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学科建设丨叶苹:学科专业目录刍议

 顺其自然h 2022-03-22
学科专业目录刍议

叶苹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学科专业目录是学位授予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这次学科目录调整,“引爆”了学科问题的一些争论并非偶然,有其现实背景和复杂动因。首先,学科发展必须积极响应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社会变革,这是“刚需”;其次,学科分类与专业设置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其背后“隐含”科教资源的配给和学术话语权的“主导”等因素。但学科专业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要“看懂”这次学科目录调整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不仅要厘清相关概念和关系,还需要从我国学科目录制度的作用、性质及利弊等多角度去分析。

“学科”是个科学学概念,是对知识体系的一种学术分类,指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其本身与专业教育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就高校而言,学科发展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评价等诸多关键领域。“专业”是个教育学概念,是指学校专门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尽管学科分类是划分专业教育的主要依据,但并不是所有学科种类都适合专业化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还需要考虑社会分工、教育结构和教学资源等非学科因素。在我国,学科专业目录是一种制度性安排,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因此,每次目录调整引发“震荡”是必然的。

客观地看,学位授予和学科专业目录制度的设立为我国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学科专业分类基础上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加快了我国各行各业急需人才的培养。然而,每一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也会引起不少质疑和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目录设置过于“滞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5次调整学科目录(平均每10年一次),但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还是有些 “力不从心”,其主动性和指引性明显不够,更多时候扮演的是“事后诸葛亮”的角色。2007年,教育部召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研讨会,所有参会代表都认为,数字媒体相关专业已经在艺术设计下面“生存”多年,只是给个“户口”而已。二是目录制度所带来的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作为一项顶层设计,学科专业目录在促进学科发展、规范人才培养和保障基本教学质量等方面确实发挥着某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录管理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规定性、制约性和计划性等特性及各类相关评估标准,客观上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只要上网搜索一下,同一个学科专业在不同高校的介绍中,其培养目标、要求和核心课程等大同小异,毫无特色可言。三是频繁“增”“撤”学科专业,教育资源不断遭到稀释和消耗。这几十年,只要 “新目录”一出台,学校接着就进行专业“大调整”。一些新专业一夜间炙手可热,争先恐后地开了起来,过几年办不下去就关掉,循环往复。而且,常常是开起来容易关起来难。从近几次目录调整后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新增的专业数量往往多于撤销的专业数量,“五花八门”的专业“堆积”,客观上造成教育资源不断被稀释、被消耗。

专业目录制度所产生的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目录调整和修订的周期过长,对知识的快速迭代响应迟缓,不能满足社会各界诉求。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一方面需要尽快地缩小与世界学科教育发展水平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国家需求。我国本科专业目录先后调整过5次,其中4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学科专业目录(研究生学位)调整也是5次,也在这期间。尽管目录调整的频次远高于改革开放之前,但仍然是“姗姗来迟”。这次颁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是将目录调整周期从过去的10年缩短为5年。其次,管理主体的权限过于集中,相关规定和办法过多、过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执行主体(高校)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建设性。必须看到,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制度经历了长足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科专业管理体系。尤其是本次修订的《管理办法》更趋科学、合理,改革的亮点也不少。但学科点的设置、“增撤”、审核及质量评估等关键环节的主导权、决定权并没有更多的“下移”。众所周知,与我国不同,欧美国家制定的学科目录大多为指导性的,学位授予和学科专业的设置或增减等决定权都在学校。当然,在现行体制下,权力过多“下移”也会面临不小“风险”,其原因之一是高校自身并没有建立起一种学术公正、自律和决策民主的学术管理机制。不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走入深水区,终究需要迈出这一步。可以从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专业方面入手,推进高校学术自主权的回归。

我国专业目录体系涵盖了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这次颁布的只是硕士和博士层面的学科专业目录,接下来就是影响面更大的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从国家层面来看,还是要集中在管理体系的深化改革,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和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清晰的学科发展思路,主动应对目录调整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以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首要考量,构建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 


作者介绍

图片

叶苹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长助理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毕业于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历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务处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学科办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常务理事、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TlA教育十佳奖"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编写出版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主编出版设计类教育丛书5套、共50余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