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奇课程频繁出现,课多到不知如何选?看有你喜欢的吗

 历史与健康 2022-03-22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学生们也都陆陆续续返回了课堂,对于大学生来说,开学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选课。因为选课的人数非常多,有很多大学生都表示抢不到自己想上的课。

近些年来,大学课堂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校开设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课程,例如:咖啡制作、红酒品尝、电竞课等课程,这些课程抓住了大学生的眼球,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课程的选择。


新奇课程频出,大学生直呼:看得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怎么选

早在2000年时,广州大学就推出一门名叫“生死课”的课程,通过写遗书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死亡、正确地面对死亡,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课程的作业一般为写遗书、立遗嘱等跟死亡相关的事情。

课程一经推出,就有铺天盖地的评论铺面而来,因为这一课程的设置打破传统的上课内容与上课方式,也突破了人们对大学课程的理解。

2012年,中山大学的校本选修课程“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在网络也引起了热议;同年,厦门大学从国外进一门课程名叫“攀树课”,顾名思义,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生们如何通过使用绳索攀爬上树。

近些年,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也在学校课程中开设了很多新奇课程,例如电竞课红酒品尝、咖啡制作等课程。这些新奇课程在学生们中的欢呼声很高,但是在家长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

对于家长的这些疑问学校也作出了解释,像厦门大学的攀树课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力量、灵活性与协调性,攀爬上数非常考验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核心力量,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们不爱运动,可以通过开设新奇课程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锻炼身体。


其次,像电竞课这种课程,家长们反对的呼声是最高的,因为玩游戏很容易上瘾,平时在家的时候,家长对于学生在电子产品这方面的管教也非常严格。

对于家长们的疑惑,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陈江解释,这门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玩游戏,也不是让他们在这节课上解放天性,而是想让学生了解电子科技产品的制作与发展,通过游戏这个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切入口,看到游戏背后的技术。

经过学校的解释,家长们对于新奇课程的开设也逐渐表示理解。

新奇课程形式创新的同时,内容也必不可少


并不是所有开设的新奇课程都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学生上课更希望能学到新的知识,而有的课程名字虽然起得很吸引人,但是上课内容的质量并不高,这样反而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上完一节课后就纷纷退课了。

因此,学校在考虑是否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时也要注重课程是否能长远地发展。有的课程只注重形式创新,却忘了重要的内容,反而本末倒置。

有的学生也会反馈,课程内容质量不高,说是新课程,但并没有实质内容,甚至还没有原来的课程好。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导致教学质量不过关。

新奇课程出现后,老牌课程该何去何从?


因为这些新奇课程大部分都是根据大学生的课后爱好和兴趣选的,所以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些新开设的课程,这也导致了新开设的课程一呼百应,而之前开设的课程变得无人问津。

有学者说道,老牌课程虽不像新开设的课程吸引大学生们,但仍然是有优势的。老牌课程的师资力量是这些新奇无法比拟的。

因此老牌课程可以突破原有的瓶颈进行革新,将丰富的知识与大学生喜爱的方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课程体制。


同时,也可将老课程的内容与新课程的形式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或者社交媒体,形成一个独特的品牌,既能创新,同时也有利于课程长远的发展。

目前,新奇课程在高校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被家长们理解,同时,同学们对于这些课程的呼声也很高。虽然新奇课程颠覆了大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但这也不失为突破原有束缚的一种方式。

今日话题:你喜欢老牌课程还是新奇课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