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佛大学: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附高质量陪伴5字法则)

 健康必靠中医 2022-03-23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图片

图片
陪着,不等于陪伴
别让你的“无效陪伴”伤了孩子一生
——虎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 | 番茄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英国曾经做过一项长达70年的纪实追踪,从1946年开始,跟踪记录了近七万个孩子的成长轨迹,试图找出孩子优秀背后的原因。

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受家庭、社会和经济水平影响,注定一生平庸。
但仍有20%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打破“平庸”的魔咒,成功逆袭。
图片
这部分孩子成功逆袭的关键就是:他们从小是父母陪伴着长大的。
董卿在《朗读者》中也说:

“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我们会发现,但凡是那些学业优秀、心理健康、自信独立、内心富足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大都做了一件事情——高质量的陪伴。
图片

父母今天陪伴越用心,

孩子未来就越优秀
密歇根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科学地揭示了陪伴孩子的神奇之处。
调查显示,对行为得体、考试名列前茅这两件事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作业的数量,也不是家长督促学习的程度,竟然是家庭聚餐的频率和时长。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珍贵品质、学习能力,是在父母温馨陪伴下滋养的。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工作非常繁忙,可他依然会留出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从未缺席过任何家长会和为孩子举行的重要仪式。
大女儿玛利亚出生后,不管工作有多忙,母亲米歇尔每天都会接送孩子上下学。
而奥巴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孩子们身边。
女儿学习游泳时,自己亲自当老师;
图片
孩子放假时,就带她去游乐场玩;
图片
不错过孩子的每一个重要节日。
图片
奥巴马曾经说过:

“我不会一辈子当总统,但我需要一辈子做一个好父亲。”

正因如此,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很自信、优秀,一个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了哈佛,另一个则进了密歇根大学。
陪伴,就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父母就是最好的家庭教师。
父母用心陪伴,孩子才能未来可期。
图片
父母会不会陪伴,

孩子未来差距巨大

最近,疫情严重,很多孩子不得不居家,坐在电脑前重新开始上网课。
昨天,有个朋友就跟我吐槽,说疫情期间带孩子简直太难了。
我一时来了兴致,询问她是怎么带孩子的?
朋友说,她真是操碎了心,担心孩子不专心听课,几乎每隔半个小时,她就会推门进去督查一次。
一旦看到孩子打盹儿,或者是偷吃零食,她就会控制不住情绪,数落孩子,后来干脆搬了个椅子在一旁监督他。
而隔壁家的孩子同样也是居家学习,却一片岁月静好,井井有条。
电话那头,朋友义愤填膺,非常不理解;
但我听了以后,非但没有同情她,反倒有点同情孩子。
朋友表面上的确是在陪伴孩子,而且做到了事无巨细,竭尽全力。
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陪伴用错了方式,不仅让孩子感到窒息,也让自己感到痛苦。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成果,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父母错误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毁掉了孩子的努力与潜力。
1. 耐心太差,没有控制好情绪。
温暖的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也是陪伴的底色;
动不动就发脾气,失去耐心的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剂“毒药”。
2. 动不动说教。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喜欢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说教、讲道理。
讲道理其实就是一种权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服从。
结果就是父母越讲理,孩子就会越歇斯底里,甚至对父母产生厌烦心理。
3. 经常打扰孩子。
很多父母要么是为了孩子好,要么是对孩子缺乏信任,总之就是,在孩子专心的时候,喜欢隔三差五打扰孩子。
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刚刚集中起来的注意力,被父母不经意破坏。
4. 期待太高,给孩子施加压力。
陪伴孩子,不止是为了让他考出好成绩;
也不是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与关注,就一定过能获得同样的回馈。
所以不妨放平心态,把陪伴当作一场无与伦比的旅程,和孩子一起成长。
总而言之,陪伴孩子讲究的是策略,“质”远比量重要得多。

图片

图片
5字法则,教你高质量陪伴孩子
为帮助父母提高陪伴质量,哈佛大学曾经推出了一个创新项目叫做Ready 4 Routine,即“准备日常工作”。
并根据具体社会实验,总结出了一个“PEERE法则”。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武志红老师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位来访者是企业高管,事业有成,但是只要在公开的场合说话,就特别容易紧张,总觉得别人都对他说的话不感兴趣。
在武志红的引导下,他逐渐吐露心声:
原来,从他记事起,妈妈陪伴他、与他聊天时永远给他一个侧脸,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从没有正面看过他。
这让他经常怀疑,是不是自己讲的事情很无聊,又或者,妈妈根本不在乎他。
在他的眼里,自己永远是“不被看到的”。
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心需求被忽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的心就会越来越冷,更会逐渐疏远父母。
陪伴绝不仅仅是简单地陪在孩子身边,而是暂停手头正在做的其他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身上,仔细感知孩子的情感需求,理解他的情绪。
哪怕每天只有一小段时间,只要让孩子感受到你与他亲密的联结,陪伴就是有价值的。
2. Engage (参与) ——放弃主导,积极参与
父母陪伴孩子,决不是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行事,而是寻找合适的切入口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去;
来自河北的一位爸爸,在疫情期间发现儿子沉迷手机游戏,尤其喜欢枪战;
他并没有责骂孩子,粗暴地阻止儿子的行为,而是绞尽脑汁和手机“抢”儿子;
为了吸引孩子,他给儿子买来飞机、大炮、挖掘机等玩具,并用这些玩具自编自导自演,拍起了“军事大片”。
图片
什么飞机轰炸、坦克碉堡、高山河流......各个场景逼真,毫不含糊。
父子俩玩的不亦乐乎,至今已经拍了近300集电视剧。
陪伴孩子,绝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主导,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陪着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3. Encourage (鼓励)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上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有个牙科医生叫爱德华,他有一个爱钻研的儿子,名叫马克。
在小马克被电影的艺术效果深深吸引,有拍电影的想法时,爱德华鼓励说:“那我们试试吧。”
于是,买来了一台手持摄像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儿子合作拍了第一部影片。
10岁那年,马克突然告诉爸爸,自己对编程很感兴趣,想学习编程。
在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然而对于儿子的新奇想法,爱德华再次回应说:“那我们试试吧!”
在爱德华的教育理念里,只要孩子感兴趣,愿意尝试的事情,他都可以支持,不做任何阻拦。
后来马克考上了哈佛大学,大学期间他创建了一个社交软件,这个社交网络就是Facebook。
而那个被父亲鼓励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孩子,就是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徐小平说:

“人生就是永不停息地探索,要让孩子在不断探索中寻找自己的天性。

父母要尊重并呵护这种天性,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其实,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让父母渐渐失去耐心。
无论孩子的想法如何,有什么奇思妙想,作为家长还是需要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多多鼓励他。
当你不断地鼓励孩子大胆展现自我、勇于思考,孩子可能会还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4. Reflect(反馈):——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记得在书店看到一个场景:
一个妈妈在陪7、8岁的儿子挑选图书,喋喋不休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

“你看这个干什么?一点用都没有;

哎呦,你看这个书多好,关于历史的,还能涨知识...”

小男孩被妈妈说得不耐烦,最后甩下一句“你干脆自己挑好了!”便径直走出了大门。
父母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控制,只会一次次戳伤孩子的心,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放弃沟通,选择自己扛起所有的压力和苦闷。
戴尔·卡耐基曾说:

“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

父母在陪伴时,应该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好听众,多听听孩子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只有把平等、尊重当作前提,像朋友一样和孩子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才能真正建立起情感的桥梁。
5. Extend (衍生):——扩展视野,发散思维
我有一个闺蜜,平常工作繁忙,但却是我见过最会陪孩子的人。
比如带孩子一起做陶艺,她会先引导:

“你今天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过程中她会和孩子一起探索更多的形状和颜色,还会给孩子普及一些小窍门;
最后再一起复盘,什么样的形状更结实,怎样才能做的更美观;
包括去动物园也是,她会和孩子讨论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不同种类等;
让本来枯燥单调的参观变成了一次妙趣横生的大自然之旅,既增加了孩子的兴趣,还拓宽了孩子的视野。
其实,父母陪伴孩子的最高层次,就是打开孩子的新世界、拓展孩子的思维、拓宽孩子的视野;
孩子还小、很多想法还不成熟,也不够全面,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多去接触新的知识。

这样的陪伴才是充实的、收获满满和有价值的。

图片
图片
一位网友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忍不住热泪盈眶:
读书时,妈妈就坐在旁边给她削铅笔,每天陪着她一起写作业。
可妈妈并不识字,只认得自己的姓名,为了更好地陪伴她,强迫自己去读书识字。
试问,一个有着如此眼界、耐心的妈妈,孩子未来又怎能不优秀呢?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成长的速度,也远超过我们想象。
就像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所说的:

“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用爱与耐心陪伴孩子,陪伴他们破茧成蝶。

图片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300万精英家长都已经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