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句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2-03-23

(P71)

现实问题:
    手机、板凳、桌子、椅子、人、书本、老师、学生,每一个名词里都包含着无限多的具体事物;你们喜欢的明星,在台上星光熠熠,私下里,也许睡觉也会跟你一样流哈喇子。
    原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人们总是想为这个杂乱无章的世界制定秩序,人最忍受不了的就是无序和不确定性。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感官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一”的提出是巴门尼德对哲学的最大贡献,从此以后,哲学家都在尝试用“一”来解释“多”,杂乱无章的世界背后一定有一个“一”,比如,这世界有70多亿人,并且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虽然如此,但是只要我们看到一个我们完全不认识的人,不管肤色是黑还是白,我们都能知道他是“人”,看到不同品种的树也是类似,虽然我们我们不认识,但是我们知道它是“树”,还有很多很多情况都是类似,通过给事物归类,这个世界瞬间就变得井然有序了,这也是用“一”解释“多”的运用。
    这里的“一”就相当于我们课本上讲的矛盾的“普遍性”也即“共性”,只要我们掌握了共性,我们对特殊性就有一个大概的理解。比如,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那么,不管我们眼前出现的是张三还是李四或者麻子,我们都知道他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怪兽;我们只要知道了“水果”的概念,那么,无论我们看到的是苹果还是香蕉,或者我们没吃过的水果,我们都不会害怕。这里的“一”是通过无数的具体的“多”体现出来,没有具体的人,我们也就不会有关于人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水果我们也就不知道水果的概念。所以巴门尼德会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多变的,只有“一”是永存的,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提出。
    原文: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多么特殊,它总是在特殊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世界的事物再怎么特殊和与众不同,也包含着普遍性。比如说,你们喜欢的明星,长得再帅,再有才气,他也跟我们一样要吃喝拉撒睡,并且最后都是要走向死亡的,这一点只要是人都是一样的,你别看在聚光灯下星光熠熠,表现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私下里也许吃相比我们还难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