可预测单词比不可预测单词更容易被跳过)。当两个或三个短单词连续出现时,很有可能跳过其中两个。内容词前面的短词(如the)经常被跳过。

 
图片
什么因素决定我们的眼睛看多久?

很明显,所注视的词处理难度与该词的注视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即,决定何时将目光移开该词),这种困难主要由一系列语言变量决定。

这些语言变量包括词频,单词可预测性意义数,阅读年龄,词汇的语音特性,固定词和先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词的熟悉度。此外,邻域字母频率的变量(即通过从目标词替换其位置上的单个字母可创建的单词数)通常不会在与单词的初次接触中产生影响,而是在以后的阅读测量中发现(例如,经过单词后重读单词的概率,或花在目标后面单词上的时间)。
 
此外,阅读时间受单词中字母的影响,因为即使单词中包含所有正确的字母,但顺序错误,阅读时间也会与正确排列字母的单词相比受到损害。此外,这些发现并不局限于英语(最常被研究的语言);在阅读汉语时,词频和单词可预测性也有类似的影响。


图片


图片
注视与扫视

眼睛在阅读时向前移动(平均79个字母间距),但不是一直前行。它们暂停约150500毫秒(大部分注视在200250毫秒之间),并向后移动约10%15%。然而,个别读者之间甚至读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因此,有些读者的平均注视时间接近200毫秒,而有些读者接近300毫秒,有些读者的平均注视时间可能仅为6 个字母左右(在退行率上有类似的变化)。但是,对于任何读者来说,个人注视时间都可以从 200毫秒以下到300毫秒以上,有些扫视会短到12个字母空间,有些会长于10个字母空间。
 
 
图片
视觉距离效果

在阅读英语时,79个字母间距(大约23度的视角)的平均扫视似乎是最基本的,因为不管文本的视域大小(只要字母不太大或太小),这就是眼睛移动的距离。例如,无论给定的文本距离眼46 36厘米还是72厘米,平均扫视长度仍然约为8个字母,即使8个字母在36厘米处的视域角度是72厘米处的两倍(Morrison & Rayner1981;O'Regan1983)。

这一事实表明,文本的可视性在较长的距离范围内是相对不变的。因此,有关扫视长度的数据通常用字母空间表示;这似乎是阅读时的自然度量,而不是视觉角度的度数。
 

图片
默读与朗读时,眼睛的运动有何区别?
 
在默读和朗读中,读者的眼动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朗读的平均固定注视时间比默读长约50毫秒,平均正向扫视长度较短,且有更多的退行。这些差异无疑与这样一个事实有关∶在默读中,眼睛在文本中的移动速度比朗读中要快,读者不希望他们的眼睛比他们的声音快得多。因此,在眼动记录中,有些地方的读者在朗读中保持他们的眼睛处于暂时等待的模式,这样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眼睛/声音的跨度,即眼睛在声音前面的距离,往往是朗读研究的重点。
 
研究的主要发现是他们的眼睛通常比声音快两个字。


图片
中文读者的眼动要比英语读者的眼动小得多

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英语阅读研究的结果;然而,英语只使用许多书写系统中的一种。
 
当人们在其他书写系统中阅读文本时。眼动的特征会发生变化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是的',这一点已经通过研究中日两国读者眼动模式的实验得到了证明。
 
然而,比较英语和其他语言中的扫视的大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度量单位如何表示。前一节暗示字母(或字母空间)是英语的基本计量单位。然而,这两种语言本身都没有字母∶字符代表词素和音节。如果用字符来衡量(将字母指定为字符的角色),那么中日读者的眼动往往比英语读者的眼动小得多。
 
中国读者的眼睛平均移动大约2个字(一个字代表一个词素,而不是一个词,所以这个词素一般少于两个字)。日语文本的读者,由代表词素(汉字)和音节(假名)的字符组成,他们的眼睛移动大约3.5 个字符。而因为一个单词通常需要几个字符,这实际上少于3.5个单词。由于英语中的平均扫视长度大约是79个字符(约一词半),所以在英语中,如果词或词素的数量相等的话,平均扫视长度似乎比汉语和日语中的要短一些。
 

图片
汉字中间插入空格,影响阅读吗?
 
对眼睛移动位置的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低级提示,即单词长度和空间信息;对于汉语和泰语等无节奏的语言来说,这是不太正确的。扫视长度与注视词和后续词的长度密切相关;读者读长词时扫视时间较长,读短词扫视时间则短。
 
对于词与词之间有空格进行书写的语言使用者,删除空格后,阅读速度会降低30%50%或更多。有趣的是,科森和格贝特证明,当空间信息提供给泰国读者(他们本来并不习惯词与词之间有空格的阅读)时,他们的阅读效率比正常情况下更高;然而,这对汉语读者或日语读者来说并非如此。
 
在汉字之间插入空格会干扰汉字阅读,而在单词之间插入空格则不会。事实上,中国读者一生都处于没有空格的阅读经验,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词与词之间插入空格没有干扰。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只要字词间的空间不违背语法,它们就有利于阅读。
 
以上文字摘自《牛津阅读手册》,文字和小标题有调整


图片
《牛津阅读手册》

[美]亚历山大·波拉塞克  [美]瑞贝卡·特雷曼 编

陈明瑶 程甜 译

书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果民众不能读写,现代社会就无法运转。

熟练的读者是如何快速地从页面上的标记中提取含义,孩子们又是如何学会这种读写能力的呢?

《牛津阅读手册》提供了关于读写领域的原创性研究的综述。本学科的学术领衔人物撰写的章节对学科的进展和方向进行了批判性的检查,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相关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新视角。

《牛津阅读手册》中的各章论文综合了从视觉科学到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对这些主题的研究,强调运用认知方法来揭示阅读过程的工作原理。

《牛津阅读手册》涉及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和其他相关领域(如言语和语言病理学)的研究,对阅读、阅读教学或阅读障碍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将从中获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