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史(三国)(十七:曹睿托孤、司马懿初争锋、二宫之争)

 梦想童年594 2022-03-22

公元239年

曹睿托孤司马懿:寒了司马的心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一起,成为新皇帝一一曹叡养子曹芳的辅政大臣。

司马懿是最有资格成为辅政大臣的人,当年曹叡的父亲曹丕当太子时,司马懿就是其幕府中的首席智囊,所以曹丕一登基,司马懿就成为政坛核心人物。后来曹丕去世,指定司马懿为顾命大臣辅佐曹叡。曹叡当政期间,曹家项级将帅曹休和曹真相继去世,司马懿又军功不断,成为军界第一人。所以曹睿去世时,曹魏政权内没有任何人比司马懿有资格成为顾命大臣。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顺利,司马懿的顾命大臣身份,是曹叡去世前三天才确定的,而在此之前,他已经给曹芳指派了另一套辅政班底,跟司马懿毫无关系。

曹叡没有曹丕那么大度,他只信自家人,对外姓人心怀猜忌。曹休和曹真去世后,曹叡要靠司马懿防范最主要的敌人蜀汉,曾升他为军政第一的大将军。然而蜀军一撤去,他就不希望这个外姓人当大将军,假装升其为太尉,实际是只留了他的军权,而收回了政权。所以曹叡病危时,外姓司马懿完全不在辅政大臣之列。曹叡升自己的叔叔曹宇为大将军,命他带领曹真之子曹爽等几个曹家人(包括夏侯家)辅佐年仅8岁的曹芳。曹宇接到命令后,担心司马懿影响自己的声望,奏请曹睿,禁止刚平定辽东正打算班师回朝的司马懿回首都洛阳,而是改去长安驻扎。如果事情没有转机,曹魏政权会平稳过渡到曹宇、曹爽等没能力也没军事经验的人手中,司马懿也就跟辅政大臣的身份无缘了。

转机全靠同为外姓人的两位官员,即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刘、孙二人作为中书省的台柱子,一直是曹叡的左膀右臂。二人自以为有成为辅政大臣的资格,却也因为不是曹家人而被曹睿排除在外。但不辅政也没关系,问题是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了,因为以曹宇为首的辅政团队中,刘、孙只跟曹爽关系还不错,跟另外几人则势如水火。尤其是曹宇刚受命后,进宫看望病重的曹叡,恰巧看见矮树上有两只公鸡。他们想起刚才在殿内碰到刘放和孙资,就指着鸡说,此物在宫中可谓久矣,且看它又能得意几日!这话被人告知刘、孙二人,他们断定曹宇一旦掌权,必置自己于死地,于是打定主意要说服曹叡更换辅政人员。但曹宇等人一直守在曹叡身边,刘、孙只能等待时机。

终于轮到与刘、孙关系不错的曹爽守护曹叡,刘、孙赶紧前去进言,请求撤销曹宇的辅政资格。至于撤销的理由,二人自然陈述了一大堆,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曹宇时常调戏宫女。因为曹叡十分好色,最恨他人染指自己的姬妾,如果有作风问题的曹宇掌权,那自己的妃嫔们还能幸免?曹叡果然动摇了,问刘、孙二人谁可以代替曹宇。二人心中的理想人选是司马懿,但他们知道推荐外姓人是没用的,而深得曹睿信任的曹爽正在身边,就一致推荐由曹爽代替曹宇成为首席辅政大臣。曹叡担心曹爽资历太浅,刘、孙就建议说,可以命司马懿辅佐曹爽。外姓人当首席辅臣不行,但当辅臣的辅臣曹叡还是放心的,就同意了这个设定。

曹宇等人听说风向有变,赶紧跑回来求曹叡不要改变主意,曹叡又开始动摇。刘、孙二人趁着曹宇出言跟幕僚商量,又跟曹叡吹风,曹叡再次倒向他们一边。到底刘、孙更老道一些,他们担心曹叡再改主意,就建议他亲自写一通诏书,把曹爽和司马懿相配合的辅政格局宣示内外。但病重的曹叡已经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无法再写手诏。刘放也不客气,立即登上病榻,抓住曹叡的右手,一会儿功夫,一份关于曹魏未来命运的诏书就写好了。刘放在大殿前宣布改任曹爽为大将军,封锁城门,严禁曹宇一干人等入宫,同时招司马懿火速回京。司马懿接到命令,快马加鞭,一天一夜赶到京城。曹睿在病榻前将曹芳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当天去世。

结论:司马懿本以为自己是当之无愧的辅政人选,回京后才知道有诸多周折,顿觉寒心,对曹魏的不臣之心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另外,曹爽主政后,百般排挤司马懿,长达十年的曹爽、司马懿争权格局开始了。

中国古代史(三国)(十七:曹睿托孤、司马懿初争锋、二宫之争)

曹睿托孤司马懿:他写遗诏的手 被汉室宗亲紧紧地握着

公元241年

司马懿曹爽初次争锋

公元241年,曹魏太傅司马懿因为遭受大将军曹爽严重削权,为保住最后的军权,亲自挂帅抵抗东吴的进攻。这是曹爽和司马懿十年争权的第一轮激烈交锋。

在这一轮交锋中,大将军曹爽下手阴损,但司马懿也应对有方,虽然权力被夺走三分之二,但司马懿却却主动抓住机遇,保住了军权。根据先帝曹叡的临终安排,曹爽和司马懿同为小皇帝曹芳的辅政大臣,共同承担曹魏中央的政权、军权和宫廷卫戍权。但二人也有主次之分,曹爽为首席辅臣,司马懿辅佐曹爽。但因为司马懿能力强、资历老、军功大,曹爽怕他影响自己的权势,开始频频出手夺他的权力,而削权的主要方式,就是“明尊暗抑”。具体的做法是,上奏小皇帝曹芳,说司马懿德高望重,只当个太尉太委屈了,应该升为太傅,当皇帝的老师,同时兼任最高军职大司马,官在曹爽之上。但曹爽虽然明面上要升司马懿的官,私下却鼓动朝臣们,说曹魏以往当过大司马的人,比如曹休和曹真,都英年早逝。所以大司马这个官职不吉利,不应该授予司马懿。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太尉司马懿变成了太傅司马懿,大司马的职务没捞着,军职和其他实权职务都没了。

当然曹爽也不敢太过分,司马懿征战多年,夺其军权只能暂缓,只能先把行政权和宫廷卫戍权拿走。而且为了安抚司马懿,还给了他很多名誉上的好处,比如觐见皇帝时可以不用像其他人那样解下佩剑,家里有婚丧嫁娶的事,费用全由官方承担等等。

这事让司马懿不能不紧张:三项大权被夺了两项,虽然军权眼下还留在自己手里,但太傅掌兵不是常态,如果长时间没有战事发生,军权自然也会被剥夺,所以他必须找机会时不时出去打一场。

机会很快来了。东吴孙权见曹魏幼主执政,就想欺负一下:分兵四路展开进攻。可虽然分兵四路,东吴投入的精力也相当有限。曹魏中央还没派兵,地方上就把这事解决得差不多了。先是四路中的三路被击退,只剩下车骑将军朱然一路围住樊城不放,后来曹魏派荆州刺史吴质从南阳救援樊城,虽然短期内没击退朱然军,但也控制住了局面。而就是这种情况下,身为曹魏军界第一人的司马懿,要求亲自带军出征。朝廷官员大多觉得全无必要,他们说,因为吴质救援樊城,朱然的攻势一再受挫,军心已经开始涣散,基本不攻自破了,您老干嘛劳师动众呢?司马懿却冠冕堂皇地说,边境骚动,民心就不安定,怎能安坐首都而不去安抚?而这时的主要决策人曹爽竟然是支持司马懿的,当然他并没想明白司马懿的真实用意,只觉得司马懿出征可能会造成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因为司马懿此时已经63岁,而当时又是盛暑,身在洛阳站在太阳下不动都汗流浃背,更别提身着铠甲,长途跋涉到南方去了。这么一折腾,这老头儿还不得散架子,就算不死也活不了多久了。

在曹爽支持下,司马懿点起军马向樊城开进。朱然见曹魏派出了首席元老,再打下去有覆没的危险,于是全军撤退。司马懿也装模作样派出一支骑兵追到魏吴边境,俘获了一千多人。这就是司马懿此番出征的全部战事。这种结果曹爽是没想到的,司马懿不止健健康康回来了,因为有所斩获,还得意思意思给点奖励:增加五千封邑,子弟十一人全部封侯,军权短期内也不好剥夺了。

结论:此轮交锋虽然获胜的是曹爽,但因为司马懿应对有方保住了军权,曹爽离最终的胜利还有一段路要走,所以更猛烈的打压即将到来,曹魏政权内一场血雨腥风已不可避免。

中国古代史(三国)(十七:曹睿托孤、司马懿初争锋、二宫之争)

公元242年

二宫之争:东吴走向衰落

公元242年,孙权先后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孙霸为鲁王。围绕储君之位的争夺战,在孙和与孙霸间展开了。

按照孙权的原计划,自己的接班人是长子孙登。可惜孙登英年早逝。于是孙权选了自己的三儿子孙和作为新的太子,孙权的理由很简单,一来孙和很聪明,二来孙权很喜欢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不过,王夫人还有一个儿子也受孙权喜爱——孙霸。孙权封孙和做太子的时候,把孙霸封为鲁王,并给了两个儿子相同的待遇。如果孙权是个普通的父亲,这么做当然没啥,但问题是他的身份是东吴皇帝,太子的待遇和王爷一样,在礼法上不合规矩。所以很多大臣站出来反对,但孙权没有采纳。

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待遇相同,隐藏的问题很严重。对太子来说,他的待遇和王爷一样,身份不够突出,这个太子立和没立,看起来差不多。而鲁王的待遇和太子一样,又过于超标,极大增加了鲁王存有非分之想的野心。事情正是朝着人们担忧的方向发展。太子的东宫和鲁王的王宫都拥护自己的属言和朝臣,围绕争夺储君之位展开的争夺,变得越演越烈。孙和与孙霸两人在前朝政沿上你争我夺的时候,后宫也有人给新太子孙和下绊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后,孙权一直想着立正夫人当皇后,但是孙权的女儿全公主很不乐意。全公主是孙权和宠妃步练师的女儿,她想我母亲那么父皇受宠,都没能当上皇后,怎么能让别人当?有次孙权卧病,全公主就跟孙权说,父皇派太子去宗庙祭祀,但太子没去,反倒跑到他小舅子张休家里,不知道在商量什么事儿,我遇见王夫人的时候,看她高兴的不得了,也不知道父皇病了,她有什么可高兴的?孙权听了,怀疑王夫人盼着自己死,好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他把王夫人骂了一通,不久之后,王夫人就抑郁病逝,而太子孙和也受到了冷落。

两年后,孙权发现两个儿子斗得厉害,下了一道命令,禁止两人与朝臣来往。诏命一出,大臣说这也不行啊,如今太子和鲁王都有了很大的名气,突然让他们断绝和外边的来往,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我们吴国出了乱子。依附于太子和鲁王的朝臣,听了这个消息更不安分。他们决定抓住机会,赢得夺储之争的胜利,从而爬到更高的位置上去。夺储的局势越演越烈,朝臣渐渐分成了两派。太子党人顾谭和鲁王的宾客全寄不和,全寄就跟孙权爆料,说顾谭的弟弟以前参加战争,跟朝廷谎报军功。受到牵连的顾谭被孙权流放。

太子党的势力受到损失,很多支持太子的人纷纷站出来说话。分量最重的是陆逊。他的侄子陆胤是太子宾客,太子孙和与陆胤商量后,希望陆逊站出来说话。不过陆逊的表态根本没有效果,反倒招致了孙权的猜忌,孙权一想,怎么后宫和朝廷里的事儿,都传到陆逊镇守的武昌去了?这是武将干政啊!于是不停地派人去责备陆逊,陆逊有感于国事混乱,在愤恨中死掉。

两党之争持续了将近十年。250年孙权发现局面不可控制,决定快刀斩乱麻。他下诏废掉孙和的太子之位,并将鲁王孙霸赐死,两宫的党羽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被清理了个干净。新继任的太子是孙亮,但此时的他只有七岁。三年后孙权病逝,年仅十岁的孙亮继承吴国帝位,受到权臣诸葛恪的操控。诸葛恪被杀后,孙亮又先后受到权臣孙峻、孙綝的控制,最终被废掉。东吴最后的皇帝孙皓登基后倒行逆施,杀死很多宗室成员和大臣,东吴在内斗中走向了灭亡。

结论:东吴太子党孙和与鲁工党孙霸间的夺储斗争,东吴国政从此陷入混乱,为东吴灭亡埋下了伏笔。

中国古代史(三国)(十七:曹睿托孤、司马懿初争锋、二宫之争)

陆逊:是什么引发了二宫之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