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人学者造出超强新材料,比钢还硬比塑料还轻,或引发技术革命

 潘细录 2022-03-22

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种飞船,形状像水滴,使用了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几乎坚不可摧。这虽然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人类始终在追求更硬、更强而且更轻的材料,却是事实。在工业时代,应用最广泛的材料莫过于钢和塑料了,它们的特点却有着天壤之别。

水滴飞船的材料是科学家的终极追求

钢的强度大,韧性好,几乎处处都离不开它,但钢材的缺点就是太沉了,每立方米重达7.8~7.9吨,拿起来费力还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塑料就比较轻,成型也方便,但强度却远比不上钢材,用来做日用品挺好,拿去修铁路造机器就力不从心了。

如果有一种材料,能达到比钢材更高的强度,却能做到像塑料一样轻,甚至更轻,那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实际上,这种理想的材料多年来一直是科学家追寻的目标,但却收获却不多,想要取代钢材更是天方夜谭。

钢材仍是最重要的材料

不过,最近事情似乎有了转机: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2月2日刊登了一篇论文,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科研机构造出了一种新材料:2DPA-1二维聚合物,屈服强度达到了488MPa,而常用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的屈服强度仅有235MPa。

也就是说,这种材料的强度已经超过了一般的钢材,然而它的密度却仅有钢材的六分之一,即1.3吨/立方米左右,这比普通塑料的密度(约1.4吨/立方米)还略低一些。更奇特的是,这种材料还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并不含金属。MIT的科学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因就在于2DPA-1是一种“二维”聚合物。我们平常用的塑料也是高分子聚合物,但却是一维的。所谓聚合物就是把一个个单体有机分子通过化学键构成长链,这个长链实际上是有着极大分子量的单个分子。由于长链几乎是首尾相连而成,所以称为“一维”聚合物。由于两个长链分子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所以强度有限。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种长链状的聚合物分子

而二维聚合物则又前进了一大步:它也是由单体分子聚合而成,却不仅仅是首尾相连,而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二维连接,形成了一种二维的聚合大分子,就像一张大网一样。与长链状的一维聚合物相比,二维聚合物分子由于在两个方向上都有化学键束缚,其强度势必要高于一维聚合物,而密度则相差不多。

科学家早已预想到二维聚合物可能具有良好的材料性能,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也通过各种手段生成了一些二维聚合物,并体现出了二维材料的优势。但之前在实验室中生成的二维聚合材料却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

例如,与简洁的一维长链不同,二维聚合分子的生长非常复杂,单体在组合时一不小心就会出错,比如本来应该在一个水平面上生长,却经常有单体分子错长到了竖直方向,破坏了整个分子的结构,导致聚合失败。

石墨烯就是一种二维聚合结构

而有些研究者采用可逆反应的手段来修复这些错误,虽然最终形成了二维聚合物,但由于反应是可逆的,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不稳定,分子结构很容易遭到破坏,并不实用。总之,要想找到强度极大、密度很小,稳定且容易制备的二维聚合物材料,是件很难的事。

而本次发布的研究成果中,2DPA-1分子的生成却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制取工艺的可操作性好,最后形成的材料也具备很好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可以制成强度极高的薄膜或片材,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那么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原来,秘诀在于组成2DPA-1分子的两种单体分子,一个是均苯甲酰氯,一个是三聚氰胺。你没看错,后者就是那个2008年劣质奶粉事件的主角三聚氰胺。这两种分子的特点就是在一个环(苯环或氮环)上面有三个成120度角排列的分叉。

文章图片5

均苯甲酰氯和三聚氰胺聚合成2DPA-1

这些分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自动地按照一定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石墨烯”的六边形网络结构,最终构成一个圆盘状的大分子。特殊的分子结构决定了聚合过程基本上都会在同一平面内完成,很少会出错,而且聚合反应也是不可逆的,

在形成一层结构之后,两层分子之间还可通过氢键连接,于是便形成了这种比钢材强度更大,却比塑料密度更小的新型材料。2DPA-1制备起来也很方便,可以在溶液中自发反应生成,很适合做薄膜或涂层,也可以做成片材。由于是二维分子结构,这种薄膜可以完全阻止水和气体透过。

文章图片6

2DPA-1材料形成的薄膜

很明显,这一材料和技术在工业上有着巨大的前景,有可能带来材料领域的一场革命。完成这一成果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的迈克尔·斯特拉诺团队,而第一作者和主要贡献人是Yuwen Zeng,听名字就像是一位中国人或华人。在该论文长长的作者列表中,也出现了很多中国名字。

而据ORCID网站上的信息,Yuwen Zeng是2015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的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所内工作一年,随后在2016年前往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该论文就是以博士后身份发表的。由此基本可以认定该研究者是中国人或华人。

文章图片7

论文作者列表中有许多中国名字

这一现象让人马君想起了另一件事:著名的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集团曾发布过一个“全球顶尖100位材料学家”榜单,是根据2000~2010年的论文发表和引用情况排出的,其中有15位华人科学家,而前6位居然全是华人,这6个人中有5位的本科毕业院校都是中科大,目前这5位学者的主要工作单位均在美国。

这样的局面首先是让人感到高兴,毕竟这代表了华人的实力,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但细想一下又有些惆怅:在我国的工业领域,材料一直是短板,高端的航空发动机、芯片等产业经常受限于材料短板,大量的高性能材料需要进口,受制于人,与科学家排行榜上的盛景形成鲜明对比。

文章图片8

汤森路透集团评选的2000~2010全球100位顶尖材料科学家,15位为华人

然而虽然我国在材料领域还有较大欠缺,但在高校里,生化环材却一度被称为四大“天坑”专业,学生人数众多,上学时科研任务极重,毕业后想找个待遇好的工作却是难于登天,大量毕业生被迫转行或出国。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产学研不配套。高校科研都是为了发论文,发论文当然就要追学术热点,研究国际上最新最热门的东西。很可能在实验室做出一种新材料就可以发表一篇论文,然而这种材料在现实中却可能毫无用处。

而我国工业界急需的是提高一些传统材料的性能,例如钢材的力学指标,其中的难点是工艺上的认识和突破,这种突破能实实在在的提高工业水平,却并不是学术热点。这样一来,学生掌握的技能与工业部门的实际需求就脱节了。

生化环材一度被称为“天坑”专业

况且就算是不脱节,传统工业部门也没那么多岗位和需求,科研院所又比较难进。即使最终找到工作,其待遇和IT金融也没法儿比,吸引力很弱。毕业生的出路不畅,很多人转行,而其中一些比较优秀的人就选择了出国。

以美国为例,凭借着大量科研经费,可以养活很多研究者,而这些专业又不太受美国本地学生待见,自然成为中国留学生的较好归宿。很多优秀的人才就这么远走国外,并且留在了那里,并通过自身努力做出了成果。如何打破“天坑”专业的魔咒,留住人才,真正提高我国在材料领域的实力,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