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提高你的理解力,成为职场高手,首先要完善这种思维系统

 伊说说 2022-03-23
 

欢迎来到伊说说

图|摄图网

新人进入职场第一天,会有新人上岗培训的环节。

面对海量的工作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工作安排,有些职场新人直接就懵了,但是,再看看旁边一起参加培训的新人同事,都信心满满说懂了,就硬生生把想问的问题咽回去了。

结果是,这些新人在工作中频频出错,还要不停返工,被上司批评的时候,也越来越多。眼看着同期进公司的同事,平步青云,深得上司青睐,而自己更加郁闷和迷茫了。

是自己能力差吗?还是自己的理解力差呢?这个问题,不仅是很多职场新人的苦恼,也成为一些工作几年的职场人的心病。

其实,既不是你能力差,也不是你理解力差,而是你的心智化思维系统不够完善。这一点在《社交天性》这本书中提到了。

1

1

1

啥叫心智化呢?

马修·利伯曼是美国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权威学者,他在《社交天性》这本书中,提出了心智化概念。

他说:“心理学家把这种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思想的能力看作一种拥有心智理论的能力,把这种能力运用到现实中去的过程被称为心智化,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推测和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时,我们就实现了'心智化’。”

心智化的过程,让我们能够清晰明确对方的想法和意图,准确判断对方的反应。我们理解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让工作效率和业绩也得到提高,增加我们在公司中工作能力的认可度。

苏格拉底说:“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这句话中:'人,认识你自己。’”

1

2

1

完善的心智化系统,让你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这本书用大量实验证明,人类大脑是天生喜欢社交,也就是说人类是有和别人,和社会建立联系的需求。

能够正确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意图,这是和别人建立联系的最基本形式。

心智化可以让这种解读他人想法和意图的能力提高数倍,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提高理解力。

首先,完善的心智化能够获得,人们对你的能力认可和信赖

小欧进入这家公司的第一天,公司上下正在忙着准备迎接总公司检查,部门主管让小欧把部门资料先整理一下。

小欧面对像小山一样的资料,没有着急去整理。而是,先向同事前辈请教了这次检查的性质和总公司来检查的情况。然后根据检查目的,开始梳理分类整理这些资料。

在整理过程中,小欧对一些行业规范标准,上网进行查阅,发现有一个标准,就在前几天,官方发布了最新版本。于是,小欧将资料中的这份行业标准进行了更换并用标签纸做了标记。

小欧把这些整理分类的资料放在会议室,请部门领导来检查。部门领导看着清晰、有序分类的资料,对小欧的工作能力刮目相看。他没想到一个新人,竟然把他交代的简单工作,做得这么细致和完美。

后来,在总公司检查中,检查小组对小欧所在部门的业绩和资料管理提出了表扬。

新人小欧的工作认真、理解力强,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认可,并且在三个月实习期满后,被调到总经理办公室,成为总经理的行政助理。

同期进公司的新人同事都羡慕小欧,认为小欧太幸运了。其实,小欧是理解力强,心智化完善,当领导交代工作时候,他能清晰地知道,领导让他完成这项工作的目的,并且自己也能用心、相办法去努力做得最好。

在工作中,当你能够准确领会领导交待的工作意图,你就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按时保量的完成任务。不仅展示出自己工作能力,还能赢得公司上下的认可和尊重,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

其次,完善的心智化能够让人实现社交上的愉悦感,达到和社会链接的目的,达到整合对自己有利资源的目的。

《欢乐颂》里,安迪和曲筱绡都是职场精英。曲筱绡和安迪都很认同一句话:“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我们都面临和这个社会的链接,和同事、领导、朋友的互动社交。当一个人不能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时候,就会出现社交困难,也会制造出很多沟通上冲突。

就像《欢乐颂》里的邱莹莹在失恋、失业后心情不好,几个好朋友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帮助她和开导她,安迪还给她做出理性的分析,但是邱莹莹全部理解为,别人看不起她,不尊重她。

邱莹莹的行为,就是心智化不够完善的结果,导致了她的认知和别人差了一大截。这也决定了,她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都吃大亏,栽了大跟头。

相比之下,和她同龄,一样是职场新人的关雎尔,就能和职场精英安迪愉快的沟通和互动,也能让她在工作中准确领会上司安排工作任务的用意。

这种准确解读对方想法的能力,让关雎尔拥有较为完善的心智化思维系统,也弥补了她不是名校毕业的短板,最终顺利脱颖而出,留在了心仪的公司里上班。

在职场中,那些优秀的职场精英,高手中的高手,都是能够准确洞察别人的心思,在对方还没有做出反应时候,就已经知道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自己该如何配合、应对和行动了。

1

3

1

那么,如何才能完善心智化系统,让你成为职场高手呢?

第一、 学会耐心倾听技巧,是准确理解他人的良好开端

都说上帝给人类一个嘴巴两个耳朵,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而耐心的倾听是让你,在不紧不慢中,细心的听对方表达的内容。

庄子在《人间世》中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意思是,只用耳朵去听,不是真正的听,真正的听,是要用心去听。这里的心,其实就是耐心,只要我们有耐心,愿意听对方讲话,你就能听明白和理解对方的意思。

在这里,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

一个是,当没有听清楚对方的表达意思时候,可以在对方说完后,及时询问和重复对方的意思关键点,做确认。不要认为这样的行为对你不利,恰恰相反,对方会认为你是在认真听他说话,态度严谨的人。

另一个是,尤其是在领导交办事情的时候,最好带上笔记本做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后面开展工作时候,可以随时查阅,回顾领导的要求,检查核对自己工作开展的情况。

第二、 掌握两种逻辑推理,是你完善心智化系统的关键

很多人都喜欢看《福尔摩斯探案集》,被书中神奇的侦查和严密的推理圈粉。其实,逻辑推理方法,是从小学开始,我们都一直在学习的逻辑推理方法。一个是演绎推理,另一个是归纳推理。

什么是演绎推理呢?就是根据已用的前提条件,得出确定的结果。

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就是演绎推理。

苏格拉底的三段论: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类

结论:苏格拉底也会死

归纳推理又是啥呢?归纳推理是指根据过去发生的事实,总结归纳出事物规律,然后推论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比如,古人总结出的天气现象: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那么,当我们看到火红的晚霞时,就知道明天极有可能是大晴天。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在运用时候,也需要我们更多的开动大脑去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会让我们的头脑逻辑性提高很多倍,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工作行动,都会给人清晰和有条理的感觉。

不过,想要获取严密和准确的逻辑推理,也需要我们头脑中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第三、避免“启发式方法”分析问题,是你完善心智化系统的原则

史蒂芬·霍金说:“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

人类在思考的过程中,大脑常常喜欢偷懒,如果找到可以省力气的路径,就一定会选择走相对简单的路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拿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这就是“启发式方法。”

我们对一个工作流程非常熟悉的时候,就会认为这个工作很简单,没有什么要讲的,但是在很多职场新人眼里,这是一个陌生的工作流程,需要学习和熟悉。

所以,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避免这种自以为是的“启发式方法”,去分析问题。如果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测,而不是客观严密推理,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容易出现工作失误。

第四、 多读书,是你完善心智化系统的基石

读书的好处,在于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可以让我们感受很多不曾感受过的场景和事情,然后从中学到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大量地广泛阅读各领域的书,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是心智化的基础,所有思维建立,没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支撑,所有方法技巧都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不过呢,在阅读上给大家一些小的建议

阅读书籍要带着目标去读书,才能高效阅读。

阅读书籍可以选择主题式阅读,让自己的知识学习更加成系统化。

不同的书籍在阅读时候,可以采取泛读、精读、略读各种方式,不要为读书而读书。

如果你还在懊恼因为理解偏差而搞砸了工作;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理解力低而自卑;如果你还在为不知道如何提高理解力而迷茫,你不妨试试从以上四个方法做起,完善自己的心智化思维系统,你也能成为职场中的精英,高手中的高手。


伊凡17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