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818篇|面对孩子哭很烦躁没耐心的背后真实原因

 成长印记 2022-03-23

我:大家听到孩子哭会不会烦。我发现自己最近听到孩子哭就很容易烦,而我家小的哭起来就没完没了,这时我的心里万马奔腾。

晴:看到你说万马奔腾,我就忍不住笑了。

我是白天听到孩子哭,没事儿。

晚上,听到孩子哭,尤其是眯着眼哭,也不说想干啥的,会有情绪。有一段时间,他晚上醒来就哭,也不说为啥,开始我能耐心地陪他,哄他,后来,我发现,他是饿了,或者渴了,还不说,让我们猜出来,说出来。其实,就是他太困了,不想说。我知道原因了,我就有意识地灌输,想干什么就说出来。行动上,他哭的时候,我也不抱他,也不生气,也不批评,就陪着他,并告诉他,想干什么就说出来。哭一阵厉害地,发现哭没用,下次就不哭这么狠了。

白天的时候,我一般都能知道他为什么哭,孩子在不困的不难受的情况下,只要了解到他的需求,并满足,一般就没啥问题了。如果是孩子有点小情绪,我一般就帮他转移注意力,玩儿个好玩儿的游戏,讲个有趣的故事,就能把他逗开心了,就没事儿了。

我:我家小的就是她不说出来,非得一直在那哭,而我基本每次都要被她激怒,我就是听不得她尖锐的哭声,一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哭,整个人都要“疯了”。

晴:跟孩子成为战友,试着说出孩子现在的心情,试着理解她。

我:有时我们去哄她,她还哭上瘾了似的,不依不饶一直哭直到把我们的耐心耗劲。所以次数多了,只要她哭,我就想“逃”。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感受,当孩子哭的自己很烦的时候,什么道理都要忘诸脑后,我就是这样,感觉很受挫。

晴说的这些,只有在我没被她的哭声惹毛的时候能做到。但是通常情况下,还没等我去体会她的需求,我已经被她的哭声炸了,听她没完没了的哭实在太煎熬了。

晴:哈哈哈哈,看见你说得我就想笑。不是笑你做不到,而是你的描述好玩儿。

我:我们两个孩子年龄相近老是有摩擦,一产生摩擦,妹妹上来就一顿大哭。一次两次还能安抚,两个人一整天在一块有摩擦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可能周末带了两天孩子实在太累了吧,听到她老哭,烦的不得了。

是真的好笑的,我不生气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搞笑。

晴:你是期望她不哭。她哭了,你就很失望。如果,你认为她哭,很正常。你接受她哭。你就没有情绪了。

我:她哭了就在原本很累加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又额外增加了我的工作量和难度,需要消耗我更多的能量,感觉自己要都被她榨干了……

晴:这就是,现状,是问题。然后,想怎么解决。以及剖析原因。

我:我觉得本能来说没有哪个妈妈不心疼孩子,但如果孩子给妈妈带来的工作量超出了极限肯定要惹毛妈妈。我肯定是疲劳了,没能量了。

娅:我有同感。今天刚刚发完火。因为是周六周天。所以一天所有的时间,总有一个跟屁虫在后面喊妈妈,耐心用尽了。就是一点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我:我刚才真的特别恼火,下午还带她们两个出去玩了好久,本身出去玩也很要精力,刚玩完回到家,才那么一小会,两个人就因为一点点事儿起了争执,然后妹妹就大哭。

一开始我还有耐心,结果一直哭一直哭,我真的瞬间就怒了。这个时候有一种极大的挫败感。我觉得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太完美,挫败感和内疚感会把妈妈压的喘不过气来。

娅:所以,妈妈生气也很正常,这样也让孩子知道妈妈并不完美,妈妈有时候也很累,妈妈有时候也会很崩溃。妈妈也有自己的底线。

我:是的呢,我早上早起,一直陪到晚上,昨晚12点睡的,今天早上又是7点起来了。带孩子很要精力,如果不是简单的放在家里不管不顾自己躺平的话。因为我带,我就会检查作业,完成运动打卡,讲绘本,然后想着带出去活动一下。

娅:不过事后反思,总能找到自己做错的地方。不过,冷静不下来,无法思考。

我:是的,趁家人玩耍回到家了,我赶紧出来了,独处会。

晴:每当七七连续几天晚上哭闹时,我必然要爆发一次。爆发时,就是因为缺觉。精力不够了。

我:离上次妹妹哭的我有情绪,也才一周多吧。基本都是发生在我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孩子,连“救驾”的人都没有。也提醒自己,如果自己状态不好,不要独自在家带孩子,真发脾气了,孩子也“受罪”,没有其他家人来安抚。

晴:是啊,你精力不够时,也可以跟孩子讲,妈妈现在很累很累,也很想哭,你陪我一起哭吧。或者,我陪你一起哭吧。你累的时候,也要接纳自己累,允许自己累,并告诉孩子们。

我:嗯,妹妹年纪比较小,这招还不管用,姐姐是可以理解的。妹妹哭起来她完全失控,就是她自己情绪爆炸了。

我现在能体会你常说的精力有限。以后做事情真的要把自己的精力能量这一项考虑进去。一般情绪爆发都是因为这个。

以前我没认真度量过,也没认真考虑进去,事情安排必须考虑进去自己的精力。

每到节假日我就会把自己搞的非常疲惫。好像不允许自己闲着似的,真的要考虑休息。

现在孩子大了,她们的精力比妈妈好,加上我需要额外做事情,起的比她们早睡得比她们晚,精力跟不上孩子。

所以,要看到自己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普通到自己的精力、能量和耐心阀值都不及强者。

以前每次自己对孩子发完脾气,自己就会很内疚自责,觉得自己很差劲,或者从道德层面去批判自己,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情绪管理能力不行,总之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却从来没认真去思考过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和事实,如果改变或优化这个流程。

就是以前只会批判自己,增加了自己对自己的不满,但又没能客观的分析到发生这个事件的原因,或者说不重视。

最真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累了,我没精力了,没能量了,我搞不定了。我得允许自己能量不足的情况出现,而且正视到这个现象,基于这个现状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方案,寻求帮助,而不是仍旧往自己身上压,承受不住,就对孩子爆发。就是我不会灵活主动去想办法,而是被动接受。

比如这个周末,自己安排就很满。

周六,七点不到就起来了,写文章。然后吃早饭,帮姐姐约同学一起活动。下午好在补了一觉,晚上带妹妹陪姐姐上课,又为了带孩子凑热闹过节,逛商场,搞到10点才到家。到家带孩子洗漱睡下,自己洗漱,妥当就快11点了。然后又做了两项自己想做的事,运动打卡,又写成长记录,弄完很快就12点了。(娃爸加班一天)

周日,早上生物钟又7点不到就醒了,写文章。带孩子起床吃早饭,整理房间整理屋子洗衣服,弄完就10点多了。陪姐姐妹妹写作业又弄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做午饭,吃午饭,吃完又想着带孩子们户外晒太阳,在户外玩孩子们又要我陪她们一起玩游戏。玩完到家,本来是打算歇会送姐姐去上课,结果就出现了她们俩因为一点点事儿就起了冲突,小的哭个没完。简直就是自己忙个团团转转,还做不好,顿时像气球泄了气一样。

(娃爸中午吃过饭就出门打羽毛球了)

复盘完,就发现自己确实事儿多,自己的时间少,为了自己能有个人时间就不断挤压睡眠时间,导致精力跟不上,精力跟不上自然对孩子没耐心。

既然找到这个根本原因,就必须客观认识到,并想办法解决。

一是,自己对自己最熟悉,摸清楚自己的能量情况,根据自己的精力情况来安排事务,不要排太满。考虑事务时必须把精力有限这项因素考虑进去,就可以避免很多情绪。

二是,把事情安排给家人,每个家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角色工作。我刚才想了想,有很多家务,本来需要家人承担的,他们没有帮忙承担起来,导致自己很忙碌,没有个人提升时间。

所以,我和家人沟通如下:

下周末两天轮到爸爸带孩子。而且带孩子的标准不是放在家里看电视看手机,自己躺平。

带孩子的基本标准:
1.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打卡。
2.完成周六舞蹈,姐姐上课期间,并带上妹妹去图片馆看绘本。
3.完成周日小歌手,并带上妹妹。
4.每天要看绘本的。
5.每天给妹妹写心情手帐。
6.按照老师给的复习建议,给姐姐做好复习安排。
7.每天早上钉钉打卡。
8.每天注意查收老师钉钉群里的消息。

9.周末每天给姐姐妹妹安排户外活动,晒太阳。安排和同学一块活动最佳。

10.周末午饭和晚饭,需要爷爷奶奶帮忙早点做饭吃。家里每个成员都需要承担每个人角色工作。

以前每次发完脾气自责内疚,批判自己。下次重复。

这次不能光从理论层面批判自己,要分析导致事件的原因,并寻找更优质的处事方案。

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解决和优化的,包括情绪管理能力,如果重复犯错就说明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需要学习优化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内心批判和讲大道理,而且找到原因找到解决方案!

且看下期沟通和运行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