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对待灾难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高度(深度好文)

 吴工图书馆 2022-03-22

稻盛先生在《经营三十四问》一书中提到——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一位经营者在这次天灾中遭遇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打击:厂房被毁,经济损失巨大;遭遇谣言,险些丢了客户。虽然他最终带领员工挺过了难关,但那忽然而至的灾难让他陷入了长期的焦虑、恐慌和无力...

他在写给稻盛先生的信中提了三个问题:

● 面对灾难和经营危机,经营者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
● 作为经营者,如何克服恐惧;
● 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困难。

稻盛先生通过——以“有意注意”磨练判断力、以信念驱动自己与困难正面对峙、以感谢之心和开朗的心态来对待灾难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解答:

图片


一、对待灾难,平时以“有意注意”磨炼的判断力,决定了你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


1、不管看似多么简单的事,都要认真思考,努力做出正确判断

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意识集中,就叫“有意注意”。 

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环境下,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都应该用心关注,认真对待。开始时做到这一点也许很困难。

但是,只要从平时起,有意识地坚持这么做,“有意注意”就会变成习惯。

如果能这样,那么在任何状况下,全神贯注于某一现象,这种基本素养就能够掌握,因而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能立即抓住其核心,很快予以解决。做事不能漫不经心。

哪怕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也要养成认真注意的习惯。

从字面上来解释,“有意注意”即“有意地倾注意识”或“有意识地调动注意力”。其反义词是“无意注意”。

比如说,听到某处传来声响,于是条件反射性地扭头去看,这样的行为便是“无意注意”。

我们在平时,不应该无意识地对各种现象被动地做出反应,而应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努力集中自己的意识。

这便是“有意注意”的意义所在。

这个世界上,各家企业规模不同、形式多样。既有员工不超过三人的微型企业,也有员工超万人的大型企业。

有时,同样一件事,对大企业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中小企业而言,可能就是会左右命运的巨大冲击。

然而,有的企业家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往往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于是一笑而过,从不深究。这是企业家一个较为普遍的通病——往往忽视“小事”。

在几位合伙人的协助下,京瓷得以创立,当时的我担任董事兼技术部长一职。我意识到:

“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领导,必须具备能够瞬间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否则,等到将来公司规模壮大、员工增加时,就势必很难保障数万名员工的生活和福利。”

不仅如此,我还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

“只有生来具备敏感直觉和优秀能力的人才能做出又快又准的判断吗?如果真是这样,像我这种天资一般的人,任凭怎么努力,恐怕也无法具备这种能力。”

我为此烦恼不已。即便如此,我仍然不断思考:“什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

最后决定不管看似多么简单的事,都要认真思考,努力做出正确判断。从那之后,不管遇到多么微小的事情,我都会有意识地认真思考。

直至今日,我仍保持这样的习惯。

我所敬仰的中村天风先生精通印度瑜伽,被称为日本最了不起的圣人和贤者。他也曾说:“若做不到'有意注意’,人生则无意义。

并教导世人:“不管看似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要认真思考。只有平时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需要判断及定夺时,才能做到'感觉敏锐如刀’'思维迅疾如电’。” 

然而,如今的企业家们对于那些看似“并不很重要”的问题,往往倾向于草草了事——“这样处理就可以了吧”,有时甚至当“甩手掌柜”,全权委托部下定夺。

如果平时习惯了这种轻松散漫的处事方式,一旦发生大事,到了企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的。

到那时,哪怕拼命催促自己“赶快认真思考”也无济于事。由于没有在平时养成习惯,满脑子只是肤浅的点子,所以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源。

反之,如果平时对于微不足道的事都一一认真思考,那么感觉就会被磨炼得非常敏锐,于是能随时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在脑中能瞬间闪现出解决方法。

“哦,只要这么做就行了。”这并不是因为借鉴了丰富的经验,而是头脑高速运转的结果。

经过“有意注意”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了最好的对策。这与头脑聪明与否无关,只要养成习惯,认真思考平时的每一件小事,就能获得这样的能力。

一开始尝试时,可能会觉得脑子转不过来,思考时充满疑惑,但只要坚持10年、20年,就能变得思维敏捷、思路清晰。

我之所以阐述“以'有意注意’磨炼判断力”这个条目,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养成这样的习惯,拥有这样的能力。

图片

2、如何磨炼直觉力?——即便没有时间也要集中精神思考

由于平时事务繁忙,假如有人突然有急事找我商量,我也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在极端情况下,就算公司干部求我:

“请让我和您谈谈,30分钟就行。”我也不得不让他等1个月,甚至2个月。我的日程安排实在太紧凑,以至于与人谈话时,要以分钟来计算时间。

有时和一个人刚谈了10分钟,就必须结束谈话。因为还有另一个人等着我给他10分钟的交谈时间。

在如此“密不透风”的日程安排下,如果脑子里还思考着与上一个人的谈话内容,那在与下一个人谈话时,就很难转换思维,从而影响效率。

因此,我在与下一个人谈话前,会暂时把刚才的谈话内容在脑中“清空”,从而认真听取下一个人说的话。在得出结论后,再次把脑子“清空”。

这种近乎不可完成的任务,是我每天必须做到的基本事项。以这种状态持续一天后,人往往会觉得疲惫不堪,明明没有进行什么剧烈运动,身体却由于脑力活动而精疲力竭。

可见,思考是一项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动。

由于如此忙碌,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事找我商量的公司干部焦急万分,偶尔在走廊撞见我时,便不放过这难得的机会,拦住我说:“领导,关于上次那个项目……”我理解他的焦急与难处,于是停下来,听取他的汇报。

可我的注意力却在别处,这便违背了“有意注意”的宗旨。

这时候,我的回答和指示往往倾向于随意和敷衍,这在日后会导致出现重大的问题。找我商量过的部下会说:“在几月几日,我找名誉会长您请示过该项目,您当场批准了。”

而我却完全记不起来,反驳道:“怎么可能?!我全然不知。”“我找您商量时,您说可以这么办的。”

经过仔细追问,原来当时我是在走廊上那么说的。自己明明从年轻时起就一直强调“有意注意”,可因为不忍心让部下苦苦等候,所以在走廊等非正式场合顺便听取汇报。

这样的“仁慈”反而造成了重大的失败,这便是我所吸取的教训。在犯了数次类似错误后,我定下规矩:决不再在走廊上听取部下汇报。不管事态多么紧急,都要在我的房间或办公室谈,以便进入精神集中的状态。

换言之,在听取别人的话时,必须全神贯注。绝对不能一心两用,以“顺便”的形式轻率地做出判断。

不管企业规模大小,凡是企业家,都应该具备这种素质。一定要努力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哪怕现在开始也不算晚。

只要做到这点,就一定能把自己的判断力磨炼得敏锐且准确。尤其是中小企业家,要记住“公司无小事”,哪怕看似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会对公司上下的所有员工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进而左右公司的命运,要做到事事细心,就务必要养成集中意识、深入思考、准确判断的习惯。

图片

二、对待灾难,必须正面对峙,信念会决定你是否鼓起勇气面对


1、拿出勇气与困难正面对峙

—般来说在工作上,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的问题,大家都习惯回避,选择绕道而行,试图从遇到的困难中逃跑。

或者正面迎击太难,于是选择从侧面攻克。

这不行!

对于困难,应该采取正面进攻法,正面对峙。

明知困难,但无论如何也必须克服,绝不逃跑。以“不管怎样必须获胜”的迫切心情,与困难正面交锋。这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态度。

从正面与困难对峙,在时进时退的反复中不断努力,在苦尽甘来的那一瞬会获得“神的启示”——“啊,原来这么做就行啊!”长年困扰的难题,倾刻间迎刃而解。

面对难题,从正面交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正在苦恼烦闷、陷入绝境时,如同神的恩赐一样,突然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

我把这称作为“神对我说的悄悄话”。

在我的人生中,有过好几次,当我困顿烦恼、计穷策尽时,神灵或自然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的理解是,在困难的状况中,如果能咬紧牙关,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种顽强的态度就会感动神灵,因而赐给了我们意料之外的解决问题的启示和灵感。

现在想来,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无论如何我都只会通过“正面突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不论是公司经营,还是技术开发,或者是生产、销售,我常常遭遇看似无法逾越的难题。每当此时,我都从正面迎击困难,绝不玩计谋、耍手腕。

有时玩计谋、耍手腕或许能更轻松地解决问题。而愚笨地从正面挑战困难,必须付出倍于常人的辛苦。

还会被别人认为是“不得要领”。

但我认为:“不得要领也很好,我自己只具备这种正面进攻的本领。”我一生都坚持贯彻这种正面进攻法。

对自己或周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过于苛刻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京瓷创立后,干部员工中也有不少人跟不上我。这时,我常常说下面的一番话。

“我们必须笔直攀登悬崖峭壁。要像攀岩运动员那样以顶峰为目标,笔直攀爬。”

这就是“垂直攀登”的精神。特别是设定了一个高目标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朝着目标勇往直前就非常重要。

将这比喻为登山,就好比即使面前遇到了高耸的岩壁阻挡了去路,也要笔直向顶峰挺进。我就这样号召我的员工。

避开阻挡在路途上的诸多困难,选择安全而舒缓的道路迂回前进或许更为聪明。但是在安稳、迂回、缓慢攀爬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最初描绘的高目标,半道说服自己就此放弃。

想达到高目标,就要沿着自己相信的正确道路奋勇前进,以“垂直攀登”的姿态发起挑战。

2、以信念驱动勇气

在工作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态度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开展一项新事业,往往会出现反对意见和各种阻力,一遇到这种情况,有人就会轻易放弃。

而在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是把崇高的理想作为信念,击破一切壁障的人。这样的人,把障碍看作考验,与困难正面对峙,迎难而上,高举信念的大旗,奋勇前进。

坚守信念需要莫大的勇气,缺乏这种勇气,就无法成就事业。

只有拥有大义名分和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具备真正的勇气。只会打小算盘和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与这样的勇气无缘。

人类可谓造物主的绝妙作品,不管面对多么大的困难,人只要抱有信念,就能激励自我,从而做到决不罢休、坚持到底。

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坚定的信念。

我真心希望企业家们能够心系员工、树立明确目标,并具备大义名分和坚定信念,为了贯彻目标,甚至不惜赌上性命。

图片

三、对待灾难,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1、乐于感谢,能消“恶业

无论何时何事,都以感谢之心应对——这其中实际上隐含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某种灾难降临时,既可能消去一直折磨自己的“业”,也可能唤来新的灾难。

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应对灾难时的那一颗心。

心中描绘的景象会成为现实。佛教用“思念造业”这个词来表达。就是说,心中所思,会成为业,即成为“原因”,原因制造出现实这个“结果”。

这种“原因与结果”交织而成的法则,在这个世界上俨然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佛教认为,造业的并不只有思念,行动也会造业。这个业一定会作为现象显现。过去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口的话,或是偶然做出的行为,都会成为业,在某个时候,这个业会变成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

在遭遇灾难时,我们会手忙脚乱、惊慌失措、痛苦挣扎。所以我们都希望尽可能避免灾难。但是,不管想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好事,过去所造的业在作为现象显现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

而当灾难到来时,如果我们的心态不对,就可能唤来更大的灾难。避免这一点的方法就是“愉快”地接受灾难。

灾难发生,意味着消业。大的灾难能够消业自不必说,即使是很小的灾难,也能消业,所以应该高兴。

即使心里不这么想(即高兴不起来),也要使用理性让自己高兴起来。这很重要。

只要能够感到高兴,自然就能够心怀感谢。不管遇到什么灾难,都能高兴,都能感谢,那么,过去所造的业就会消失殆尽。

遭遇灾难时要感到高兴。

图片


2、你对待灾难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人生必有沉浮起落。既有走运的时候,也有遭难的时候。遭遇苦难时,忍耐是必需的。即使遭遇严重灾难,也不要怨恨,要一味忍耐。

通过这种“忍耐”,人才能成长。 

遭遇苦难时,有能够忍耐的人,也有不能忍耐的人,我认为,他们的未来将完全不同。是直面苦难,还是被苦难击垮;是放弃初衷,妥协了事,还是千方百计,努力克服苦难。人能否成长,这里就是分水岭。

上天绝不会给我们一个四平八稳的人生,一定会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考验,让我们在应对考验中度过人生。 

如何接受这类考验呢?

有人用开朗、坦诚、善意的心态接受考验,积极乐观,坚韧不拔,不懈努力;有的人以阴暗、悲观、扭曲的心态对待考验。

采取哪种态度,人生将会迥然不同。积极面对考验的人,就能开拓人生,取得进步。

相反,消极面对考验的人,就会陷于悲惨的境地。而悲惨的人生又会进一步损耗人的精神,使人更加消极,更加萎靡不振。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考验。

人生中不管好事还是坏事,一切都是考验,都是上天为了让人成长而赐予的考验。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时候可能会陷入悲观,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但是,一切失败挫折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为的是让我们加速飞跃。 

人生中发生的事情,仅用我们人浅薄的头脑,仅用眼前的幸与不幸去判断,那是不行的。应该站在天道的高度观察。那样的话,我们就能观察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即使现在正遭遇看似无情的灾难,也要认定,这灾难对当事者的将来必有好处,此乃上天赐予自己的“奖品”,必须这么去想。 

有时候,人思善了、行善了,但上天仍然会给予严酷无情的考验。

能否坚持从正面面对这种苦难,用什么心态来应对这种苦难,将决定自己人生的航向。

对于我们人来说,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甚至健康受到影响时,也要告诉自己:“这种逆境是上天赏赐的,目的是让我变得更出色更强大。

对待困难和考验,就要用这种积极的态度,这是绝对必需的。

图片


▼点击下方卡片 学习更多稻盛经营学

如您想了解更多稻盛经营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