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出土1600年前的壁画,竟刻有5个汉字,真相究竟是什么?

 小天使_ag 2022-03-22

英国和韩国一样,自己的文化和文字在历史中长河中被整体翻新过一遍。早在罗马帝国还没有登上英伦三岛之前,凯尔特人在英伦三岛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后来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登上了英伦三岛割据一方,凯尔特人被迫撤到威尔士,爱尔兰和苏格兰一代。

罗马的疆域后来扩展到英伦三岛,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逐渐和罗马人形成了如今英国主体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基本盘,与凯尔特人常年发生战争。

传说中反抗盎格鲁人的'永恒之王’亚瑟·潘德拉贡其实就是凯尔特人,反抗的则是侵入如今威尔士的英国人。

后来法兰西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导致英国的文化彻底偏向了日耳曼人,带有如今法国的元素。

英皇乔治一世时期,本来是德国的汉诺威选帝侯,但压根不会英语,当上英国国王后又对英国施加了一部分德国的影响。

多次文化变动导致现代英国对破解古英语的难度极高,就和韩国人看不懂古韩语一样,英国人同样看不懂最初的英语,因此每一个携带有古英语的文物出土,对英国而言都弥足珍贵。

据英国考古界最具权威的报道,《考古学报》报道,2017年,英国东部的小村庄里,发掘出了一块壁画,上面竟然写着五个中国汉字“吉姆在这里。”

当然有人怀疑这块壁画的真假,可根据考古学家化验,这块壁画确实来自1600年前,上面的古英语自己也确实来自于1600年前,并不是现代重新刻印上的。

这就很奇怪了,这上面的汉字并不全是汉语的简体字,反而是'吉姆’的'女’写成了'爻’的模样,'在’也被分割成了两半。

有人说这可能是一种古英语的文字之一,但是从其他古英语能看出,古英语虽然不属于日耳曼语系,但是同属于古拉丁语的一种,是因为这是盎格鲁人来到英伦三岛后传过来的。最早的凯尔特人语言和传统意义上的古英语还有差别,但同样都是一些小字母组成。

也有人觉得这是古罗马与当时的秦汉王朝有交集写下的,这倒确实有可能。古希腊地区的考古也发现过在距今4000年前的迈锡尼文字中掺杂有大湘西古文字。

但是壁画上的一部分汉字都属于现代汉字,而秦汉时期的汉字和如今的现代简体字有很大的不同,别说是当时的古英国人了,就是当时的秦人汉人,让他写现代的简体字也写不出。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在古英国真的萌芽过方正的象形文字,但是还没来得及推广,诺曼底公爵威廉就来了,进而改变了整个英伦三岛,以至于这种象形文字被掐死在了摇篮里。

就和我国的三星堆文物一样,不少人都说这种黄金面具和黄金权杖是从埃及传过来的。

但实际上,在古代社会往往相隔数百里就是一个全新的文明,如今的某些省份也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一个文明发展的萌芽期,因为地域的区分,文化交流的不密切,而导致和周围所有遗迹的文化具有差异是极有可能的。

比如说英国的象形文字,还有中国的三星堆文化,他们虽然分别属于一个区域文化里,但是各自都有一个独特的文化传承,以至于和周边的文化产生了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