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共国际师先后有四位师长,他们后来都怎样了

 梦想童年594 2022-03-23

1955年,有5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5.6岁。其中年龄最小的上将是肖华将军,当时仅39岁。肖华将军虽然年龄小,但是他在军中的资历和贡献可是不低,17岁时就成了师政委,是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委,他所在的这个师就是少共国际师。

少共国际师前后经历了4位师长,这四位师长在后来的发展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年大名鼎鼎的少共国际师以及它的四位师长。

少共国际师的由来及发展

1932年12月,国民党集结了40万大军对中央红军进行了第四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苏区中央局提出了扩建红军,要建立一百万的红军来与国军作战。次年,红军总政治部向中央提出了建立少共国际师的建议。

此后几个月,苏区各部都在为创立少共国际师做准备工作,1933年8月5日,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由陈光任师长,冯文彬任政委。这支部队全是由不满18岁的娃娃们组成的,当时少共国际师的第二任政委肖华也才17岁,是真正的娃娃司令。

文章图片1

肖华将军

少共国际师成立后,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参加了几十次战斗,不多伤亡严重,由成立之初的九千多人锐减到不足三千人。长征路上,红军各部队伤亡都十分严重,有的部队仅剩几十人,为了中央对红军重新进行了整编,少共国际师也在整编之列,剩余的人员被分别编入红1师和红2师,“少共国际师”这个名字也就成为历史名词。

在少共国际师不到两年的历史上,一共有四位将领担任该师的师长,他们都是红军中能征善战的将领,他们在担任少共国际师师长时也都不负使命,很好的完成了每次分配的任务。

1、第一任师长陈光

陈光,湖南宜章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后,陈光作战勇敢,先后10次负伤。1931年陈光担任第十二师师长,1933年8月少共国际师成立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三个月后又调任红二师师长。之后率部参加了长征,在过草地时,被伏击红军的藏骑兵打伤,这是他第十次负伤,他忍着伤痛走出了草地。

文章图片2

陈光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光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林彪受伤后,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之后陈光率部与日军进行了很多次战斗,日军有关部门甚至编写了《陈光部作战研究》的小册子发到各个部队,供作战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陈光到东北作战,先后担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之后陈光遭到林彪不应有的诬陷和打击,1954年陈光在软禁自己的小楼里自杀了,时年49岁。

2、第二任师长吴高群

吴高群,江西上犹人,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参加红军后吴高群作战勇敢,多次受到毛主席和朱老总的表扬,到1933年他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战士升到红二师师长,这一年他23岁。同年11月,吴高群与陈光对调,担任少共国际师的第二任师长。

文章图片3

吴高群

就在他就任少共国际师师长才一个多月时,该师参加了成立以来最艰苦的一仗——团村战斗。这次战斗中他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射击,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不幸的是一颗炮弹炸在了他身边,他的头部和腰部都受到了重伤,被送到后方医院救治,最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时年23岁。

吴高群牺牲的消息传到总部后,总部首长十分悲痛,登文悼念他并称赞“他是一个最易深造的红军青年指挥员,他为革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3、第三任师长曹里怀

曹里怀,湖南资兴人,1928年参加了湘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吴高群牺牲后,曹里怀接任少共国际师师长一职。长征开始后,曹里怀协助红五军团董振堂指挥红五军团担负全军的后卫,掩护红军主力突围。

1936年2月因为他向方面军未能北上的干部透露了中央屡令南下红军北上抗日消息,被张国焘诬陷为泄露军事机密,差点被杀,幸好被朱德营救。改作开除党籍、调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当教员的处理。

文章图片4

曹里怀将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曹里怀在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工作,协助萧劲光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战争时期,曹里怀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长春卫戍区司令员、长春军分区司令员、东野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1951年,曹里怀率领47军入朝作战,回国后,被调到空军工作,先后担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8年曹里怀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4、第四任师长彭绍辉

彭绍辉,湖南湘潭人,1928年参加了彭德怀、滕代远等人领导的平江起义并在同年秋天在黄公略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红军后,彭绍辉历任班长、团长、师长等职。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他的左臂被子弹打中,做了三次手术都没能成功,最后只能截去左臂。

1934年5月,彭绍辉调任少共国际师师长,原来的曹里怀师长调任红五军团参谋长。同年10月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后,少共国际师担任担负掩护中央纵队和殿后的任务,之后该师在作战中遭到重创,全师不足两千余人。

文章图片5

彭绍辉将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彭绍辉在120师任职,先后担任120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教导团团长、新编第358旅旅长、独立第2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彭绍辉在西北地区作战,任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7军军长,率部参加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彭绍辉历任西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8年彭绍辉在北京参加空军作战会议时,因血管瘤大面积破裂,猝然倒在办公桌前,不幸以身殉职,终年72岁。

小结:

少共国际师的四任师长,都是红军历史上骁勇善战的猛将,却仅有两位在1955年获得了军衔。然而仅存在一年半的少共国际师却走出了15位开国将军,分别是:

彭绍辉上将,当时任少共国际师第四任师长;肖华上将,当时任少共国际师政委;

曹里怀中将,少共国际师第三任师长;陈正湘中将,少共国际师45团团长;

谢明少将,少共国际师45团政委;谷广善少将,少共国际师卫生部部长;

何廷一少将,少共国际师司令部参谋;彭盛少将,少共国际师连长;

宋景华少将,少共国际师43团通讯员、连指导员;

袁佩爵少将,少共国际师第3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师政治部技术书记;

吴岱少将,少共国际师直属队青年干事;江拥辉少将,少共国际师43团通信员;

李景瑞少将,少共国际师电台报务员;谭开云少将,少共国际师组织科长;

杨思禄少将:少共国际师战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