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消费和投资的认知,决定了你的财富和幸福水平!

 天道酬勤九 2022-03-23


消费和投资,是每个人一生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每个人都在消费,每个人也都在投资。

花钱是种消费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投资行为。

关键是在于你怎么花。

有些人的钱越花越少,有些人的钱越花越多。

有些人越花钱越痛苦,有些人越花钱越幸福。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不断的重复上演。

很多人的消费和投资都是随性而为,长此以往,这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

这个差距不但是表现在财富上,更是表现在你的幸福程度上。
有智慧的人能把消费变成投资,而那些没有智慧的人会把投资变成消费。
有些消费其实是投资,而有些投资,你要把它当成是消费。
这听起来似乎很绕,但是很多深刻的认知就隐藏在其中。
 
1
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课上,学生们的第一堂课,就是要区分“消费”行为与“投资”行为。
花钱大体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消费
一种是投资
有人说花钱购买食物、衣服、家用电器、出去旅游、看电影等等,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享受生活,但这些钱花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些行为叫做消费。
而花钱买房子、股票、基金,花这些钱是为了让“钱生钱”,将来可以得到更多的钱,这种行为叫做投资。
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定义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
例如,一个人买了一套西装,花了2万块钱,你说这个是消费还是投资?
很多人说,这个肯定是消费啊,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套西服,花这么多钱,不是消费是什么。
但是有人觉得这个是投资,因为他觉得“个人形象,价值百万”,穿上一套裁剪得体,用料讲究的西服可以让自己感觉非常良好,信心百倍。
当今社会,什么最贵?
信心最贵!
强大的自信几乎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利器。
而且“人靠衣装,马靠鞍”,别人也会因为你的穿着,而对你做出判断,选择是否相信你。
拥有强烈的信心,我可以成更多的事,挣更多的钱。
一个衣着寒酸破烂的人说自己拥有千万身家,你信吗?
所以,买衣服的这个行为,肯定是投资行为无疑。
 
2
再比如,一个人买了一套房子,这个是消费还是投资?
大部分人觉得这个肯定是投资啊,因为房子会升值,以后只要卖出,就能获得比当初投入更多的钱。
但是现实情况却不一定如此,因为你可能买的是劣质房产,位置极差,租不出去,未来也没法增值,你说这个是投资还是消费?
当然,如果买的房子位置还可以,比很多房子增值的都多,但是当时买也只考虑自住,并没有想过投资,也不打算出售,那这套房子属于投资还是消费呢?
我在查找了很多关于消费和投资之间区别的资料来研究,发现几乎没有令我信服的解释。
最后,我琢磨了一下,要搞清楚一种花钱行为到底是消费还是投资,要分主观还是客观。
在主观上:
以获得回报为目的花钱行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可以称之为投资。
反之,以享受或者是以满足欲望为目的花钱行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是消费。
也就是说,你买一套两万的西装,只要你买的时候是以投资为目的,不管最终你是否因为这套西装而变得更加自信,从而挣到更多的钱,这个都是投资行为。
因为,投资的最后结果是不确定的,投资本身就有赢有亏。
反之,你买一套西装,只要你买的时候只是因为喜欢,只是为了享受,那么即便最终这个衣服让你更加的自信,赚到了更多的钱,那么这个也是消费。
因为消费有时候也能成为投资。
换句话说,在主观上,判定一个行为是消费还是投资,是从个人主观意愿出发的。
在客观上: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的花钱行为,最终,只要能使本金增值并能变现的就是投资。
反之,最终,只要造成本金损失或不能变现的就是消费。
也就是说,不管你买房子的时候是否考虑到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是否只考虑自住,但在最终结果上,你的房子升值了。
那么,你买的房子就是投资。
因为你出手时,会获得增值的价值,你出租时,会获得更高的租金。
虽然现在你没有出租和出售,但是只要你愿意,就能获得收益。
反之,即便是你当时买房子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投资,没打算住,但最终你的房子没有升值,甚至是贬值,那么你买房子的这个行为就是消费。
换句话说,在客观上,判定一个行为是投资还是消费,是从最终结果出发的。
当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看花钱行为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区分到底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消费。
 
3
举例,一个人花了30万去买了一辆奔驰车,请问这个是投资还是消费?
如果按照传统的观念,这个是消费,因为车子是消耗品,会贬值。
但是如果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结果没这么简单。
在主观上:
如果这个人买车是为了获得回报,那么不管结果如何,这个是投资行为。
因为如果有了车,他确实赚到了比以往更多的收入,节省了比以往更多的时间,甚至找到了一个特别满意的对象,这些价值足以覆盖车子贬值带来的损失,那么这就是一次成功的投资。
如果有了这个车,他的收入没有提升,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变化,那只能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投资。
如果这个人买车的目的是为了享受,那么即便这个车给他带来的价值远超出车子贬值带来的损失,这个依然是消费。
在客观上:
不管这个人是出于什么目的买的这个车,最终只要通过这个车子赚来的钱以及车子卖出变现的钱加起来大于30万,那么这个行为就是投资行为。
反之,如果最终通过这个车子带来的钱不足以覆盖这个车贬值带来的损失,或者这车子最终卖不掉,那么这个行为就是消费。
为什么有些人钱越花越多?
因为他能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全面看待的投资和消费,因而他花钱的行为更加的理性。
他能把消费转变成投资,同时让投资更加成功。
就像那些在主观上只想买房自住的人(消费行为),他会在客观上兼顾考虑到了房子升值的问题,所以最终买了一个更能升值的房子(投资行为),最终将消费变成了投资。
为什么有些人钱越花越少?
因为他分不清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投资。
他把投资当成消费,又把消费当成了投资,最终能得到的只有本金的损失。
你只有分清楚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消费,你才能更好的去投资和消费。
 
4
现在为什么有很多人生活的不幸福。
核心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智慧,分不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消费。
比如说生养孩子,这到底是投资还是消费?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
在这种观念下,答案很简单: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投资品!
我生了孩子,给他做这么多的教育投入,给他买衣服,给他饭吃,让他上学,老了以后就指望他给我养老。
对于父母来说,这就是典型的在通过孩子这个载体,把今天的钱投进去,老了以后再得到回报。
所以,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孝顺?
因为如果子女不孝顺,那么我今天在子女身上所有投入,以后的回报可能就靠不住。
因此,孝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作为投资者是不是能够得到应有回报的问题。
所以古代为什么一直强调:“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为什么要“举孝廉”?
因为,孝子守规矩,统治者喜欢守规矩、懂规矩的人。
如果子女太有个性,太自由,太有主见,做父母的和亲朋好友就会觉得安全感受到很大的挑战。
因为孩子的叛逆,很多父母跟子女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这些矛盾的根源都在于: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投资品。
为什么很多父母总希望孩子进央企工作?
为什么很多父母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创业,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以死相逼?
因为,他希望看到自己的回报是稳定的。
我父母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就希望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是去工厂上班。
即便是他们辛辛苦苦供我上大学,本可以找一个更好的工作。
他们在看到我做销售收入不稳定,特别是在我创业长期入不敷出的时候,更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五次三番劝说我去工厂上班。
还有就是儿子娶谁做媳妇,或者女儿嫁给谁,父母都想要有很大的发言权。
为什么?
因为如果他只是为了爱情,随便娶一个妻子,或者嫁给一个没有出息的小伙子,父母作为投资者,以后的利益、投资回报不就都变成了大问号吗?
以前的包办婚姻背后的金融逻辑其实大抵如此。
“孩子是投资品”的这种观念下,父母与自己之间会爆发大量的冲突和矛盾。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越花钱,越痛苦的原因。
所以,要解决很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关键点之一在于父母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不再把孩子当成是投资品,而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消费品。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应该把花在孩子生养、教育上的每一分钱都“判死刑”
在内心深处默认自己已经“消费”掉了,而“消费”之后你得到的是一种付出的满足感和养育一个生命的体验感。
你看到你儿子有出息,他做得这么好,找的女朋友也那么漂亮,你觉得身心愉悦。
这种愉悦感就够了。
因为你爱他,你希望他生活得很好,方方面面都很愉快、很幸福。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正在经历很大的转型。
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子女,从原来作为投资的载体,正在转变为消费品。
越来越多的父母不会再像一百年或五十年以前的中国父母那样,只考虑自己的投资是不是能够有回报。
 
5
为什么很多人谈不好恋爱,处理不好两性关系?
核心原因之一在于分不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消费。
例如,你现在谈了一个女朋友,你给她花钱,给她买化妆品和包包等,这个是属于消费还是投资?
很多人说,这个是投资,为我们这段感情投资。
如果你把它当做是投资,那么,投资是希望获得回报的。
这个回报是什么?
我觉得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可能在潜意识层面你觉得你配不上她,你的价值感不够。
你希望通过送礼这种行为来增加自己的筹码,增加自己的价值感,让自己配得上。
第二,你可能觉得你们之前的关系并没那么稳固。
你希望通送礼的方式来获得对方的好感,以便给你们的感情加固。
第三,你觉得对方对你的付出不够。
你想通过送礼的方式是让对方更爱你,为你付出更多,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无论是出于哪一种目的,你都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回报。
换句话说,如果你将送礼物这种行为定义为投资,那么你可能更多的是为了索取。
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而不是一种爱的行为。
很多人觉得,我给她送礼物是因为我爱她。
可如果这个爱是需要回报的,那么本质上就是索取。
如果是索取,对方是能够感觉到的,不管你伪装的多么无欲无求。
而这种被索取的感觉,对方能敏锐的察觉出来。
这种索取的行为,长此以往,会让对方感到窒息,想要逃离,并最终远离你。
这也是很多人谈不好恋爱的核心原因之一。
很多人被分手,被抛弃,至死都搞不清楚原因是什么。
核心不在于送礼物这个行为,而在于送礼物的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越花钱,越痛苦。
所以,真正的爱,是把在对方身上花的每一分钱都当做是“消费”。
你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你是无条件的,只是因为你想付出,你想表达你的爱,是不求回报的。
当然,消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得到某些东西。
那些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消费后得到的东西是一种付出之后的满足感,是一种为所爱之人创造福祉的幸福感。
所以,如果非要得到一些什么回报的话,那就是:
看到所爱之人因为收到自己的礼物而觉得自己被珍视,被爱包围,从而开心快乐。
看到对方快乐,你身心愉悦。
这种愉悦感就是最大的回报。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越花钱,越幸福。
所以有些花钱行为,看似是投资,但是在你的内心深处,你要能把它当成是消费。

 
写在最后:

有些人钱越花越多,有些人钱会越花越少。

有些人越花钱越幸福,有些人越花钱越痛苦。

核心在于你对消费和投资的深刻认知和理解。

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知行合一。”

真知必定表现为行,不行不足以成知。

只有知的真切,才能行的笃实。

你对消费和投资的深刻认知和理解必然会表现在你的行为上,从而影响你的财富水平和幸福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痛苦和纠结,那一定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而很多思维方式的底层逻辑在于你是否认清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投资。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祝愿大家都能做到知行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