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有人护你,有人忧你,有人助你,亲人的爱也各有千秋

 梧叶追剧 2022-03-23
与你相遇几分钟  不多不少刚刚好

相思梧叶,80后,老文青,纯爷们,少女心。内心单纯的教书匠,行为纯粹的写字人。影视情感,成长感悟,随手涂鸦,聊以自娱。

多年前,曾在网上读过这样一句话——所有人都会关心你飞得高不高,走得远不远,但是我们的亲人,从来都只关心我走得累不累,摔得疼不疼。

最开始的时候,我很不理解这句话,毕竟,从小到大,父母总对我说,希望我们可以多上学,将来能够有出息一些。

依稀记得,那时候,每次读书偷懒的时候,父母都会非常生气,担心我会重复他们的命运,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于是,兄妹几个里面,我一直都是挨骂最多的那一个。

那时候不懂事,曾经一度觉得父母不喜欢我,总想着把我往外赶。

等到我参加工作之后,我才发现,一切并非我想象的那样——

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邻居们遇到我,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他家的孩子学习怎么样,我会在什么时候离开那所学校,如果我离开了,谁又来接替我们的工作。

但是父母见到我的时候,只会问我生活怎么样,有没有吃饱饭,跟同事相处得怎么样。

在父母心里,最担心的不是我在工作上取得什么成绩,而是我在单位能不能习惯,有没有被人欺负。

有时候我觉得,当初小的时候父母操心的是我的未来,等到成年之后,他们又把我当成了孩子,反倒操心起我的生活来。

也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这就是父母跟外人的区别,外人操心的是我飞得高不高,能不能帮到他们什么,但是在父母心里,最操心的只是我的生活,他们希望就算我不在他们的视线之内的时候,也能开开心心地活着。

就像当初,他们用尽全部力气,只是为了给我们安上飞翔的翅膀。

个人觉得,《人世间》的故事里,周秉义是很有争议性的一个人物。

作为那个年代的北大毕业生,是妥妥的人中龙凤,但是自他毕业之后,真的没给家里做出过多少贡献。

尤其是周秉昆离开酱油厂之后,为了编制,差点连头发都愁白了,只要周秉义愿意帮忙,很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偏偏从始至终,周秉义都没有帮忙。

后来邵主编出手相助的时候,周秉义还在那里前怕狼后怕虎,担心这件事对自己造成影响。

那一节的时候,弹幕一大堆人都在抱怨,说周秉义太过自私了,只想着自己的政治前途,全然忘记了弟弟这些年为家里的付出。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不站周秉昆这边,纯粹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观点却未必是这样——

像我等这样的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反倒是周秉义这样的干部,讲原则,不徇私,一身正气。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老话,我们都希望别人是讲原则的人,但是事情真正到了自己头上的时候,我们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亲人不要太讲原则。

老家的父辈常说,一旦孩子有了出息,成了公家人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就不再仅仅只属于我们,而是国家的社会的。

只是这样一来,家里人就再也指望不上他们了。

等到父母离世之后,兄弟姐妹之间,因为分属不同阶层的缘故,曾经的感情也就慢慢变淡了。反倒是那些一直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感情反倒能够长久了一些。

说起来很扎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直到后来的故事里,我才发现,虽然周家兄弟这些年联系得比较少,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其实并没有淡去。

为了骆士宾的事情,周秉昆去找周秉义商量,可是那段时间,因为军工厂的改革,周秉义特别忙,因为头天晚上没有在家里找到周秉义,周秉昆决定直接到军工厂去找他。

当时周秉义正在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周秉昆走进会场的时候,正好听见周秉义拿他举例,却不想这个时候工厂出事了,工厂的老工人杜德海要自杀,自杀之前点名要见周秉义。

杜德海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并非是他对周秉义有什么意见,而是不想成为厂里的拖累,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自绝于人民的人。

杜德海点燃了导火索,但是周秉义却不离开,坚持要和杜德海一起去死,周秉义安坐如山,但是人群中的周秉昆却坐不住了,马上扑过去想要救自己的哥哥。

虽然杜德海在最后一秒扔掉了炸药包,并且扑倒了周秉义,但是周秉昆还是被爆炸波及摔倒在地。

当时,看到杜德海点燃导火索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往后退,生怕这件事波及到了自己,只有周秉昆,明知道冲上去会有危险,但是他依旧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因为那是他的哥哥。

危险来临时,能够坚定地站在我们身边的,从来都只有我们的至亲,至于其他人,无论嘴上说得有多高大上,但是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大多数人最先考虑的都是自己。

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金月姬和郝冬梅也知道了这件事。

虽然娘俩都为这件事震惊,但是金月姬和郝冬梅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郝冬梅要求周秉义立即离开兵工厂,但是金月姬却开始通过这件事分析工人最想要的什么,周秉义要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收服人心。

有人说,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是因为金月姬并没有把周秉义当成自己的亲人,只想着利用周秉义去给自己谋取利益。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实在有些不能理解,这时候的金月姬已经退居二线,而且除了郝冬梅之外,他们也没有其他孩子,要说她利用周秉义为自己谋取利益,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

金月姬首先询问了周秉义的意见,如果周秉义想要离开军工厂,她就去帮忙运作,“不想干就别勉强自己,勉强自己也干不好”。

在我的直觉里,在周秉义的一生中,虽然生养他的是周志刚夫妇,但是真正影响他人生的,还是金月姬。

得知周秉义想要继续干下去,老太太在肯定了周秉义想法的同时,又指出只是空口白话,根本解决不了军工厂的问题,最让我感动还是老太太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了出来,让他先用这笔款去解决问题。

只是可怜了郝冬梅,她担心周秉义的安危,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一句话都插不进去。

郝冬梅不想周秉义继续干下去,是因为她担心周秉义出事;金月姬鼓励周秉义继续干下去,是希望周秉义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们对周秉义的爱。

我们常说男女之间的爱各不相同,我们却忘了亲人之间的爱,也各不相同。

就拿《人世间》的故事来说,周秉昆对周秉义的爱,是血缘亲情联系在一起的互相守护,也许平时的时候不怎么联系,但是真正到了生死关头,他绝对会用自己的性命去保护自己的哥哥。

虽然很多人都说周秉义自私,但是易位而思,如果周秉昆到了生死关头,周秉义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郝冬梅和周秉义之间,是夫妻之间的相互守望,是希望可以一起永远走下去的风雨同舟,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周秉昆夫妇还是很相似的。

至于金月姬,则是完全把周秉义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

正是因为她把周秉义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才会坚定地站在周秉义的身后,为他指引方向,帮他出谋划策,让他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忽地想起了此前冯化成对于“孝”的阐述,冯化成说“孝”有养心智和养口体的区分,虽然不太赞同冯化成的说法,毕竟在我们的惯常的认知里,二者本就不该区分得这么明显(养心智的也应该养口体,就算没办法时时陪伴,也可以多打点钱)。

现在看来,父母兄弟亲人之间,其实也是这样的,有人护你周全,有人忧你安危,有人助你成长,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爱。

正是这发自内心却各不相同的爱,才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人生。

图片系电视剧《人世间》截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