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女传》卷之二 贤明传:陶荅子妻

 zqbxi 2022-03-23

  陶(古济阴,今山东定陶,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地被后世称为陶丘。)大夫荅dá,dā子之妻也。荅子治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諫不用。居五年,從車百乘歸休。宗人擊牛而賀之,其妻獨抱兒而泣。姑怒曰:「何其不祥也!」婦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謂嬰yīng 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昔楚令尹子文(春秋时期楚国贤相,三任首辅,“自毁其家,以纾国难”,孔子誉为“忠”。对楚国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贡献。若敖族人,斗鬭氏, 名豰於菟(gou wu tu),字子文。楚贵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所生,生下后弃在云梦泽北(即今湖北天门市境内),被母虎抚养,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把喂乳叫“豰”,意思是“虎乳育的”。楚的附庸国祁国国君祁子出猎时觉得很惊奇,抱回鞠养。《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成得臣),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 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之治國也,家貧國富,君敬民戴,故福結於子孫,名垂於後世。今夫子不然。貪富務大,不顧後害。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今夫子治陶,家富國貧,君不敬,民不戴,敗亡之徵見矣。願與少子俱脫。」姑怒,遂棄之。處期年,荅子之家果以盜誅。唯其母老以免,婦乃與少子歸養姑,終卒天年。君子謂荅子妻能以義易利,雖違禮求去,終以全身復禮,可謂遠識矣。詩曰:「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载驰》你们纵有千条妙计,不如我亲为。)此之謂也。

  

  頌曰:荅子治陶,家富三倍,妻諫不聽,知其不改,獨泣姑怒,送厥母家,荅子逢禍,復歸養姑。

  

       译     陶荅子妻,是陶大夫荅子的妻子。荅子治理陶国三年,名誉并不怎么好,但家却富裕了很多。他的妻子多次向进谏,但他根本不听。在陶五年,归来休假,随从的车马就有百辆。家族的人都向他表示祝贺,唯有妻子独自抱着儿子哭泣。婆婆看到后,非常愤怒地说:“怎么这样不识相呢!”妇人说:“丈夫的能力不大,官做得很大,这便会招致祸害。没有什么功劳而家族昌盛,这便会累积祸殃。昔日楚国令尹子文治国,家贫而国富,国君敬重,百姓爱戴,所以便将福祉传给子孙,他的名声也传于后世。而现在他却不然,贪图富贵,务求做大官,不管之后是否会带来祸患。我听说南山有玄豹,在雾雨时,七日而不吃食物,为什么要这样呢?在雾雨中润泽其毛皮而使其更加华丽,所以隐藏下来而远离祸患。猪狗不择食物,就是想着法子喂肥自己,这不过是坐着等待死亡而已。现在他治理陶国,家是富了,而国家仍很贫困,国君不敬重他,百姓不爱戴他,败亡的征兆就在眼前了,现在,我请求与小儿子一起离开。”婆婆听后非常愤怒,于是便把她赶了出去。过了一年时间,荅子的家族,果然以强盗之罪,而被诛杀。唯有他的母亲因为年老而免被杀身,荅子妻子便和小儿子归来赡养婆婆,直到婆婆尽其天年。君子说荅子的妻子能以义易利,虽然是违背了礼法请求离开,但最终得以存身,成全了礼仪,可以说是有远见卓识了。《诗经》中说:“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意为,你们所思,不如我所为)说的便是如此。颂文说:荅子治理陶国,家里富了许多,妻子进谏,荅子不听。妻子知道他不会悔改,独自哭泣,让婆婆很恼火。于是,她便回到母家。荅子逢灾祸之后,她又归来侍奉婆婆。

  析     读这个故事,让人很生感慨,自古到今,更多的人似乎都在追求富贵,更多的人似乎都非常爱财。在大多数人心中,似乎只要有了财物,这人生便是美好的人生。当然,人想活得舒服一些,能多一些富贵,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为了财物,而忘记了一切,于是便真的到了如俗语中所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地步。这,似乎就非常可笑了。这则故事里的荅子,似乎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故事里没有直接说荅子是怎样做的,但不难想象,他一定是身处高位,置国事于不顾,而一心只是聚殓财富,至少是治理国政方面极为无能,而在殓财方面很有一套。所以,虽然他当官是富了,国家却贫了。这样的人,当然国君不会敬重,百姓不会爱戴,所以他最后落得个被诛杀的下场。而荅子的妻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深刻的认识到一个只顾自己利益,而无能治国的官员,一旦贪得无厌,灾祸到来是一种必然。所以她一是进谏,二是在丈夫不听的情况下独自伤心,三是决然离开这个贪官之家。最为可贵的是四,在丈夫被诛杀之后,她又能来赡养年老的婆婆。可见,荅子的妻子的确是一个贤明的人。

        附: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商业城市叫陶邑。陶地东邻齐、鲁二国;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是最好的经商之地。范蠡协助越王勾践复国,功成身退后,曾迁居陶地经商。

       司马迁在《史记》中叙述陶地:“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陶国有个大夫叫荅子。春秋时代的大夫是管理一国事务的重要官员,地位很高。荅子这人才能平庸,上任三年,虽然没赢得什么好名声,但家庭财富却比以前多了三倍。别人不知道荅子贪污,但荅子的夫人知道,她好几次劝他不要贪污,但荅子就是不听。

      荅子出行时还很讲排场。有一次他回家省亲,身后居然跟着上百辆马车。荅子家人见到这么盛大的场面都来祝贺他,唯独他的夫人抱着小儿子独自在角落里哭泣。荅子的母亲看见媳妇哭泣,生气地说:“你哭什么,真是不吉利。”她回答道:“荅子没什么本事,却做了这么大的官,这样肯定要遭遇祸害;荅子没立下什么功劳,但家族却比以前更兴旺,这样必然要积累灾殃。”

      荅子的夫人接着向自己的婆婆举出了楚国大夫子文的事迹。子文曾经担任过楚国令尹,相当于楚国的宰相。我们今天熟知的一个成语“毁家纾难”就与子文有关。据说那时楚国财政十分困难,而子文却出生在一个巨富之家,他把自家的大笔财产捐献给国库,以补充国家财用之不足,《左传》记录了这件事,称赞他“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想想自己丈夫的行为,荅子的夫人说道:“子文治理国家,家贫国富,任用他的楚成王尊敬他,楚国的人民爱戴他,所以他不仅名垂后世,子孙也能得到幸福,而我的丈夫治理陶国,家富国贫,君王不尊敬他,人民也不爱戴他,这都是灾祸的征兆啊。我请求带着小儿子离开你家。”
       荅子的母亲不但不听,反而愤怒地责备媳妇:“你可真是晦气!夫君回家带回来那么多钱财,作为妻子不但不高兴,还不停地哭,不是很扫兴吗?”
      荅子的妻子向婆婆哭诉道:“夫君能力不很大,而官位却很大,这会遭殃的;管理陶邑,没有为国做出政绩,家里反而异常富足,这是在积攒祸殃啊!昔日楚国令尹子文,将国家治理得十分富有,而自己的家却很贫穷。国君尊敬子文,百姓也爱戴他,他积累的荫福都留给了后世子孙,名扬后世。我的夫君却不是这样。贪求财富,以此为大,丝毫不顾及这会不会遗祸将来,这样必定会招来祸患。
    “我听说南山有黑色的豹子,碰到连绵的阴雨天,宁肯饿七天,也不会出去猎食。为什么?那是因它想保持皮毛的光泽,形成斑斓的花纹;它不会因贪婪美味的猎物,而伤害自己。它隐藏了自己的踪迹,也就避免了灾祸。
     “猪狗贪婪,什么都吃,当它们养肥了自己的身体,也就到了挨刀的时候。夫君在陶邑做官,自己的家变富裕了,国家却贫乏了。国君不敬他,百姓也不爱戴他,这是败亡的征兆啊!我希望和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家!”

      荅子的母亲听到这番话之后非常愤怒,把贤惠的媳妇赶出家门。
     结果,不到一年,荅子因为贪污罪被诛杀,他的母亲因为年迈,得以幸免。一夕之间,家破人亡,只留下孤苦伶仃的老母亲独自承负丧子之痛。荅子的妻子听到夫家的遭遇后,带着儿子返回家中,赡养婆婆,让她安然度过晚年。
       后人赞美荅子的妻子能舍下利益,守住道义,见识不凡。

       哪个妻子不希望自己的枕边人成功呢,只是成功要走正道,不能走邪路。荅子的夫人能够不贪荣利,清醒地看到自家财富得来不义,果断地与不义之人保持距离,确实是很有远见的。如果沉醉在荣华富贵中的荅子和他的母亲能够认真思考荅子夫人的眼泪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一场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就能避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