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乐妈 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 前段时间,和几个小年轻在一起聊天。 不知怎么的说起了“自己身上的小毛病”,话题一出,大家争相发言。 有人说:
另一个听了,赶忙表示:
还有个说:
听到这里,一旁的我笑而不语。 老实说,我也曾因为起不来床、花钱大手大脚、戒不掉熬夜玩手机而苦恼不已。 直到有一天,我成了男孩子的妈。 我这才发现,作为行走的素材包、人形哈士奇,儿子这种生物,绝对能根治老母亲的各种不痛快。 管它什么洁癖、拖延、睡不着,包你分分钟药到病除! 自从儿子出生后 我的洁癖彻底好了 生儿子前,我大概是个重度洁癖患者。 什么洗完手要再接点水冲一下水龙头啊、一回家就要用酒精棉片擦手机啊、在外面穿过的衣服绝对不能碰到床啊…… 这些对我而言,都属于基本操作。 然鹅,万万没想到,我还是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克星”。 从幼儿园回家,我一路上都在提醒儿子: 外面有很多细菌,所以我们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 可等我掏出钥匙打开门,刚才这个在电梯里还信誓旦旦,说一定会认真洗手的小毛头,这一刻已经甩掉了鞋子,一头扎进了沙发开始打滚。 看着他沾满泥巴的鞋子,和满是灰尘还时不时掉出几个土块的裤子,我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实际上,我儿子不仅是回家不知道洗手。 上完厕所、吃完炸鸡、打完土仗……他都不会洗手。 最多就是两手一伸,在裤子上来回抹一抹。 不洗手也就算了,更让人崩溃的,是我儿子还有一项保留的传统才艺在身上。 那就是,抠鼻屎。 他练字的时候,要抠一抠; 吃饱饭了,要抠一抠; 看奥特曼看到兴起,还要抠一抠。 总之,是高兴了也要抠抠,不高兴了也要抠抠。 抠完后,还要用两根手指搓成一个小球,再轻轻一弹。 怎么说呢? 如果我有罪,请让法律来制裁我。 而不是让我擦地的时候,一而再地捡到那形迹可疑的褐色团子啊! 养儿如养哈士奇,从此不知整洁为何物。 而我也渐渐在眼泪中明白: 生儿子的家庭,就别再要求什么干净、卫生、井井有条了,还能住人就算不错了。 当妈的想要活下去,唯有选择性眼瞎。 遇见磨蹭派的儿子后 我的拖延症一下子不治而愈 以前,我以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坐在老公面前,他却在玩手机。 生了儿子后,才知道,最遥远的距离其实是儿子从被窝到下床。 我儿子总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无论你是温柔地拍拍他的手臂,喊他“宝贝,该起床了”; 还是着急忙慌地冲进来掀他的被子,催他“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他都依旧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就像死了一样。 直到你气急败坏地大喊他的全名,他才缓缓睁开一只眼,嘴巴里嘟囔着:
这就导致每天早上,老母亲从睁开眼的那一刻,就要忙不迭地做饭、叫醒、给娃穿衣服、收拾书包、找红领巾…… 每一个动作都恨不得开启加速器。 而孩子呢? 慢吞吞地起床,磨磨蹭蹭地穿衣、刷牙、吃早饭…… 简直像开了0.5倍速。 好不容易要出门了吧,却发现儿子早就头一歪,又躺倒在了沙发上。 等老母亲大汗淋漓,踩着点将儿子送进了学校后,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气: 作为男孩的妈妈,我每天都有三场硬仗要打: 早上起床、放学陪读、深夜哄睡。 可现在,才刚刚结束了第一场而已。 当妈前,我多少有点拖延症; 生了儿子后,却一下子不治而愈了。 毕竟,妈妈可能不是快枪手,但儿子永远都在磨洋工。 现在,我每天对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一点”: 快一点起床,快一点吃饭,快一点写作业,快一点睡觉,快一点懂事。 而儿子回应我的,却永远都是“等一下”: 等一下就起,等一会儿就写,等一下再说…… 失眠多梦什么的 养个儿子包你永不复发 以前到了晚上,最怕自己睡不着。 脑袋里千奇百怪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往外蹦,一会儿因为多年前出过的糗蜷缩起脚趾,一会儿又想起白天跟人吵架没发挥好而狠狠捶了一下床。 一遍遍计算着“不到七个小时了”、“还能睡五个小时,快睡”、“现在开始睡的话,还有三个小时”,直到天都亮了。 但现在,我最苦恼的事情,变成了“儿子还不睡觉怎么办?” 之前总听人说,小男孩都是超长待机超强续航,充电五分钟,蹦跶一整天。 等我当了妈以后,我想对他们说:不是的,谣言止于智者。 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来说,他哪怕不充电,照样也能活力满满。 早上一睁眼就代表他开机了,从这一刻开始,他起床是用跳的,走路是用跑的,吃饭是用飞的,就像那停不下来的永动机。 不是呜嗷喊叫,就是上蹿下跳。 一会儿对着书柜咣咣两拳,一会儿又热情地呼唤着我:
为了让我和家具能一起坚持到退休,我和老公准备带他出门放放风。 天气不错,我和老公决定轮流陪儿子踢球。 就这样,一个小时后,公园里多了两个满脸惨白、呼哧带喘的中年人。 而他们身边的小男孩,还是像条脱缰的野狗一样横冲直撞。 我错了。 这不是给儿子放风,而是逼着我自己中风。 到了晚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儿子按在床上。 这一刻,我已经奄奄一息,他却还是意犹未尽,瞪着两只眼睛不死心地问我:
儿啊。妈妈不想抱抱,只想好好睡一觉。 再消极怠工的人 也能被儿子激发出上班的热情 生儿子前,我是最不愿意上班的。 那时候对我而言,晴天适合出行,雨天适合睡觉,怎么看这漫长的岁月,也没有一天适合上班。 早上只要闹钟一响,脑子里就能出现500多条请假的理由。 可没想到,等我有了儿子后,我整个人都变了。 早上的我—— 午休时候的我—— 哪怕下班打卡的前一秒,被领导通知要加班,我也依旧是这样的—— 啥,你说我内卷? 呵呵,年轻人,一看你就是没生娃。 等你有了孩子,还是个男孩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明白: 对男孩妈妈而言,上班属于休假,带娃才会爆炸。 你以为带娃就是给他做饭、陪他睡觉,无聊了再摆弄一下玩具吗? 然鹅,事实上,当儿子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战斗的号角就被吹响了。 这一天里,你要重复几百遍: “不要乱跑”、“乖乖坐好”、“安静一点”、“给我快点”、“不许喊妈”; 要冥思苦想一日三餐、盯着他玩手机和iPad的时间、扮演陪读人员、扮演救生员、扮演勤奋好学的家长给娃做表率; 你可能还要经历被儿子扮演的奥特曼追杀得抱头鼠窜、被突然加速的儿子撞翻在地、被迫抱着二三十公斤的儿子走半小时路等等一系列工伤。 上班的时候吧,你还能摸摸鱼,跑到厕所带薪拉屎。 可带娃的日子里,你的儿子永远在旋转、跳跃、闭着眼,而你只能跟在他屁股后面追赶、崩溃、日复一日。 哪怕你坐在马桶上,厕所门上都贴着一张小脸,对着门缝一遍遍叫你“妈妈妈妈妈妈”。 更重要的是—— 不给钱! 一分钱都没有! 而且啊,工作尚且有做完的那天,当妈这件事那可是全年无休。 这么算下来,我对工作的热情又增加了呢! 学者梁实秋在《人生不过如此而已》中这样写道: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不管世风如何浮躁,都尽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静和淡然。” 这说的,可不就是我们中年老母亲吗? 和儿子斗智斗勇这些年,当初那个玻璃心、公主病、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仙女已然不见。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因为养儿子每日三省吾身,最终变得处变不惊,哪怕面对儿子那层出不穷的幺蛾子也能保持peace and love的中年妇女。 最开始,我也曾因为他的邋遢、磨蹭、好动而崩溃不已。 可不知不觉间,等我再一抬眼,却惊讶地发现: 岁月冷酷,千帆掠过。 自己不但活着,还拥有了一颗强大、睿智的心脏,和能够把鸡飞狗跳当成段子讲出来的幽默。 更何况,实在忍不住了,咱还可以找另一半。 让他出出血,给咱们买个真的包。 这一次,说什么也能“包”治百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