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授变骑手,日送千份餐,学生主动申请做志愿者……疫情下的真实生活,破防了!

 茂林之家 2022-03-23

图片

Mar.

22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等到疫情结束……”

来源 | 成长守护平台(WeTeam001)

图片


要说这些天里,最让人揪心的,恐怕就是卷土重来的疫情了。

截至2022年3月22日17时,全国目前有高风险地区40个,中风险地区611个。

吉林、山东、深圳、北京等地均有新增。

于是,我们联系采访了来自吉林、深圳、上海、北京、河北、浙江等地的5个同学,8个家长和2个老师。

想知道在发生疫情这些年里,大家过得怎么样?生活又发生了哪些改变呢?

01

疫情对你有哪些影响?

@小曦 吉林 高二学生:

蛮大的。

我在家自控力不行,致使成绩波动,而且出行也受到限制,成天待在家里也挺烦的。

@甜甜 浙江绍兴 妈妈:

我们这个地方疫情还好,要说影响肯定有,作为80后父母,得撑起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并不容易。

图片

卡口24小时值班点

@王思雨 北京 大三学生:

由于疫情要继续在家上网课,同学们大部分反应不太开心,因为放寒假以后长期在家,已经从“国宝”变成“讨人嫌”了,希望早点开学摆脱父母的唠唠叨叨,也不想因为疫情出门受限。

图片

王思雨同学前天做志愿者的照片

@叶老师 河北 大学教师:

疫情期间要上网课,对我的教学安排影响还是蛮大的。

本来这学期有一些模拟考试,但现在情况可能就会推迟,毕竟线上考试的效果也不太好。

02

疫情让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严女士 深圳 妈妈:

工作、生活严重黏合。

像我这样的职场妈妈,上班工作,下班马上开始各种家务活、做饭,同时自己还在进修的关键时刻,导致生理、心理压力都很大!

图片

收集贴纸是每日一检的重要动力!

@李同学 上海 大三学生:

改变不大,有舍友们相互带动,学习氛围也很浓郁,课余我们还会一起看电影,或是锻炼,还挺快乐的。

@Jolie 深圳福田 妈妈:

带孩子去公司上班将近两周,经常和同事们相处嘛,能感觉到孩子也改变了很多。

后来居家,孩子也会主动在家里拖地了,可能是他看到我在公司里整个人的状态还是蛮拼的吧。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图片

下班回家路上看到的核酸队伍

@彬彬 深圳福田 妈妈:


首先我更关心粮食和蔬菜了,还要熟悉各个买菜平台,了解各个蔬菜、肉类的品种和价钱,每天想好荤素搭配的品类,给家人安排好一日三餐要花很多心思的。

另外,无法收快递的日子,省了相当多的网购预算,同时也发现很多东西其实当下不买的话,也没啥影响,让自己养成了更清晰的购物观,也算一件好事。

图片

想念以前去买菜的日子

03

关于网课,你怎么看?

@許同学 上海 大二学生:

上网课这事儿,有的同学还挺高兴的,原因不用我多说

图片

要认真上网课哦!

@叶老师 河北 大学教师:

我们是录播加直播结合的形式,网课和线下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法实时看到学生的反应。

当然,给孩子们上网课的时候,也发生过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有个学生基础不好嘛,又害怕被我点名,就把名字改成其他同学的了。


但其实没用,因为我是在系统上操作,只有学生本人回答,才能得到积分,所以,不要耍这些小聪明啦图片

@甜甜 浙江绍兴 妈妈:

网课的话,肯定不如去学校上课好。

一般来说,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没那么好,上网课老师也不在身边,既没有威慑力,也没有那个氛围!

图片
因为疫情封路了

@王思雨 北京 大三学生:

我觉得在学校上课好,因为受环境影响,我可以非常自律。

打个比方吧!在校假如八点半上课,我需要七点半起床,但是在家的话我只需要八点二十起床。

在家安逸舒适的环境会导致我疯狂给自己找退路,并且上网课久坐会很不舒服,不如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抱着本书800米冲刺踩着铃声跑进教室来的舒服。

虽然进教室时差点迟到很狼狈,但这就是青春不是吗?

图片
福利院小妹妹送给王思雨同学的糖

@张同学 北京 高一学生:

在家里上网课好一些,因为在家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我是个类似“独行侠”的人,在学校基本也是一人,所以感觉(与没有疫情相比)没太大的区别,反倒是在家上课,要用社交软件和同学沟通,交流更多了。

这样我也很轻松,因为在学校身边会有很多人,见面还要打招呼之类的,还得注意各种各样的规定,不像家里比较随意一些。

04
居家隔离时,玩手机的时间会变多吗?

@黄女士 深圳 妈妈:

除了周五六日晚上外,有怀疑孩子利用午休时间玩电脑游戏。

所以我们会提前跟孩子说好(玩乐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要跟我们讲,并具体告诉他哪些app是能用的。

@张同学 北京 高一学生:


起初我居家隔离的时候,规划时间不太合理,但后来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慢慢控制自己的玩乐时长,之后就越来越轻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玩手机这件事,家长更多关注的,还是我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所以我有什么都会主动和他们沟通,然后学会合理地规划时间。

@甜甜 浙江绍兴 妈妈:

孩子在家肯定会玩手机,怎么说呢,以身作则吧!

我也会带着她做点别的,这样不用家长多说什么,孩子自然不会一直玩手机。

05

疫情期间,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零分大佬 深圳 高一学生:


我们小区周围都有确诊,只剩下我在的这一栋和隔壁没有,没想到一觉醒来,我们就要全部被拉去另外一个地方隔离了。

说实话一开始心里很慌,但现在有点麻了,接下来就好好配合防疫吧!

@李同学 上海 大三学生:


印象最深的就是疫情封校,学校通知统一配送三餐以后,有同学问:“餐费怎么算”?

然后思政老师直接回复:“先不用管,吃就行了”,说真的,那个瞬间感觉有被暖到图片

图片

教授变骑手,日送千份餐


@ANGIE 浙江 初一学生:


上网课的班级群里,同学们吵大架。


@零分大佬 深圳 高一学生:


医护人员给我们做核酸,从两点做到十点,特别辛苦!感谢图片

图片

医护人员辛苦了


@张同学 北京 高一学生:

一个来自台湾的网友,他叫Allen,用的是繁体字,有时也会切换成简体字,疫情期间,我们一直有保持联系。

疫情刚开始那会,我正处于初中,我经常和他聊天,并且和我分享生活,教给我很多生活方式,也让我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他总是会一直支持我、安慰我,就像亲人一样。

图片

张同学和网友Allen分享生活


06

疫情期间,你和家人相处融洽吗?


@严女士 深圳 妈妈:


我的孩子六年级,相处挺融洽的。

昨天因为疫情而影响了一份文件的打印,着急上火冲老公发火了,过了一会就没事了,老公一边帮我想办法,我们一边一起看电视,这时候我女儿就说:“妈妈你们好奇怪,刚刚还吵架现在在撒狗粮。”

我说这就是爱,因为爸爸爱我图片,结果姐弟两个一起嫌弃撒狗粮的爸妈。

图片

严妈妈烤的鸡翅出锅啦!


@张同学 北京 高一学生:


我之前和家长之间的矛盾挺大的。因为他们以前和我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就会有很多思想观念上的不同。

从上网课到我初中毕业,我们都在互相切磋,中间真的吵得非常激烈,但一切都随着我初中毕业、压力减小,很多矛盾自然而然都化解了。

可能是之前他们对我有更高的期望,导致我们关系紧张吧。现在我们会聊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他们也会和我聊一些家长里短之类的事儿。

@彬彬 深圳福田 妈妈:


我和孩子相处还算融洽。

刚好趁着这段时间,和孩子一起收拾了家里的玩具、书柜、换季衣物、鱼缸,让孩子们对家里的参与感(归属感)更强。

以前工作太忙,完全没时间到楼下花园走动,这段时间由于管控,我会和孩子们玩“找春天”的游戏,每天布置一个任务,比如:

找到十种颜色的花朵,找到十种不同的动、植物(小狗小猫、池塘里的小鱼,不一样的小鸟……),然后拍下照片,再一起讨论描述。

图片

孩子在镜头里捕捉到的小猫咪


这样做,一方面是想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可爱,另一方面也想锻炼下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植树节当天,我们还一起播种了一批白菜和绿豆,完成这些在之前看来都很奢侈的“浪费时间“项目,一起”虚度光阴“的感觉很温暖。

07

解封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小曦 吉林 高二学生:


想发个朋友圈庆祝解封图片

@ANGIE 浙江 初一学生:


最想见见半学期没见的同学们。

图片

疫情结束,就一起去散步吧


@零分大佬 深圳 高一学生:


解封后,想赶紧回到学校学习。

08
对其他家长、孩子们说

@小曦 吉林 高二学生:

想对高三的学长学姐们说:疫情当前,或许你有些疲惫、不安和焦虑,但已满18的你们,马上面临高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最后两个多月了,冲鸭图片

另外,我爸爸在抗疫一线,一般凌晨一点才回家,我觉得爸爸很伟大,是我的英雄!有这样的爸爸我很自豪。图片

图片

住院病房门口


@严女士 深圳 妈妈:


家永远都是最安全最可靠的,请孩子感恩家长的付出,请家长大胆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ANGIE 浙江绍兴 初一学生:


学习为主,游戏为辅,劳逸结合。

@彬彬 深圳福田 妈妈:


既然已经“慢下来“,那就好好享受一起朝夕相伴的日子,时间太珍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和珍惜。

@陈老师 吉林 初中体育:

建议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哪怕在居家隔离期间,也要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慢慢改善自己和孩子的身体健康。

@Vicky 妈妈: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上用户名称均为化名,以上回答均来自调研采访。

09

写在最后


最近,网上有一个蛮火的文案: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因为疫情,导致我们很多筹备已久的计划不得不以搁浅而告终:

图片

微博上也有一个热搜 #疫情前的最后一个长假在做什么?# 其中,一位高赞网友的庆幸,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图片

疫情反复持续了三年多,这中间,我们有过吐槽,也有过遗憾,更有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

面对疫情,吉大行动迅速,让吉大学子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吉大速度”

图片

虽然疫情反反复复,但相信有了这一个个普通人的坚守与努力,我们总会迎来战胜它的那天,不是吗?

这几年,我们的谈话常以这个句式开头:“等到疫情结束……”

是的,等待的姿态很无力,但等待的底色,永远是希望。

在那些因为疫情不得不呆在家里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时间,好好提升自己图片

如此,青春才是真的不留遗憾。

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