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朝阳: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出“劲松模式”

 朝阳规划艺术馆 2022-03-23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辖区内拥有不少数十年前建设的老旧小区,“无物业、少配套、缺管理”等老旧小区的“通病”在这里也同样存在。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从2018年起,劲松街道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精细服务”为抓手,率先在劲松北社区试点引入社会资本改造老旧小区,探索出老旧小区改造的“劲松模式”。试点两年半,劲松北社区出现了“配套先进、街巷干净、停车有序、居民乐居”等喜人变化,迈出了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新步伐。






在干净整洁的劲松西街上,宽敞的乳白色大门让人眼前一亮,大门上“劲松北社区”五个金色大字,苍劲有力。

“这五个大字出自社区居民之手,是居民书法比赛选出来的。”劲松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在小区改造上,小区怎么改,设施怎么添,都由居民说了算。”

劲松北社区共有居民3605户,36.9%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37%是流动租房的年轻人,面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劲松街道工委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区级统筹、街乡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企业运作”的“五方联动”工作机制,从点到面引导居民参与到改造中来。

图片
社区党委与居民代表共同商讨为民办实事项目

依托“五方联动”工作机制,劲松街道工委成立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宣讲队,开展“一对一”入户宣讲,缓解改造施工给居民造成的情绪波动。同时,发挥“居委会——小区——楼门”治理网络作用,以包楼包院方式,就物业管理、环境提升、便民服务等问题开展需求征集,把居民需求“兜”上来。“以引入便民业态为例,中老年人希望增加菜市场、社区食堂等设施,以便利居家生活为主。青年人希望增加社区健身房和代收快递等服务。”劲松北社区党委书记陈波回忆,“仅考察需要增加的便民业态,我们就先后走访了2380名居民。”此外,劲松北社区党委还成立了由党员干部、居民党员代表等40余人组成的议事小组,创新“专业设计、居民评选、政府把关”的评选流程,方便改造方案随时微调优化。

“听取居民意见贯穿了项目改造全过程。”陈波说,汇集民意民智,高度尊重居民意愿,是让改造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资金从哪里来? 劲松北社区给出的答案是社会资本。劲松北社区率先引入社会力量——愿景集团,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来源的难题。

图片

改造后的劲松二区街心广场


愿景集团“进入”社区后,首先做的就是盘活闲置空间,对社区内闲置低效的配套用房进行改造提升。

经过改造,209号楼附近存在了几十年,环境杂乱的停车棚摇身一变成了时尚的“匠心工坊”,为附近居民提供针头线脑、换配钥匙、换电池等便利生活服务。紧邻小区大门处的配套用房,曾常年闲置,如今被改造成了集蔬菜店、熟食店、小吃部为一体的生活服务站,让居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便利服务。

“整个改造提升,包括园林景观提升、增设消防安防设施、增加基础配套及标识系统、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和社区便民商业等内容,通过社会资本的运维,让老旧小区得到了有机更新。”陈波介绍,愿景集团还拥有闲置资源的运营权,可通过停车管理收费以及养老、托幼、健康等产业,形成市场效益激发点,实现投资回报平衡。
引进社会资本,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了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平。

愿景集团引入“愿景物业”,实施物业服务清单式管理,涵盖环境、绿化、停车、垃圾分类等内容,采取“先尝后买”方式收取物业费用,让居民的物业费交得明白安心。同时,推出“物业+养老”服务,将24小时物业服务融入到上门服务、人文关怀等养老服务中,满足老年居民的各项服务需求。“除了日常的24小时安保和环境保洁,物业还能提供上门修脚、助洁助浴等服务,非常方便。”居民潘继红告诉记者,居民心里都有本“温情账”,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的缴费意愿也越来越强。






坐落在劲松西街的“美好理发店”仅有十几平方米,但客如云来。老板不是别人,就是在劲松北社区摆摊儿经营十几年的申师傅两口子。社区完成改造后,申师傅的手艺作为便民业态保留了下来,从之前露天经营的“理发小摊儿”,变成了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合法门店。为了回报社区和居民,申师傅给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打折,还为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上门免费理发服务。

和申师傅一样,修鞋匠、保洁员、水果摊主等七八位社区的“老朋友”,如今都继续留在改造后的社区里为大伙儿服务,他们每周末在辖区开展义务理发、衣服裁剪、免费配钥匙等便民服务活动,继续延续着社区温情。

图片
旧房改造理发店全新升级

不仅如此,劲松北社区还利用美好会客厅等设施,开展支部生活、公益活动、居民议事、社区课堂等活动,策划社区兴趣营,链接公益资源,开展文体、健康、学习、亲子、传统节日等特色社区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也提升了社区的文化管理水平。同时,建立“彩虹桥七色志愿服务队”,开展“家园意识”教育,建立社区服务积分奖励体系,鼓励居民对小区改造后的物业管理、便民服务等问题进行集中商议,增进居民的家园主人翁意识。“改造带来的不只是硬件的提升,还有人文环境的改善。”居民程丽说,社区每周至少一次举办活动,原本不熟悉的邻居因此而结识,仿佛找回了数十年前热络的邻里情。

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劲松模式”的老旧小区改造,让社区充满了暖暖的亲情味道,也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大家庭的认同感。改造后的劲松北社区安居更宜居,在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迈进了一大步。

作者:刘亚琼
来源:学习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