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县乡村记忆》节选——终兴镇柴楼村

 传记撰写者 2022-03-21

编辑/朱秋霞

柴楼行政村 位于单县终兴镇西南部,距终兴镇镇政府5千米。东与东蔡溜村相邻,西与龙王庙镇鲍苏楼村相接壤,南邻大张庄,北邻孟集村。辖柴楼、西蔡溜、尘庄、刘庄四个自然村,居民263户,1179人。总面积1.7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8平方千米。村落占地0.31平方千米。

沿革 1958年9月成立红旗人民公社柴楼大队,1959年1月属终兴人民公社。1984年2月体制调整,柴楼大队变更柴楼行政村,属王小庄乡,2001年2月合乡并镇,柴楼行政村划归终兴镇。

自然村概况

柴楼村 东与刘庄相邻,西与尘庄相接壤,南与大张庄相邻,北邻孔楼村。居民62户,250人,有马、张、蔡、姜四姓,均系汉族。村庄总面积0.3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0.31平方千米。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因王、张、李、刘、尘诸姓,同修围村寨垣,得名同心村,后寨垣塌毁,村落贫瘠,当时有破楼一座,形状如同干柴独立,遂传出柴楼之名。

西蔡溜村  东与东蔡溜村相邻,西与刘庄相邻,南与大张庄相邻,北与孟集村相接壤,居民55户,227人。村庄总面积0.2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0.22平方千米。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蔡氏兄弟俩自山西洪洞县迁来,老大居蔡堂,老二来此建村,取名蔡溜。后有刘姓、朱、李、张姓入住,扩展为两村,此村为西蔡溜。两村中间有一条南北小街相隔,后形成一条路,就是现在的红旗路。路东以蔡姓为主,称为东蔡溜。路西为刘姓为主,称为西蔡溜。

2001年2月行政规划,把东蔡溜则划为大队和行政村,而西蔡溜和刘庄、柴楼、尘庄合并成柴楼大队和柴楼行政村。

尘庄村 东与东蔡溜村相邻,西与刘庄接壤,南与大张庄接壤,北与孟集村接壤。村庄总面积0.6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0.55平方千米。居民106户,496人,有张、蔡、李、王、许五姓,均系汉族。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尘庄。

刘庄村 东与柴楼村相邻,西与龙王庙镇鲍苏楼村接壤,南与大张庄接壤,北与龙王庙镇李楼村接壤。居民40户,206人,有张、蔡、李、王、许五姓,均系汉族。村庄总面积0.3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0.3平方千米。

清同治二年(1863年),刘氏自今成武县白浮图迁此建村,故名刘庄。

另一说:据刘氏碑文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刘氏从山西洪洞县搬迁至此建村。

村庄名人

刘洪昌 (1921—1947)刘庄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由蔡志真介绍入党,化名刘铎,参军后曾担任排长、连长等职,随李贞乾部队转战在湖西各地,1939年被调往终兴区任区校长,以此作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发展党员,如时念慈等同志。

1941年到抗大学习,后随大部队到沂蒙山区,分配到边联县(现在为沂南县)人民政府文教科,进行抗战活动。

抗战结束后,随部队开拔东北,被调往辽宁省某县任县长,开展敌占区工作,1947年被反动派杀害。

蔡志真 (1912.5~1980.10)刘庄村人,佃农出身,嫁到朱集乡张寨村,丈夫张子敬于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单县最早的共产党员,在丈夫的影响下,她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她的积极参与下,张寨村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成立了单县第一个中共农村党支部。蔡志真首先在娘家刘庄发展了她的弟弟蔡志兰、蔡志聚入党,又发展了佃农刘鸿昌入党,在刘庄建立了单县农村第二个中共党支部。1944年,蔡志聚遵照地下党指示,打入伪军内部,多次获取日军的重要军事情报,立了战功,后被日军发觉,壮烈牺牲。刘鸿昌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海大战中牺牲。蔡志兰在解放初南下贵州,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干部。

蔡志兰 刘庄村人,1915年5月生,1937年4月至49年3月任单县张党的地下交通员,湖西基大队交通员,湖西情报站情报员、副站长,湖西武工队队员,单县公安局事。1949年3月参加南下支队南下后任景德镇市北四区分区委书记。同年1月参加西进支队到贵州后历任中共金沙县二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副县长,清镇农牧场副场长、党委书记。1981年离休,副厅级。

马志皊 (1913—1947)柴楼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沙河区区长、城关区区长,1947年农历5月在阎堂地道战中壮烈牺牲。

马志皊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马兴党,母亲马王氏,兄妹共六人,马志皊排行为长。自幼跟随父母给地主种地为生,收入甚微,生活艰苦。成年后为分担家庭重担,让父母兄妹有饭吃,与军阀签订卖身契换取粮食,自此进入军阀部队。在军阀混战中,逐步接受到共产主义先进思想,随即投身革命队伍,193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武工队员在敌后在同日寇开展游击战的同时,多方收集情报,为主力部队与日作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马志皊带领武工队多次打击日军,表现突出,被任命为沙河区区长。沙河区和城关区联合后,成立城沙武工队,马志皊调任城关区任区长。城沙武工队拥有30多名人马,经常活动在龙王庙至单城之间的单砀公路两侧。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违背民意,发动内战,湖西解放区处于自卫战争的前哨,成为国共争夺的重要战场。马志皊和其他党员干部们走村串户进行宣传,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斗地主分田地运动高潮,引起了地主、国民党还乡团的仇恨。他们抓不到马志皊本人,就对马志皊的亲属进行抓捕拷问,无论怎么严刑拷打,谁也没有泄露一点机密,弟弟马志科不得已带领全家以要饭为生外出避难。马志皊带领武工队员运用运动战和游击战,利用地道、暗堡等掩体,坚持斗争,同时把反特、镇压敌顽恶霸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断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7年农历五月间,国民党七十一师一部及还乡团阎振川带领200余人,突进阎堂、张油坊地道区,妄图一举消灭城沙武工队。代县长郝守谟带领带领振民区区长胡彦田,从地下干线火速向阎堂靠拢,并亲自指挥战斗。敌人以便衣作前锋,被武工队长单丙乾(衍民)发觉后,当即击伤1人,激战数小时后,武工队在地道内集中后撤,地面数处地堡被敌占领,情况相当危急。于是果断决定,郝守谟、胡彦田等人向马坊突围,城关区区长马志皊等人向柴庄方向转移,沙河区区长陈保德和城关武工队队长留下掩护突围。

下午1时许,敌人用毒气烟熏,逐节切断地道的方法,将没有突围的区干部堵在地道内,马志皊及吴正怀等5人英勇牺牲,其他干部、武工队员转移脱险。

马志皊烈士与警卫员尘铁蛋葬于马坊,解放后,马家后人把马志皊烈士墓迁回老家柴楼,尘铁蛋烈士墓迁回老家尘庄。(口述:马瑞民 马德生 整理:马甦威)

资料搜集:毛爱举 杨春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