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耍帅”不顾一切?鞋子重得可以砸人,二战德军为何都穿长筒靴?

 阿年282 2022-03-22

20世纪初是军事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大部分国家都把精力放在研究武器装备上,在军装上改进不多。世界各国的军装大同小异,均以欧洲近代军装为蓝本,做些小修小改。二战的参战各国,英、法、苏、美、日、意的军装继承19世纪的风格,裁剪比较宽大,设计元素单调。

在当时,德国的军装可谓“万绿从中一点红”。德军不同兵种、不同职位的军服都有不小的区别,军官军服由裁缝私人订制,以国外的军礼服为蓝本。

德国之所以如此重视军装,和画家出身的德国元首希特勒的要求是分不开的。希特勒一直自认为对“美学”造诣很深,他声明:“德国军装要体现出日耳曼人挺拔的身姿,它必须帅气,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地从军。”

德国军装由著名服装设计师雨果·波士和党卫军军官卡尔·迪比齐共同设计,整体沿用普鲁士传统军服,但删除了繁复的花纹和装饰,加入修身线条。

新式德国军装在上世纪30年代出炉,德国年轻人对其十分“追捧”,M35头盔加上灰绿色军装、黑色长筒皮靴,成为了德国国防军的标志。

而德军脚上的长筒大皮靴来头不小,它曾是普鲁士军队的标志,非常适合欧洲战场的多变气候,还曾在一战中立下大功。

欧洲军队大面积装备军靴始于19世纪,当时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穿长筒靴,骑兵穿长筒靴方便上马,步兵穿长靴则是因地制宜。欧洲地区在冬春季节泥泞难行,鞋子和短靴都会陷在泥地里拔不出来,水坑水洼甚至会弄伤脚踝,严重影响行军,只有长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9世纪60年代,德国的前身普鲁士王国开始装备牛皮长筒靴。随着普鲁士成为欧洲霸主,军靴流行了起来。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曾说:“军队行军时的脚步声,就是军队最好的武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英法等协约国只有军官穿着长靴,而士兵依然是皮鞋加绑腿。

结果在漫长的堑壕战里,穿着传统长筒军靴的德国士兵患有“战壕足”的现象远少于其他国家士兵。穿着短靴的士兵在泥泞的战壕里蹲上几天,双脚就开始腐烂,而德军这种笨重的鞋子虽然沉重而不透气,但是能防砂石、防水浸、防细菌,对堑壕战有巨大帮助。

一战结束后,欧洲人认为未来的战争还是会以堑壕为主,所以德国军队沿用了高筒军靴。希特勒上台后虽然重新设计了德国军装,但这双普鲁士血统的高筒皮靴还是保存了下来。

早期的德军皮靴学名“行军靴”,整体高度达到40厘米,脚尖和脚后跟镶嵌着一块U型铁皮,鞋底有几十个铁质鞋钉,非常沉重,抡起来简直能当武器。穿这样的鞋子长途行军是种煎熬,但好在当时的德军已经基本完成机械化,士兵在长途奔袭时都坐汽车或者火车,所以穿长筒靴也完全没问题。

在1939年,德军还是因为舒适度问题将行军靴的高度下降到了30厘米,二战时的德军穿的就是这种改进版“短军靴”,上面绑着专用绑腿。在很多二战的影视资料中,早期的德军穿着长筒靴,后期则是长筒和短筒混着穿,只有党卫军一直在穿长筒军靴。

1941年底的莫斯科战役里,德军因为寒冷问题减员接近一半,大量士兵的双脚被冻伤,被迫截肢。后来,德军立刻推出了保暖毡靴,在鞋子里加绒,套筒部分设计为棉质夹层,最大程度为足部保暖。

在北非战场,沙漠中征战的隆美尔“非洲军团”也对行军靴抱怨纷纷,当地气温高达三四十度,牛皮的行军靴闷热难耐,很多士兵因此患上脚步疾病。德军立刻将短靴送到了非洲,这种军靴更短,而且表面是帆布制作,更加清凉透气。

1944年后,行军靴被更加廉价的M44军靴代替,这种军靴跟伞兵部队的伞兵靴类似,用人造皮革制造,不再刷黑漆。M44军靴的鞋帮和鞋底经过加强,增加了越野能力和对脚踝的保护。至于不刷黑漆的原因,则是因为德国迫于生产压力,已经放弃了对军品的精益求精。

参考资料:

1、《二战军服漫谈》,丁焜

2、《二战德国非洲军步兵》,宋克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