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与屈原对酒当歌(陈亮)

 故事作家协会 2022-03-22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屈原伟大的诗篇,以美酒这种奇葩作为基石,那种以酒解愁愁更愁的诗意被后人高屋建瓴地解构着,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情怀依旧。

     又快到端午节了,在我的心中:吃粽子、挂艾草、制香囊、赛龙舟哪样都可以少,唯独不能少了我与屈原穿越时空,对酒当歌。

     想当初的2000多年前,《招魂》篇中向“魂”展示了一幅通宵达旦、饮酒作乐、逍遥自在的生活图景。在这种盛大的欢乐中,诗人屈原特别描写了饮酒赋诗的诗酒之乐:“娱酒不废,沈日夜些。兰膏明烛,华镫(音deng)错些;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酎饮尽欢,乐先故些。”还是《天问》篇中的“一叶《离骚》酒一杯,滩声空助故城哀”。《九歌》中的“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操余弧兮反沦降,授北吉兮酌桂浆”。

     数千年来,华夏民族的文明历史浸溶于酒的芳香之中,陶醉在酒的烈醇芬芳之间。《诗经》十月获稻为春酒;李白“会须一饮之百杯”;杜甫洒酒哭斯民;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无法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迈和悲壮相提并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屈原与酒,堪称惺惺相惜、一样的侠骨柔情却又肝肠寸断。屈原伟大的诗篇,以美酒这种奇葩作为基石,那种以酒解愁愁更愁的诗意被后人高屋建瓴地解构着,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情怀依旧。

     小时候,为了驱邪避灾,老妈喜欢在我额头上点一点雄黄酒。这种酒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能食用,只能“点到为止”。而今,时代变迁,雄黄酒淡出了我的视野,但是,对酒当歌的豪情却让我欲罢不能。

     在屈原跳进汨罗江的那一瞬,人们看到的,是“六月飞雪”,是忠臣叛逆不羁的一生香消玉损,是战斗的旗帜一刹那偃旗息鼓。不,后人怀念您,因为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您的翡翠酒杯上,有您独处一室斗志昂扬的龙腾图案,刻画着您忧国忧民的普世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今夜您可曾举起了酒杯,在清风明月朗朗乾坤的见证下,您旁边,可曾有老夫子您为之殉情的侍女婵娟吗?心系普天下、劳苦大众的您,衣袖翩翩,举杯邀明月,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您饮下了葡萄美酒,与世无争,却用成全自己的决绝成全了您的信仰。

 美酒的芬芳经久不衰,仿佛可以畅饮八百岁的您,最终在六十一载光阴的召唤下,化身汨罗江的蛟龙,要饮尽汨罗江汹涌澎湃的浪潮,让后人为之一唱三叹。

     今夜,我站在又一个端午节的高处,仰视屈大夫您那不屈的灵魂,手握酒杯,穿越那2000多年的时光,与您对酒当歌,去追寻那本该属于您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陈亮 乐山实验中学板报宣传员兼自由撰稿人,已在全国各地发表散文随笔300余篇!喜爱阅读,爱好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