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基坑加固设计施工方案(青岛壹号)
2022-03-23 | 阅:  转:  |  分享 
  
基坑加固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1编制说明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
建设概况12.2工程地质概况22.3原基坑支护设计概况42.4现场情况及加固设计描述72.5基坑临时加固设计概况232.6基
坑换撑243施工准备253.1技术准备253.2施工设备及材料准备253.3现场准备264施工部署264.1基坑加固施工时间节
点284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284.1拉森钢板桩施工工艺流程284.2地下车库入口处施工295基坑监测355.1监测内容355
.2巡视检查365.3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365.4监测方法及使用仪器395.5监测期和监测频率395.6监测报警值及异常
情况下的监测措施406质量保证措施407安全文明措施407.1安全施工措施407.2文明施工措施418应急预案428.1应急
预案体系428.2应急预案保障管理制度448.3基坑应急预案及措施458.4机械伤害、焊伤、触电、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应急预案511
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结合基坑目前基坑北侧支护结构变形较大,基底局部需要深挖等安全状态,需要对基坑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基坑内桩基
施工及后续结构施工安全。故根据本基坑坑边与围挡间距较小,坑内已完成土方开挖的特点,决定在本基坑坑内进行加固,增强基坑支护结构抵抗基
坑外水平侧压力的能力。所以,对基坑局部下挖区及围护结构变形较大区域施工钢板桩进行加固。为指导现场安全有序地组织施工特编制此方案。1
.2编制依据序号规范名称编号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I59-20
1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1997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范》(附条文说明)JGJ46-2005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7《胶州北京路项目岩土工
程勘察报告》2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功能简述效果图2.2工
程地质概况2.2.1土质概况根据场地勘察报告,场区第四系厚度较大,主要由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及全新统海相沼泽化层(Q4mh)
、全新统陆相冲洪积层(Q4al+pl)、上更新统陆相冲洪积层(Q3al+pl)组成,场区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王氏群红土崖组泥质粉砂岩
(KwH)。现将各岩土层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按标准层层序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①层、杂填土该层广泛
分布于场区。层厚:1.00~3.80米,平均2.06米;层底高程:2.10~4.98米,平均3.40米。黄褐色~灰褐色,稍湿~饱和
,松散,含大量建筑垃圾、碎石、块石,回填年限小于10年。成因以人工堆填为主。(2)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沼泽化层(Q4mh)第⑥层、淤泥
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层厚:4.00~8.00米,平均5.63米;层底高程:-4.80~-0.46米,平均-2.24米。灰黑色~灰
色,流塑~软塑状态,韧性较差,颗粒均匀,手感细腻,含有机质、贝壳碎屑,有腥臭味,强度低,具有高压缩性。含粉细砂约5~15%,底部见
有粉细砂透镜体。(3)第四系全新统陆相洪冲积层(Q4al+pl)第⑦层、粉质粘土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层厚:1.20~5.50米,
平均2.90米;层底高程:-7.55~-3.02米,平均-5.14米。黄褐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
,局部相变为粉土。局部含10~20%中砂或中砂夹层。第⑨层、细砂~中砂该层粒径及密实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根据其物理力学形状的差异
分述如下:第1层、细砂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层厚:0.50~5.30米,平均2.42米;层底高程:-9.73~-5.23米,平均-
7.51米。灰褐色~黄褐色,饱和,松散~稍密,砂粒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分选性差,级配一般,磨圆度较好,砂质纯净,局部含约5%
粘性土。第2层、中砂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层厚:0.50~3.40米,平均1.77米;层底高程:-12.23~-6.36米,平均-
9.27米。灰褐色~黄褐色,饱和,松散~稍密,砂粒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分选性差,级配一般,磨圆度较好,砂质纯净,局部含约5%
粘性土。该层颗粒粒径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由中细砂逐渐相变为中粗砂。(4)第四系上更新统陆相冲洪积层(Q3al+pl)第?层、粉质粘
土该层在场区内零星广泛。层厚:1.00~3.50米,平均2.04米;层底高程:-12.07~-9.26米,平均-10.54米。黄褐
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局部相变为粉土。局部含10~20%中砂或中砂夹层。第?层、砾砂该层在场区
内分布广泛。层厚:3.00~9.40米,平均5.60米;层底高程:-18.07~-13.64米,平均-15.12米。黄褐色,饱和,
中密~密实,颗粒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含约5~10%粘性土,级配较好,磨圆及分选一般~较好,颗粒之间填充以低量级颗粒为主。
该层由上至下粒径逐渐增大,强度渐高,局部夹黏土薄层,底部相变为碎石土,碎(卵)石含量可达30%。碎(卵)石土体均匀性一般,密实度较
好。(5)白垩系王氏群红土崖组泥质粉砂岩(KwH)第?层、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揭露厚度7.00~12.00米,
平均9.6米。棕红~紫红色,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成岩沉积物以卵石、碎石、砾砂为主,多呈粉砂~角砾状,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手掰易
碎,具有遇水软化、软硬不均的特点。该层在成岩活动中,自然沉积物成分不同,泥质粉砂岩、砂岩及砾岩交互出现。2.2.2水文地质概况地下
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上层滞水、孔隙潜水、承压水。其中,上层滞水赋存与第①层填土层,孔隙潜水赋存于第⑥层淤泥中,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越
流补给为辅,排泄以蒸发为主;承压水赋存于砂土层中,补给、排泄方式均以侧向迳流为主。勘察期间属枯水期,测得钻孔内综合稳定水位埋深1.
0~2.5m,水位标高3.03~4.39m。场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据调查地下水年变幅约1~2米,经调查,场区历史最高水
位约5.00米。2.3原基坑支护设计概况2.3.1本项目原基坑时间节点详见下表序号工作内容施工起止时间1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间202
0年3月2日~2020年4月8日2水泥土搅拌桩2020年3月15日~2020年4月23日3冠梁施工2020年4月10日~2020年
5月1日4首层土、锚杆、腰梁2020年4月25日~2020年5月21日5第二层土开挖2020年11月15日~2020年12月1日2
.3.2原基坑支护设计概况原基坑支护设计平面图(1)基坑北侧、西侧和南侧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预应力锚索垂直支护形式:1)桩径6
00mm,桩入基底≥7.9m,桩间距1200mm,2)坡面设置一道锚索,水平间距2.4m,锚索长20m,锚索通过腰梁与支护桩联合受
力。3)基坑北侧售楼处位置支护形式为在原有支护结构的基础上,在冠梁顶施工1.8m高挡土墙,挡土墙压顶梁通过支梁与售楼处基础相连:基
坑支护剖面图基坑支护立面图(2)基坑东侧放坡:按1:2放坡,坡脚设置3排杉木杆,坡面挂网喷射混凝土护面。放坡支护剖面图2.4现场情
况及加固设计描述本项目基坑支护设计说明:“第5部分”第一条设计使用年限为12个月,设计使用年限截止2021年5月14日。本基坑现状
及对应的加固设计详情如下:2.4.1基坑东北角(售楼处)及加固设计概况1、现状描述售楼处西侧支护设计按照基础筏板标高为0.75m(
绝对标高)进行设计,在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完毕后,基础筏板变更-0.25m。需要在原基础上向下超挖1m。对应部位支护冠梁上挡土墙压顶梁
与售楼处连接梁断裂原结构设计现结构设计勘察报告显示该区域为淤泥层(绝对标高-2.3~3.5),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对该区域淤泥层进行换
填,换填深度为1.5m。结合以上因筏板设计变更需要下挖的1m,该区域共需下挖2.5m。所以,该区域原支护设计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需要
对原支护进行加固。超挖区位置图超挖后1-1剖面图2、加固设计(1)坑内下挖区(17~23轴/AH~AP轴)施工拉森钢板桩(FSP-
Ⅱ)。施工供钢板桩设计桩长为9m,在17~23轴/AH~AP轴区域内沿基坑支护结构设置,该区域需加固长度为60m,共需要拉森钢板桩
(FSP-Ⅱ)150根,即1350m(无法取出)。然后对钢板桩与支护桩之间土体进行开挖,开挖深度500mm,然后采用C35素混凝土
进行填充。加固平面布置图1-1剖面(售楼处)(2)基坑下挖区在钢板桩施工完毕之后,开始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开挖采用预留土平台的方式进
行开挖,土平台宽3m,高2.5m,按45°进行放坡。预留土平台详见下图:下挖区域预留土平台施工2-2剖面图土方开挖完毕后,先进行挖
土区域换填及筏板施工。然后采用跳仓的方式分条分段进行预留土平台区域土方开挖换填及后续结构施工。每条土平台宽度为3m。土平台施工顺序
为:1)②→④→⑥→⑧→⑩→?→?2)①→③→⑤→⑦→⑨→?→?→?具体施工顺序详见下图:预留土平台跳仓施工(3)基础底板施工阶段
施工时,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至支护桩处,使基础底起到支撑作用。该部位钢筋混凝土构造同基础底板。2.4.2基坑北侧现状及加固设计概况1
、现状描述我司进场后,本项目基坑支护结构已经施工完毕,基坑内土方已经完成开挖。在进场后在巡查基坑时发现支护结构向坑内变形,水平位移
最大达到800mm,支护桩冠梁与地下室外墙间距最小距离为130mm。建设单位组织第三基坑监测单位自2021年6月19日开始对基坑支
护结构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3天/次,截止目前该区域基坑支护结构累计变形1.8mm。已经趋于稳定,但考虑后续结构施工安全,该区域需要
进行加固处理。对应部位基坑北侧实景图2、加固设计基坑北侧变形区域(10~17轴/AP轴)施工“工”字钢(20#A)进行加固。工字钢
设计长度为9m,需要加固长度为42m,共需要工字钢210根,即1890m。(无法取出)。对钢板桩与支护桩之间土体进行开挖,开挖深度
500mm,然后采用C35素混凝土进行填充。加固设计剖面图2.4.3基坑西北角(1轴/AM~AP轴)及加固设计概况1、现状描述1轴
/AM~AP轴区域,原结构设计该区域无结构,在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完毕后,该区域结构设计发生变更,增加汽车坡道,导致有4根工程桩及部分
上部结构位于支护结构之外,其中一根桩与支护结构冲突,该位置不仅影响桩施工,同时影响后续结构施工。对应部位2、加固设计在基坑内施工土
工作平台,基坑外侧施工支护桩,然后开挖该区域土方及后续工程桩及结构施工。具体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坑内施工土平台工作平台采用外运
土方进行堆填,堆填高度与原支护结构等高,用于桩基施工机械作业。土平台分层压实,确保满足桩机作业需要,防止出现桩基倾覆。工作平台宽8
m,高度为5m,与该区域基坑冠梁等高。堆土平台外侧按1:1进行放坡。施工机械由土坡道进入施工平台,土坡道宽4m,按1:6进行放坡,
坡道长度30m。工作平台及土坡道位置及尺寸见下图:土坡道施工1-1剖面图(2)将4根工程桩变更为钻孔灌注桩,桩径600mm,桩长2
0m,确保桩入持力层(16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4.5m,桩配筋如下:1)主筋为12根HRB400直径16mm;2)箍筋为直径8mm
间距200mm的HRB400钢筋;3)加劲箍为直径12mm间距2000mm的HRB400钢筋。(3)基坑外侧新增支护结构采用采
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垂直支护形式,桩径800mm,中心间距1200m,桩长12m,确保桩端至基底下7m,桩配筋如下:1)主筋为18
根HRB400直径18mm,主筋顶部入冠梁长度≥500mm;2)箍筋为直径8mm间距100mm的HRB400钢筋;3)加劲箍为直
径14mm间距2000mm的HRB400钢筋。4)腰梁配筋为主筋16根直径20mm的HRB400的钢筋,箍筋为直径8mm的HPB
300的钢筋,间距200mm,水平方向设置2道拉筋。腰梁截面图桩1-1截面图桩设计图(4)基坑内设置2道腰梁,腰梁通过锚索与支护桩
共同受力。腰梁为不规则四边形结构。截面尺寸为570×570×400×400mm,腰梁配筋为:主筋直径为20mm,采用10根HRB4
00的钢筋,箍筋为HPB300,间距为200mm,直径8mm。腰梁通过2根直径20mm的HRB400的钢筋与支护桩连接,钢筋长度2
00mm,间距同桩间距。腰梁截面图腰梁与锚杆连接图设置2道锚杆与腰梁连接,水平间距2.4m;锚杆采用钢绞线,锚杆设计参数见下表:锚
杆编号锚杆倾角(°)锚杆长度杆体材料钻孔直径(mm)注浆材料设计承载力P(kN)锚定拉力PN(kN)自由长度Lf(m)锚固长度(m
)总长度L(m)MG14510.51020.52根直径15.2mm钢绞线130水灰比0.5纯水泥浆170120MG28.51018
.51801202.4.4基坑西侧及南侧及加固设计概况1、现状描述基坑东侧区域(H~AC轴/1轴)支护顶部冠梁与坡顶土体间距离较
大达30~50mm。基坑南侧(16轴/A轴)区域,由于该区域基坑轮廓为阳角,腰梁为悬臂结构,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脱落断裂。对应部位基
坑坡顶变形现场实景照2、加固措施(1)清除基坑坡顶区域杂草,地面整平,然后施工50mm厚的C15素混凝土,进行硬化,硬化宽度为支护
冠梁外边线至围挡边。施工围挡外使用沙袋进行封堵,防止场外雨水流进场内;(2)对基坑内支护桩桩间喷射混凝土出现剥落区域,进行补喷,对
基坑东侧边坡区域,部分喷射混凝土松散剥落区域进行补喷。2.5基坑临时加固设计概况为确保基坑安全,在基坑加固施工前这一时间段,先对
基坑北侧等变形较大区域采用工字钢临时加固,具体加固措施如下:使用16#工字钢进行临时支撑加固,水平向间距为3m,(加固范围为基坑北
侧变形较大区域(8~18轴/AP轴共42m,其他区域若变形增加也采取类似加固措施)),其一端支撑在支护桩的第一道混凝土腰梁下方位置
,另一端支撑于基坑内预埋桩头处,具体做法详见剖面图。废方桩头选用PHS(AB)500(310)型,其预埋深度≮1m。具体做法详见下
图:基坑临时支护(3)基坑西北角区域(1~3轴/AL~AP轴)施工采用坑内堆土平台,施工基坑外侧支护桩。然后进行挖土施工,以便进行
后期方桩及结构施工。(4)为基坑清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基坑内水位较高区域,施工集水坑。(5)清除基坑坡顶区域杂草,地面整平,然
后施工50mm厚的C15素混凝土,进行硬化,硬化宽度为支护冠梁外边线至围挡边。施工围挡外使用沙袋进行封堵,防止场外雨水流进场内;(
6)对基坑内支护桩桩间及基坑东侧边坡喷射混凝土出现剥落区域,进行补喷,对基坑东侧边坡区域,部分喷射混凝土松散剥落区域进行补喷。2.
6基坑换撑在基坑北侧(2~23轴)及售楼处西侧(AH~AP轴)区域施工基础底板时,基础底板施工至支护桩处与支护桩相接触,使基础底
板对支护桩起到支撑作用。底板换撑3施工准备为确保基坑加固顺利完成,针对上述基坑加固措施,采取以下准备:3.1技术准备(1)研究本
工程地质研究勘察报告,分析施工现场的地形及周围环境、场地的可利用程度。(2)对本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全面分析诊断,确定基坑目前的健
康状态。(3)对基坑监测点及监测数据进行交接,并组织有资质的监测点位对基坑定期进行监测。一旦报警立即采取措施。(4)熟悉研究本项目
基坑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图纸所要求。(5)组织专家论证会,确定本工程在机械、设备、材料,主要施工方案,及关键部位、关键工序
的施工措施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原则。(6)对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工人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3.2施工设备及材料准备1、机械配备序号施
工内容施工机械型号数量备注1支护桩施工长螺旋钻机XR180DCAF1台2止水帷幕施工水泥土搅拌桩机/1台3钢板桩施工打桩机履带式
1台4机械吊运汽车吊25t1台2、施工材料准备序号施工内容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坑内降水水泥砂管1m个102钢板桩施工拉森钢板
桩FSP-Ⅱ9m根150无法取出3“工”字钢(20#A)9m根210无法取出3.3现场准备1、人员准备序号工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
动力主要施工内容1桩机操作工1操作桩机2打桩工6操作钻机3力工15协助运桩及等建筑材料2、打桩前应认真查明原有地下管线的位置、深度
等,避免造成破坏;3、对施工区域进行平整,确保打桩现场的场地坚实、平整,地面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降。以防桩机发生倾覆。4施工部署(1
)打桩机优先售楼处西侧超挖区域,施工时由东向西逐步推进。施工按每天每台打桩机施工50根桩考虑。钢板桩需要7天。(2)钢板桩施工完毕
后开挖钢板桩与支护桩之间土体,开挖深度500mm,然后浇筑C15素混凝土。(3)基坑超挖区在钢板桩施工完毕之后,分条进行开挖换填,
施工前必须要在前一段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段施工。每条开挖宽度为3m,其中北侧1~6条每条开挖长度为6m,7~14条开挖长度为18
.1m,施工顺序详见下图。基坑下挖区在钢板桩施工完毕之后,开始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开挖采用预留土平台的方式进行开挖,土平台宽3m,高
2.5m,按45°进行放坡。预留土平台详见下图:预留土平台土方开挖完毕后,先进行挖土区域换填及筏板施工。然后采用跳仓的方式分条分段
进行预留土平台区域土方开挖换填及后续结构施工。每条土平台宽度为3m。土平台施工顺序为:1)②→④→⑥→⑧→⑩→?→?2)①→③→⑤
→⑦→⑨→?→?→?超挖区分条分段开挖(4)基础底板施工阶段施工时,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至支护桩处,使基础底板与支护桩相连起到支撑作
用。该部位混凝土强度及钢筋排布同基础底板。4.1基坑加固施工时间节点序号工作内容施工起止时间1钢板桩施工2021年8月10日~20
21年8月17日2土平台施工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7日3基坑支护桩、冠梁及止水帷幕施工2021年8月18日~202
1年8月16日4首层土开挖及锚杆腰梁施工2021年9月13日~2021年9月18日5剩余土方开挖2021年9月19日~2021年9
月24日6方桩施工2021年9月24日~2021年9月25日4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4.1拉森钢板桩施工工艺流程钢板桩从支护内边
线处,沿基坑边开始打入第一片钢板桩,然后逐步插打,最初的一、二块钢板桩的施工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以起到样板的作用。每完成3米测量
校正1次,确保在同一直线上。1、打桩机停在离打桩点附件,侧向施工,便于测量人员观察。挂上振动锤,升高,理顺油管及电缆。2、锤下降,
开液压口,拉一根桩至打桩锤下,锁口抹上润滑油,起锤。3、待钢板桩尖离地面30cm时,停止上升。锤下降,使桩至夹口中,开动液压机,夹
紧桩。上升锤与桩,至打桩地点。4、对准桩与定位桩的锁口,锤下降,靠锤与桩自重压桩至淤泥以下一定深度不能下降为止。5、试开打桩锤30
秒左右,停止振动,开动振动锤打桩下降,控制打桩锤下降的速度,尽可能的使桩保持竖直,以便锁口能顺利咬合,提高止水能力。6、板桩至设计
高度前40cm时,停止振动,振动锤因惯性继续转动一定时间,打桩至设计高度。7、松开液压夹口,锤上升,打第二根桩,第一、二块板桩打设
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起导向板作用,每入土一米测量一次,板桩打设桩身发生倾斜时,用钢丝绳拉住桩身,边拉边打,逐步边打,逐步纠正,以
上类推至打完所有桩。4.2地下车库入口处施工地下车库入口施工(1轴/AM~AP轴),4根桩位于支护结构之外,其中一根桩与支护结构冲
突,该位置不仅影响桩施工,同时影响后续结构施工。需要先将施工该区域外侧支护桩然后进行边桩及后续的土方开挖及结构施工。考虑桩机进场等
诸多因素,将边桩变更为钻孔灌注桩。项目西侧桩位置平面图具体施工如下:4.2.1施工流程4.2.2施工要点(1)在西北角地下车库入口
位置施工工作平台,工作平台采用外运土方进行堆填,堆填高度与原支护结构等高,用于桩基施工机械作业。土平台分层压实,确保满足桩机作业需
要,防止出现桩基倾覆。工作平台宽8m,高度为5m,与该区域基坑冠梁等高。堆土平台外侧按1:1进行放坡。施工机械由土坡道进入施工平台
,土坡道宽4m,按1:6进行放坡,坡道长度30m。工作平台及土坡道位置及尺寸见下图:土坡道施工1-1剖面图(2)沿地下室外墙结构施
工支护桩,确保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间距为2米,施工时桩机下铺钢板。新支护结构施工2-2剖面图(4)土方开挖需要支护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后方可进行开挖施工;(5)该区域原有支护结构拆除时,先将拆除区域支护结构的冠梁及腰梁断开,切断施工采用绳锯进行切割;(6)土方开挖
随土工作平台和支护结构同步拆除;拆除过程中及时施工该区域支护桩腰梁及冠梁确保与原支护体系形成整体。(6)施工剩余边桩,施工时注意观
测周边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一旦支护发生变形立即停止施工。(7)地下室车库入口处结构施工。具体施工布置详见下图:地下车库入口区域施工
支护结构采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垂直支护形式,支护结构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6001000mm),支护结构竖向设置2道锚杆,锚杆
水平间距2400mm,锚杆与腰梁固定。(8)坡顶施工荷载不超过20kPa;(9)施工期间加强基坑边坡变形监测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频
率,监测数据实时反馈,加强巡视观察。支护结构剖面图支护结构俯视图支护结构立面图(10)西北角位于基坑支护结构之外的三根桩改为钻孔灌
注桩,桩径800mm,桩长19m,确保桩端至基底下7m,桩配筋如下:1)主筋为18根HRB400直径18mm,主筋顶部入冠梁长度≥
500mm;2)箍筋为直径8mm间距100mm的HRB400钢筋;3)加劲箍为直径14mm间距2000mm的HRB400钢筋。
4)与基坑支护桩位置冲突的桩改为三桩承台。桩型也为钻孔灌注桩,桩设计参数同上述三根桩。5基坑监测本工程桩基施工前,与原施工及监测单
位对现有支护结构监测点及监测资料进行交接,在此基础上定期对监测点进行定期监测。除此之外,在基坑西北角围护结构施工完毕后在该区域设置
基坑监测点进行监测。5.1监测内容监测内容主要有如下几项:(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2)基坑坡顶垂直沉降;(3)周边道路及建筑;(
4)锚杆轴力监测;(5)裂缝监测。5.2巡视检查作为仪器监测的补充,本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将作巡视检查。(1)巡视内容如下1)支
护结构:支护结构成型质量;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围护墙后土体有无裂痕,沉陷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2)施工工周边环境:临
近基坑及建筑物施工工况;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设施、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3)监测设施:基准点、测点有无破坏现象,有无影响观测工作
的障碍物;监测原件的保护情况。(2)巡视检查方法和记录主要依靠目测,可辅以锤、钎、量尺等工器以及摄像机进行。每次巡查时应对自然环境
、基坑工程检查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施工和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当日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以便准确地评价基坑的工作状态。5.3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5.3.1基准点的布设本次监测工作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首先布
设同意的监测控制网,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1)现场基坑的控制网平面控制采用两层布设。第一层由3个基准点构成,编号为K1、K2和K
3,采用独立坐标系,第二层由2个工作基点组成,编号为K4和K5,监测期间基准点与工作基点联测应每个月复测一次。(2)高程控制:依据
规范要求,依据该工程具体情况,本着经济使用的原则,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稳固的建构筑物或借用平面点,采用假设高程
基准,组成闭合网。(3)基准点联测:测量基准点稳定后,利用场外控制点进行工作基点的初始值测量,监测期间控制网应每个月进行一次基点联
测,检验其稳定性。5.3.2监测点布设基坑监测点在场地交接后,对基坑监测点及基坑初始值进行测量。(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
是基坑基本监测项目,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边坡会产生水平位移,因此在基坑边上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观测,通过数据
分析及时评价基坑的安全性。(2)基坑坡顶竖向位移监测基坑坡顶沉降是地坑基本监测项目,它最直接地反映围护结构外围的土体变形情况。竖向
位移监测与水平监测点共用同一个点。(3)周边道路及建筑物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周边小区(东湖星城)的路面和主楼以及本项目售楼
处等建构筑物变形。在此基础上增加项目南侧小区及幼儿园的监测。本项目基坑坡顶水平、竖向位移监测和周边道路及建筑物沉降监测测点布置详见
下图:(4)轴力监测本项目支护结构为锚杆+支护桩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锚杆的轴力进行监测,以便提前预知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5)裂
缝监测在基坑周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在基坑施工期间当发现新裂缝或原有裂缝有增大趋势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每条裂缝的测点至
少设2组,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的末端宜布设监测点。5.3.3测点的保护为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测点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本项目的
测点保护措施为在监测点位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涂上醒目的红油漆。5.4监测方法及使用仪器5.4.1水平位移观测监测仪器:使用J2型
拓普康GPT3002LN全站仪(精度:测站上一测回角度中误差2”,测距精度为(2+2×10-6×D)mm,观测点精度不低于1mm;
观测方法:利用全站仪采用小角度法,沿着基坑的每一周边建立一条轴线(即一个固定的方向),通过测量固定方向与测站至位移点方向的小角度变
化,并测得测站位移点的距离,从而计算出观测点的位移量;5.4.2垂连位移观测观测仪器:使用天宝S0.3电子精密水准仪1台,其精度为
每公里中误差为±0.3nm。观测点精度不低于1mm;监测方法:沉降观测采用二级水准测量等级观测,待点位稳固后,根据施工开始后进行第
一次观测,首次观测联测全部的工作点,采用往返观测,形成水准团合基线。5.4.3轴力监测轴力监测采用预埋传感器对轴力进行监测,传感器
通过导线将受力信号传出,在由接收器对轴力值进行采集,进而获得锚杆的轴力情况。5.4.4裂缝监测裂缝监测主要采用日常巡视,对出现的较
大裂缝进行标记。5.5监测期和监测频率在每个测试项目受基坑开挖施工影响之前,必须先测得各项目的初始值。本工程监测期限为桩基施工开始
至地下室工程施工完毕并土方回填完成。观测项目及频率如下: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施工进程监测项目坡顶水平位移坡顶垂直位移轴力西北角开
挖1次/2d1次/2d1次/2d桩基施工阶段1次/2d1次/2d1次/2d结构施工阶段0~7d1次/2d1次/2d1次/2d7~1
4d1次/3d1次/3d1次/3d14~28d1次/5d1次/5d1次/5d>28d1次/7d1次/7d1次/7d桩基施工结束后,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若监测数据较稳定可适当减小监测规模,延长监测间隔时间,至基坑回填完毕,结束基坑工程监测。5.6监测报警值及异常
情况下的监测措施本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报警值见下表:监测项目日变化量变化累计量相对变化量坡顶水平位移3mm18mm基坑开挖深度的0.
3%坡顶垂直位移3mm18mm基坑开挖深度的0.3%周边建构筑物竖向变形3mm25mm轴力/(70%~80%)锚杆承载力设计值(7
0%~80%)锚杆承载力设计值6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要求本工程施工将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
准,确保基坑安全。2、质量保证措施(1)及时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定期观察井点管,应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正常的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
混后清”,如水上不来,或一直较混,或清后又混等,应立即检查纠正;(2)在基坑坡顶设置挡水台,防止雨水进入基坑;(3)选用质量合格的
水泵,安全性可靠,扬程和功率等性能满足要求;(4)降水施工过程中改变降水设计方案,应具有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洽商处理意见书,必要时
尚应具有审批手续;(5)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使用柴油发电机进行供电,保持正常降水;7
安全文明措施7.1安全施工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应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位的工作来抓,抓好全员安全意识教育,
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认真落实检查,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有效控制施工安全。(1)
严格遵守桩机安全操作规程(2)施工场地的地耐力一定要满足桩机性能的要求。(3)钢丝绳的选择及滑轮组的选择应通过计算满足要求才能用。
(4)所有电器应由专人负责操作,进行定岗定责。(5)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制度。(6)上班前先检查电器、开关、钢丝绳及机身上下周围
情况,无误后方可开机,下班时应随手关机关电。(7)所有操作人员均应戴安全帽上班,不得在工地内穿拖鞋,上高空作业需挂安全。(8)严禁
酒后开机、酒后上班。(9)起吊桩时严禁方桩底下站人。(10)运桩、吊桩、压桩应统一信号、统一指挥。(11)移机过程中应清除所有障碍
物。(12)灌注桩及预制方桩施工完毕后及时采取封挡措施,放置人员物品掉入桩孔出现意外。(13)发现基坑(槽)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
原因,组织处理;(14)降水过程中,特别是雨季,应随时观察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防止边坡产生流砂、流土,潜蚀、塌方等现象﹔(15)在正
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同时
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7.2文明施工措施(1)现场打桩尽量采用低锤重击,减少施工噪音
;(2)现场工具、周转料具要堆放整齐;(3)施工运输车辆上路前要清洗轮胎,避免带泥上路;(4)降水施工期间洗井抽出的淡水,在现场基
本澄清后排放,并应防止淤塞市政管网或污染地表水体;(5)降水施工排出的土和泥浆,不得任意排放,防止污染城市环境或影响土地功能;(6
)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调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管,防止渗漏。8应急预案8.1应急预案体系8.1.1应急预案概述及内容为及时有
效地处理桩基施工过程出现的突发事故,从工程伊始,就建立以项目经理领导班子为首、各部门支持配合的施工应急响应小组。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
内启动应急机制,保证做到:统一指挥、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本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主
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序号内容备注1机械伤害事故2焊伤事故3触电事故4突发公共卫生事故8.1.2应急小组名单项目经理安全总监项目总
工、机电经理现场经理工程部、技术部、行政部等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各分包单位负责人组织结构图组长:副组长:组员:8.1.3应急机制
小组责任1、项目经理是应急小组第一负责人,负责应急小组的指挥工作。2、总工、现场经理、机电经理是应急小组第二负责人,负责事故救援组
织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同时项目总工负责技术措施保障工作。3、安全总监是应急小组第一执行人,负责应急小组的具体实施和
组织工作。4、建立项目各级施工人员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签订相关生产责任状,做到层层负责,竖向到底,一环不漏。
5、在施工现场内设置带班领导人员及分包单位人员详见各施工阶段的《重大危险源挂牌督办公示牌》。6、待我司临建设施搭设完毕后,在办公
室设常年24小时值班电话。8.1.4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1、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安全总监、现场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和
项目班子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2、安全保卫
组:组长由安全部经理担任,成员由经警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
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3、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物资部、食堂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
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4、医疗救护组: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卫生所护士、救护车队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
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5、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领导班子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
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它善后事宜。6、事故调查组:组长项目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由项目安全总监
、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意见。8.1.5应急预案的启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业主和市政府。全天24小时进入应急状态。事后处理报告提交公
司总部、业主、政府部门。48小时后,应急状态解除。预突发事故现场人员按指示进行疏散。施工现场附近急救医院胶州市人民医院:青岛市胶州
市湖州路180号联系电话:8.2应急预案保障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保障管理制度序号具体制度措施1建立现场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由保安员昼夜
轮流值班,白天对外来人员和进出车辆及所有物资进行登记,夜间值班巡逻护场,重点是仓库、电工房、办公室等保卫。2施工现场严禁赌博、酗酒
和打架斗殴。3对现场消防保卫定期检查提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并按期进行复查。检查内容有各施工队伍人员底数及各队伍的职工证件是否齐全;加
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施工现场消防保卫值班人员必须佩带袖标上岗,门卫及值班人员记录完整明确。4施工现场设置临时
消防车道,且不应小于4.5m,并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畅通。5施工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布局合理。要害部位配备不少于4具灭火器,要求有明显防
火标志,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6对易燃易爆物品,现场要有明显的标志。其存储设在专房,且有保卫人员加强看管。7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
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8严格执
行防火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禁止违章作业。施工作业用火必须经消防保卫部门审批,领取用火证方可作业,任何人不准擅自动用明火;使用明火时
,要远离易燃物,并备有消防器材。用火证只在指定地点和限定时间内有效。9现场从事电气焊人员均应受过消防知识教育,持有操作合格证。在作
业前办理用火手续,并配备适当的看火人员,看火人员随身应有灭火器具,在焊接过程中不准离开岗位。10氧气瓶乙炔瓶使用要符合规定,两瓶间
距不小于5m,两瓶距用火点不小于10m。建筑内禁止存放氧气乙炔瓶,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11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应符合防火要求。
库房应采用非燃材料搭设,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电符合防火规定。12大风雷雨前后,要检查工地临时设施、机
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漏电现象,应及时修理,有严重危险的,立即排除。13应急救援物资放置在现场库房内。8.3基坑应急预案及措施8.
3.1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分析表序号工程危机对象可能产生的后果可能发生的阶段1地下障碍物地下管线被破坏土
方开挖阶段产生机械事故产生安全事故2基坑围护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围护体变形,地面沉降,市政管线沉降或位移加大导致管线破坏土方开挖及地下
室结构施工阶段锚杆轴力支撑局部或整体破坏围护体渗漏围护体变形,地面沉降,市政管线沉降或位移加大导致管线破坏围护体位移地下管线位移围
护体沉降地下管线沉降坑底管涌基坑坍塌,周边设施及建筑物破坏深坑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板达到设计标高阶段3临近建筑物、构筑物出现倾斜、开
裂地下工程施工阶段4周边道路道路开裂导致道路封闭基坑施工阶段8.3.2基坑工程风险特点及控制基坑工程主要由基坑围护结构、基坑内支
撑系统、地下水控制等组成。常见的风险事件主要有支护结构失稳、基坑边坡滑移、边坡渗漏、基底隆起、承压水突涌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开裂(
塌陷)、建筑物变形过大、管线变形过大等环境风险事件。施工的影响因素有地质因素、环境因素、围护结构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等。(1)风险因
素1)地质因素:2)环境因素:管线渗漏、临近建构筑物的超载、坑边堆载、地表水体渗漏、车辆设备振动以及暴雨等恶劣天气。3)围护结构设
计因素:设计参数取值不合理,支护方案与现场环境不适应,墙嵌固深度不够、支撑长细比考虑不周、安全系数偏小等设计缺陷。4)施工因素:结
构拆除施工参数控制不当;支撑安装质量差等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不符要求,使支护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止水帷幕未封闭、潜水和上层滞水未疏干
、地下水未降到设计标高等地下水控制不当。(2)风险易发部位基坑施工风险多发部位一般有:支撑与护壁联接处、围护结构不连续处、不良土层
分布区、管线渗漏部位等。(3)风险常见征兆常见征兆一般有:1)有异响,施工中有区别于正常机械和操作的声音;2)基坑周边地表及建构筑
物出现裂缝;3)帽梁原有裂缝宽度显著增大和裂缝长度明显增长的现象;4)地面坍塌、管线漏水;5)坑底涌水冒砂;6)降水井时浊时清,沉
淀池含沙量过大;7)基底隆起;8)围护墙发生长时间连续过大水平位移;9)支撑出现明显拱起侧弯、下沉或扭曲;10)监测值达到警戒值或
变化速度加快、时程曲线不收敛。(5)风险后果基坑工程由于其敞开施工,开挖规模大,任何一点小的事故都会被社会曝光,再加上城市建构筑物
环境复杂,基坑周边往往有道路、管线、建筑、桥梁等构筑物,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和社会影响较大。8.3.3基坑工程主要险情控制(1
)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主要以预防为主。施工前对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性组织专家进行分析和论证,确保参数准确、方案合理、施组科学;
同时采用检测手段对围护结构的强度、完整性进行检测,如支护墙和立柱桩采用抽芯和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等,注浆加固效果检验,止水帷幕的止
水效果检验等。(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以过程控制为主。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和巡视等手段,对围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受力状态进
行监测;对基坑周围地铁结构及出入口、风亭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对基坑围护结构、地质体和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风险征兆等进行巡视。以及
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事后控制事后控制的抢险注意事项:1)以人为本,在工程抢险过程中,应正确判断工程状态,制定合
理的抢险方案,避免在抢险过程中对已有工程结构造成破坏,避免抢险过程中的人员伤亡。2)防止次生灾害,在制定抢险方案时,应考虑周边环境
的安全状态,必要时采取隔离或加固的措施,避免抢险过程中次生灾害的发生。3)防止连锁反应,对一个工点进行抢险时,需考虑临近工点和施工
场地的封闭和保护,防止发生连锁反应危及临近工程。4)考虑施工恢复。在制定抢险方案时,采取的措施和材料要有利于施工恢复。总之,基坑工
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靠近地铁基坑工程,因其复杂的周边环境条件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基坑工程的管理应将安全关口前移,实施风
险管理,充分理解和认识基坑工程的风险特点,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多层次风险控制措施,将基坑工程的风险降至最低,实现工程与环境、社会
的和谐共建。(4)施工过程中险情的应急预案1)基坑支护结构漏水本工程是依靠地下连续墙来截断基坑内外土体的水力联系,由于止水帷幕的施
工质量可能不能完全达到止水要求,有可能坑外的地下水会渗漏到基坑内。渗水的后果会带走土层的颗粒,造成坑外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沉降危
害较大,易引起周边建筑物的开裂、下沉。在抽水过程中,如果坑壁出现渗漏,当渗漏点的水量较小时,可以用稻草、麻丝、干海绵等材料堵砂,再
用导流管进行疏导,有组织地排到集水坑,或是及时用快凝http://www.lunwentianxia.com/cailiaogon
gcheng.aspx材料把漏水点堵住。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流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亦应及时封堵。当坑壁上
出现具有一定压力的较大漏水,而且在水中夹带着较多泥砂,在开挖面上出现明显的泥沙沉积,此时,地下水位出现骤降,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给予高
度重视。首先应该了解基坑外侧的水源补给情况,如有上下水管漏水,必须及时修复。如果漏水点离地面不深处,可在支护结构背后开挖至漏水位置
下500mm~1000mm,用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同时,还要采取如下抢险措施:①险情现场人员疏散,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
的人员进行疏散。②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③查清漏点后,压注聚氨脂溶液进行封堵。当漏点被彻底封堵、不再涌
砂后,再压注双液注浆,对地基进行加固。④对周围建筑物、管线和道路进行监控,当变形较大时,采取双液跟踪注浆措施,调整变形速率,对流失
的土体填充。2)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则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
后果。首先应做好位移的监测,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掌握发展趋势。如果位移超过估计值不太多,以后又趋于稳定,一般不必采取特殊措施,但应
注意尽量控制坑边堆载,严禁动荷载长期作用于围护结构或坑边区域;加快垫层浇筑与地下结构的施工速度,以减少基坑敞开时间;将基坑周围的裂
缝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满,在边坡顶周围砌挡水坎台,防止雨水、地面水进入基坑与围护结构背后土体;坑内沿坑底周边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
,确保排水顺畅防止基坑遭受浸泡。对位移超过估计值较多,而且数天后仍无减缓趋势的情况,常采取的措施(措施需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
理单位或专家组确定后方可实施)有以下几种:①回填反压当基坑位移突然急剧增大,坡顶开裂,产生滑动破坏的征兆时,采取对支护结构进行回填
反压,反压高度至能保证基坑位移稳定为止,然后再考虑加固方案,这样可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②围护结构背后卸载应及时清除围护结构背后的一
切堆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挖去部分土体卸荷,卸土深度一般为2m左右,卸土宽度根据场地条件而定,不宜小于3m。卸土后应做好该
卸土坑的防水措施,在其中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及时排水集水,必要时,可在卸载坡面做混凝土面层。③加设支撑本工程基坑采用支护桩+锚索支
护,锚索为预应力钢绞线。若应力监测表明,锚索或腰梁冠梁等监测值有可能超过其设计承载力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通过调整支撑截面、间距、
位置等形式变更设计,在取得有关方面同意后继续施工。加设的支撑也可采用钢管、型钢等形式。④加快地下结构施工加快地下结构的施工速度,尽
早发挥地下结构的“水平支撑”作用,必要时,可以采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掺入早强剂等措施。⑤设置坑底支撑。⑥进行基坑外侧土体的加固
,以提高土层的抗剪强度,如注浆,高压喷射等,也可设置树根桩、钢板桩、钢管桩,穿过基坑底部阻止支护结构深层滑动。⑦冠梁裂缝灌浆当冠梁
由于支护结构位移过大产生裂缝时,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裂缝,以免由于雨水渗入,土体软化,坡面水压力增大,导致支护结构位移进一步加
大。冠梁裂缝灌浆切勿在不对支护结构采取防护措施或填土反压的条件下,采用压力灌浆方法封堵,否则很容易使支护结构产生破坏。⑧有组织排水
在暴雨季节,应合理组织地表水排放,并安排足够的排水设备对汇集的地表水进行抽排。同时在基坑四周,应对地表水进行疏导,避免大量的地表水
涌入坑内。3)基坑突涌①采用降水井降水:采用降水的方法,在流砂的部位设置降水井降水。②当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应停止基坑开挖、降水,
必要时进行堆料反压。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墙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4)基坑周围道路、建筑物或地下管线
沉降过大基坑开挖后,坑内大量土方被挖去,土体平衡发生很大变化,坑外道路、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往往也会引起较大的沉降或位移,有时还会造成
建筑的倾斜,并由此引起房屋裂缝,管线断裂、泄露。①对建筑物的沉降控制一般可采用跟踪注浆的方法注浆孔可在围护结构背后及建筑物前各布置
一排,两排注浆孔间则适当布置。注浆深度应在地表至坑底以下2~4m范围。此时注浆压力控制不宜过大,否则不仅会对围护结构造成较大侧压力
,对建筑本身也不利。注浆量可根据围护结构的估算位移量及土的空隙率来确定。采用跟踪注浆时,应严密监测建筑物的沉降状况,防止由注浆引起
土体搅动而加剧建筑物的沉降或将建筑物抬起。如压密注浆不能满足要求,则考虑采用锚杆的方法。②对地下管线沉降的处理方法地下管线沉降主要
有降水及基坑周边变形引起,首先应做到对监测数据的及时掌握分析,提前预判,降水方面严格做到按需降水,不超降,根据监测井及时发现渗漏点
,并采取相应措施。基坑变形控制详见基坑应急预案。③对路面沉降的处理方法对路面的沉降控制,可采用注浆法。如果是由于基坑外侧地下水位下
降引起的路面沉降,可采用回灌法进行补救。8.4机械伤害、焊伤、触电、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应急预案8.4.1机械伤害、焊伤、触电、突发公
共卫生事故应急工作流程8.4.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1、现场上固定的加工机械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破发生
触电。2、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漏电。3、各种机械的传
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4、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5、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
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6、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严禁用
砂轮切割22#钢筋扎丝。7、操作起重机械等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坚持“十不吊”。(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准吊
;吊物下方有人不准吊;信号不清楚不准吊;吊物上站人不准吊;埋在地下物不准吊;斜拉、斜牵物不准吊;散物捆扎不牢不准吊;零小物无容器不
准吊;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规定不准吊;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8、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必须随时清理,防止被废料绊倒,发生事故。8.
4.3电焊伤害事故应急措施1、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不准进行焊接工作。2、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口袋须有
遮盖,脚下穿绝缘橡胶鞋,以免焊接时被烧伤。3、焊工应带绝缘手套,不得湿手作业操作,以免焊接时触电。4、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
备。5、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6、现场上固定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
加工件压破发生触电。8.4.4触电事故1、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
或维修。(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4)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
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5)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
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6)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
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制,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
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二级分配电箱应通过与设备一一对应的分路开关装置,采用放射式向若干设备开关箱分路配电。(7)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
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体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8)在采用接地和
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至少设两级以上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9)为了在发生火
灾等紧急情况时能保证现场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设置。(10)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开关箱内的用电设
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有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以保证安全。(11)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
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草、杂物。(12)各种高大设施(高度不小于32m)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13)电焊
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2、触电急救应急措施(1)事故、险情内部快速通报。①如遇触电事故时,在现场的项目人员
要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事故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迅速进行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②项目经理立即带领抢救组成员赶赴出事现场
,组织进行抢救。(2)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项目经理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①首先抢救组和项目经理一起查明险情:②确定触电者的电源是高
压电还是低压电?③触电电源是否被切断?④是否还有发生触电的可能和危险物?抢救组提出救护方案:项目经理应立刻商定出抢救方案,采取边抢
救边汇报的处理方式。(3)抢救组电工负责快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气线路的电源。①低压触电脱离方法: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
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远,无法立即断开,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绝缘杆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
开电源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
下,以隔断电流。救护人员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②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
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
脱离。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设备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
己免受电击。(4)伤势轻重采用不同的救护方法。①如果触电者呈一定的昏迷状态,还未失去知觉,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
在旁看护,并打电话叫救护车。②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解开衣服,摩擦全身,使他发热,如天冷还要
注意保暖。若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及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
复心脏跳动和呼吸的作用,同时,应迅速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往医院急救。③如果患者呼吸、心跳、脉搏停均已停止,必须立即进行人工氧
合,进行紧急救护。切忌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同时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往医院急救。告诉院方人员伤者触电的时间有多久、是
否曾经昏迷、身体是否遭烧伤。3、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是八字方针: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迅速--争分夺秒使
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再就近送医院抢救。从触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
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准确--人工呼吸法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分之一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去抢救。8.4.5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应急措施1、确认食物中毒体征发生食物中毒后,病人会出现呕吐、腹泻、头痛、阵发性腹泻、发烧和疲劳等症状。病情严重时感染痢疾时,大便学会带有脓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误食病菌的种类和数量。这些症状可能在进食不洁的食品后半小时,或几天后发生。一般持续一到两天,但也可以延续到一个星期或10天左右。2、食物中毒应急措施(1)加强了对工地食堂卫生的监督力度: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专项培训;严把原料采购关,做好食物保管,保持食物新鲜,加工海产品要求烧熟煮透,凉拌菜保持新鲜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防止炊具交叉污染。(2)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救治。(3)食物中毒的主要急救方法有:催吐、导泻、解毒、对症治疗等。呕吐与腹泻是肌体防御功能起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释放的肠毒素,所以首先要了解一下吃了什么东西,如果吃下食物的时间在两个小时内,可以采取催吐的方法。比如用20克盐兑200毫升开水饮服后催吐,反复喝几次,促使呕吐,尽快排毒;也可以采用导泻的方法,如果病人中毒时间较长,但精神状态还挺好,可以服用些泻药以利于毒素排除,可以选用大黄30克一次煎后服用或番泻叶10克泡茶饮服;如果是食用了变质的海产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以将100毫升的醋加200毫升的开水稀释后一次服下;若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较多的饮料灌服。由于呕吐、腹泻造成体液的大量损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状,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这时,应大量饮用白开水,一方面可以补充体液,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排除,减轻中毒症状。(4)工地发现集体性(3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时,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要详尽说明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如果可疑食品还没有吃完,请立即包装起来,标上“危险”字样,并冷藏保存,特别是要保存好污染食物的包装材料和标签,如罐头盒等。现场卫生所要在规定时间内要逐级上报,同时接待单位要及时将患者就近医治。(5)疑似食物中毒情况发生后,餐饮单位应立即封闭厨房各加工间,待卫生部门调查取证后方可进行消毒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的报告。8.4.6其他施工应急措施(1)配备120kW柴油发电机一台,抽水机组备用四台,集水总管井点管及配件若干。(2)并配备24小时日夜有经验的人员值班,对每天降水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理突发事件。(3)现场准备一部分抢险物资,如钢管、木板、草包等,万一出现险情作临时应急之用,做到人员、物资、设备三到位。(4)如土中出水量较大,可在坑壁击入带孔钢管设置排水孔将水引出,减小水压力。(5)在深井及井点降水过程中,密切注意其降水幅度及地下水位的标高,地下水位标高及降水幅度均可在深井管内查看,并配合水准仪进行测量。如降水幅度较大应做相应的调整,防止临时设施因降水幅度太大而引起倾侧及水平移位,并在此区域增加喷锚、土钉墙等。(6)当工程降水可能影响基坑稳定和地面沉降时,可采取人工回灌地下水;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7)护点使用时,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是否良好的尺度,一般应不低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够,表明管道漏气,应及时修好。井点管淤塞,可通过听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感到振动,利用手摸管子冷热、潮干等简便方法检查。如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54
献花(0)
+1
(本文系工程方案库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