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门海游腔童谣五则

 吴语资料馆 2022-03-22

三门湾乡音

从读音及变调习惯上来看,广义三门话的区域远远大于今之三门县域。宁海、象山的南部区域,临海东部诸镇及椒北地区,甚至天台东乡区域,这么一大片范围内的语言相似度极高,这也是本公众号名为“三门湾乡音”的原因。

朗读:郑春霞

癞头碰墙

癞头1碰墙,碰在外洋2

外洋偷菜,碰在临海;

临海偷鸡,碰在蒲西;

蒲西偷牛,碰在寺后;

寺后偷面,碰在老爷殿3

老爷殿偷香火,碰在牢监4坐一坐。

【注】

1、癞头:头上长恶疮的人。

2、外洋:口语称泗淋、杜桥一带。后面的临海、蒲西、寺后都是地名。

3、老爷殿:庙。老爷,这里称庙里的塑像。

4、牢监:即监牢、监狱。

【评述】

“顶真续麻”体童谣。

开花谣

柴爿1开花满山红,

梨树开花白蓬蓬。

桕树开花像梗2虫,

木回3开花假意红。

九头兰开花在山坑4

草紫5开花遍田垟6

菖蒲开花难见面,

木樨7开花拦路香。

【注】

1、柴爿:杜鹃花。

2、梗:条。

3、木回:木荷树的俗称。

4、山坑:山岙里的溪沟。坑,溪沟。

5、草紫:紫云英或苜蓿的俗称。

6、田垟:田野,田地。

7、木樨:桂花。

【评述】

学了童谣的同时,还能记住各种花的特点。

磨麦请客

磨麦,请客。

磨一碗,请县官;

磨一斗,请娘舅;

磨一箩,请外婆;

磨一担,请个大老板;

磨一升,请个狐狸精。

【评述】

磨的量和人物的重要性并无关系,纯粹为了押韵,使之朗朗上口、有趣动听。

打铁歌

一下一,学打铁。

打枚铁钉钉板壁1

打把剪刀剪绳结。

打把薄刀2菜头3切,

打把斧头柴爿4劈。

打来红汗溚溚渧,

娘伯56我歇一歇,

差个小娘送接力7

我不歇,

还要转去8学打铁。

【注】

1、板壁:木板构的墙壁。

2、薄刀:菜刀。也说“白刀”

3、菜头:萝卜。

4、柴爿:劈开的木柴。

5、伯:爸爸。口语习惯念小称调。

6、讴:叫。音“岙”平声,习惯念法。

7、接力:正餐中间用以补充体力的粥和点心一类。又作“展力”。

8、转去:回去。

【评述】

入声韵童谣。

马路桥头娶新妇

哩啊噜1,哩啊噜,

马路桥头娶新妇2

麻雀喜鹊做伴姑3

花蚁4扫地接新妇。

赖乌56柴狗烧火,

竹蟮7吹箫鳖打鼓,

老鼠掇8盘剩点卤9

猫做厨倌101112肚。

【注】

1、哩啊噜:拟声词。

2、新妇:新娘。
3、伴姑:伴娘。“伴”在此处念“陪”上声。
4、花蚁:蚂蚁。
5、赖乌:乌鸦。

6、拖:叼。

7、竹蟮:蚯蚓。

8、掇:端,捧。
9、卤:汤汁。

10、厨倌:厨师。

11、嗒:吃。

12、落:下。

【评述】

采用拟人手法,让动物来协办喜事,很是有趣。但用人不当,最后喜事被老鼠和猫给搅黄了。

郑春霞,海游人,高校教师,教育学博士,作品有《卡通老妈》、《中国妈妈的唐诗课》等。

乡音是心灵的故乡

感谢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