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英法联军“排枪阵”,3万满蒙铁骑蜂拥而上,杀敌5人自损3000

 炫叶楓雪 2022-03-21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可是真理名言,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这是一个人失败的开始,也是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的开始。清朝乾隆皇帝时期闭关锁国,自己发展,对于外界的事情毫无所知,乾隆时期之后不过百年,英法联军就攻到了北京城,圆明园被烧,文物被抢掠一空,国家陷入了战乱时期一百多年。

如今的中国也是学习了很多新知识, 与时俱进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大清时期的皇权时代彻底改头换面,不再以皇朝为主,而是以人民为主。男尊女卑经过女性的不断努力成为男女平等,这一切都在改变。

清朝时期,满蒙铁骑很出名,英勇善战,横扫天下,无往不利,以少胜多。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满蒙铁骑的纪律性也不存在了,散漫了很多。英法联军研究威力大的武器,他们在发展,不止军队的纪律性,军人的训练,还从武器上提升他们的实力。

但满蒙铁骑骄傲自大,忽视了自身的实力,他们认为谋略可以抵抗英法联军,在见识到火枪的威力之后还能够无动于衷。咸丰帝时期才会出现三万满蒙铁骑对付英法联军8000不敌,损失3000骑兵才伤到敌方5人,这可以说是单方面碾压的战争。

欧洲列强野心大,从17世纪开始争霸,侵略殖民地,战争不断,他们从不断地战争中军事趋向现代化。和大清朝还在用的冷兵器比起来,强悍了太多。大清还在想着如何出奇制胜,想着凭借他们的灵力战胜英法联军,几次胜利让他们得意忘形,但英法联军却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用线列战术,强烈的纪律性战胜了满蒙铁骑。

用极其小的损伤折损了几百倍的满蒙铁骑。僧格林沁在咸丰时期是久经沙场的将军,和火枪部队交过手,但他没有想着提升自身的实力;没有想过也利用火枪对战火枪;而是认为大清的军队只要全面抵挡住火枪的攻击,用血肉之躯掩护骑兵近身战斗,就可以打赢敌方。

但英法联军经过无数战争的将士早已不是大清的将士可以相比,就连英国殖民地的军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大清的军队,他们用的也是长矛,马刀。英法联军的正规部队都没有出动,满蒙铁骑就已经败得惨烈。

“排枪阵”对现代的战术而言很落后,但在当时的时代来说或许很新潮。清朝的铁骑灵动性很强,但他们还是输在了这样的战术之下;这只是正面对敌的情况,至于侧面更惨不忍睹,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鸦片毁灭人民的身体,皇权的决策人一退再退,他们要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对侵略者的无数次妥协,不止壮大了侵略者的野心,也在侵蚀着自己朝代的军队。曾经的满蒙铁骑是如何勇猛,但咸丰时的满蒙铁骑如何弱小,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源 ,弱小就要挨打。

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侵略者的实力太强大,而大清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僧格林沁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差距,还自信地以为大清的军队可以阻止英法联军,但事实给了他深刻的教训

清朝是满族人,明朝是汉族人统治,人数天差地别。清朝能够把明朝的统治推翻,足以说明满蒙铁骑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仅仅二百多年,大清朝的军队就能弱小到连欧洲的仆从军都打不过,这是什么原因呢?乾隆朝时也发生过不少战争,很少有败绩。统治者也是一个朝代强大的重要因素。

八里桥的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以少胜多最典型的例子。曾经最擅长“以少胜多”的满蒙铁骑被侵略者以5万人的伤亡换取他们3000人的伤亡,讽刺意味十足。盛极必衰,曾经的康乾盛世已经过去,他们的后人就似“纨绔的富二代”在挥霍长辈们积累的财富,而不是凭借自己的能力继续积累财富。

结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好学可以让人不断进步,而骄傲自大之人只能不断落后。实力的强弱也代表着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他们是拥有话语权之人,还是被人欺凌之人。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最重要因素,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是保持实力不落后的最好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